薛仁貴的龍門陣究竟是什麼樣的?

白奕田

 

薛仁貴是山西河津人,唐初名將。他少年時家貧,努力讀書,天生神力。後投軍張士貴,做了名伙伕,也叫伙頭軍。後殺敵立功,成就了一番功績。

關於他有很多傳說,傳說李世民晚上做了個夢,自己身陷重圍,被一名白袍少年救出。李世民問他姓名,他只說了一首詩:“家住遙遙一點紅,飄飄四海影無蹤。三歲孩兒千兩價,保主跨海去徵東。”就是薛仁貴的名字。

李世民要見夢中應夢賢臣,徐茂功叫他去張士貴營中找。並讓張士貴擺出千古奇陣“龍門陣。”其實徐茂功也不知道怎麼擺這個陣,只是推算薛仁貴出生於龍門縣,所以叫擺龍門陣。

元帥尉遲敬德擺不出來,叫張士貴擺,張士貴愣了,他聽說過“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天地人三才陣,四門斗底陣,五虎攢羊陣,六子聯芳陣,七星陣,八門金鎖陣,九曜星官陣,十面埋伏陣”沒聽說過什麼龍門陣。擺龍門陣是幾個人在一起聊天吹牛的,哪是真的陣法。

張士貴急了,就擺了個長蛇陣,在長蛇陣上添上四隻腳。被皇上李世民識破。沒辦法,張士貴叫薛禮薛仁貴擺。

薛仁貴探地穴得到了玄女天聖的無字天書,裡面就有龍門陣的詳細擺法,現我將龍門陣的大體陣式給大家講一下。

一、龍門陣需要的將士比較多,至少要七萬人,人少變不出來。因為所有的士兵要組成五隊人馬,藏於龍門陣內。

二、龍門陣先必須搭建建一座龍門,龍門高約三丈,寬十二丈,由轅木搭建,上面扎五彩旗幡,五彩旗幡上盤踞二條黃龍,十分壯觀。

三、龍門內擺一龍形,龍頭由騎兵組成,便於機動出擊。數名騎兵手持方天畫戟作龍角;二名壯漢手持銀錘作龍眼。各色旗幡為龍鱗;手持長槍隊伍為龍尾;手持大刀隊伍為龍爪;鳴金擊鼓士兵居在中間,各色旗幡之中。龍頭離龍門不過三尺遠。

四、每次變陣,薛仁貴騎馬從龍門內走出,手執黃旗一招,龍門內的黃旗隊伍手持黃旗變換龍的形狀,為黃龍陣。薛仁貴手裡青旗一揮,龍門內的青旗隊伍手持青旗變換龍的形狀,為青龍陣。一共按黃、青、白、紅、黑五色變化。即為黃龍、青龍、白龍、紅龍、黑龍。

五、五色代表五行,黃代表土;青代表木;白代表金;紅代表火;黑代表水。五行相造型相剋,變化無窮。

龍門陣的變化,十分深奧。陣形能大能小,能飛能潛;飛用騎兵;潛為盾甲;進則龍頭方天畫戟刺敵;退則擺龍尾槍隊斷後,十分了得。


老薑聰蒜

龍門陣的創始人是大唐名將薛仁貴,在小說中,說薛仁貴大擺龍門陣,天子和軍師觀看,外觀如此:

旗幡五彩按三才,劍戟刀槍四面排。方天畫戟為龍角,拂地黃旗鱗甲開。數對銀槍作龍尾,一面金鑼龍腹排,千口大刀為龍爪,兩個銀錘當眼開。

旗幡為五色,按照三才陣佈置。一對龍角是方天畫戟,龍鱗是黃旗,龍尾是銀槍,龍腹部是一面金鑼,爪子是千口大刀,兩個銀錘當作龍眼。下圖明朝三才陣,然後自己就可以想象的畫一下,哈哈。

從此能看出,這個陣法的佈置是三才為根,兼顧五行變化,是一種融合的陣法。既然有五色我感覺這裡應該就有五隻軍隊,中間穿插變化。

龍門我感覺應該沒必要吧,誰上陣殺敵還要扛著個大門,而且沒有一點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