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本動漫會長久反覆出現“弱小即是罪過”這種內涵呢?

慈小姐

弱小為什麼是種罪過, 那是因為弱小就意味著無法反抗,只有被虐的份,如果只是普通的角色那倒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但要是動漫中的主要角色也如此,根本沒有辦法承擔起保護自己的能力,更別談保護其他重要的人,這不就是一種罪過嗎?

哪怕是動漫世界還是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弱肉強食都是普遍規則,動漫也只不過是把這種生存規則搬進異世界,那才是會顯得更加真實。

舉個例子,如《犬夜叉》中的主角犬夜叉,如果一開始就帶領戈薇等人去尋找四魂之玉碎片,那些在旅行途中遇到的妖怪就因為實力弱小,才會想著弄塊四魂之玉碎片來增強自己的實力,但遇到實力更強的犬夜叉,那也只有丟命的結局,這樣的劇情反倒是很正常,但反過來如果犬夜叉遇到更強的妖股對手,導致自己和同伴死亡,估計就要怪犬夜叉實力太過弱小了,連自己和身邊的人都保護不了,丟命也是很正常。

所謂的弱小也是相對的,在強者一方看來,我能夠主宰這弱小的人,但在弱小一方來看,自己能受到強者的庇護。

很多動漫都把主角設定成很弱的開局,為什麼大家都喜歡這麼做,除了讓主角在接下來的故事中一路成長以外,更多的在實力慢慢變強後能盡到什麼樣的義務,像鋤強扶弱、保護弱小等責任,做到能夠保護自己保護身邊的人。只有自己的實力變強,才有資格去談夢想,這是很多動漫一慣的套路,也是非常耐用的套路。


泡麵菌

我們要看到這句話本身,也是具有兩面性的。

一方面,它呈現出人性冷冰冰的一面,似乎從某種層面上透露出說話者極其藐視生命、極無同情心的內心狀態,彷彿這個世界除了力量之外就無有意義的議題了,彷彿生命本身是微不足道的。而能夠說出這樣的話的角色,一般而言要不是本身擁有著極高的能力和資源的人,要不就是在殘酷的環境下對這種現實壓迫有較為深刻的直接體會的人。有時候我們不妨只是把它看做一種劇情的需要,尤其是某些反派角色的思想總需要一些表達的,這種觀念儘管存在感較強較普遍,但也不意味著就是作品想要宣揚和表達的核心思想。

另一方面,儘管“弱小即是罪過”是我們心理上無法苟同的,但弱者又確實沒有反抗強者說出這句話的能力。換一個角度來看,其實我們的世界就是如此,所謂的自然選擇,所謂的優勝劣汰,所謂的進化論,儘管不至於說是罪過,但是作為無法適應環境的生物確實是更難以生存的,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傳遞出一個陽光的理念“那你就努力改變自己弱小的狀態啊,不要把弱者的外衣當做無所行動的藉口”,沒錯,其實很多主角恰恰在踐行這個理念的這種層面,他們不斷變強,不斷改變自身初始的弱小狀態,且不說弱小本身是不是罪過,但強大(除非被用在邪道上)絕非是一種罪過。

文:JOJO


橙心社

強即正義,弱即原罪。

弱者是沒有資格保護任何東西的,想要保護你心愛的事物,想要追尋自己的理想。那就變強起來,強到可以打倒我!強到可以保護自己所珍惜的一切!超越我吧!羅羅諾亞·索隆!

以日本為首的JUMP系熱血漫畫,便是以歌頌友情,努力,勝利為主題的。那麼如何能淋漓盡致的貫徹這一主題,就成了最大的問題。而在日本動漫長期以往的發展過後,便在JUMP系主題上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劇情架構。

首先男主肯定是個菜,因為弱的緣故,根本保護不了自己所在意的如何東西,所以他要變強!變強幹嘛呢?要麼打倒摧毀他生活的敵人,要麼要保護現在的一切,像《六花的勇者》《進擊的巨人》開頭都是這個套路。不過還有另外一種,便是追尋自己的夢想,而去努力變強,像《海賊王》還有最近的套路神片《黑色五葉草》

而之所以一開始主人公設定就很弱,因為觀眾看的作者寫的便是由弱變強的過程。因為很弱,所以要努力變強,之後便朝著目標前進,成長很艱辛,敵人很很強大,怎麼辦呢?同伴就出來了。那麼同伴又是啥呢?我想半天也想不通是個啥。之後便是經歷千辛萬苦,打倒BOSS或者達到某種目標。

“友情”“努力”“勝利”

不管是在人類史上還是自然史上,“成則為王,敗則為寇”似乎成為了亙古不變的教條。人本是動物,而動物又是最遵從慾望的生物,到了近現代,人們把慾望隱藏在理性之中,而人大多數的選擇遵從的潛意識,而潛意識又是慾望的表達。所謂文明社會,便是壓抑人類慾望,看似很科學,很合理的把人類整理分為三六九等的制度,而內部的明爭暗鬥,自相殘殺等等各種,實際上從未停止過,只不過變的以更文明的方式進行。而大和民族社會制度本身就存在畸形與缺陷,則導致了社會鬥爭更加嚴重。所以,11區人民就更喜歡看這種鹹魚翻身的“真”“善”“美”的作品。

就是因為現實很殘酷,所以便創造出了許多美好。我們喜歡這部作品,不僅僅只是單純的喜歡主人公,我們與故事中的人物有共通的感覺,我們喜歡的是一部作品的整體,創作者作為一個“神”而創造出來的一個世界,作者可以決定一切。我們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我們在現實無力,但是我們可以在故事中帶入自己的感受,當故事達到一定的高潮,我們為之歡喜,我們為之哭泣,甚至可以改變現實中弱小無力的我們,而且追逐自己的夢想。

一部作品能改變一位讀者的生活態度,這應該是對作者最偉大的讚許了吧。


黑鼠鼠

姑且不討論這種內涵在日本漫畫中是否多見吧……要回答這個問題,必得先申明什麼是弱小,什麼是強。

什麼才是強呢?

若要同樣引用日本漫畫的話來回答,我選擇《刃牙》——最著名的寫實派格鬥漫畫之一——裡的一句話。

強,就是能使自己的目標得以實現的最低標準。

不考慮琦玉老師這種一拳炸天的論外,主角們都在努力實現目標,儘管或大或小各有不同。

比如說大家都熟的鳴人,縱觀整個火影忍者來看,他很可能說出這麼一番話:“你說我也不是謙虛,一開始我只想當個中忍,出個任務領來報酬天天吃拉麵看小黃書就很滿足了,怎麼到最後就拯救了世界,還混成了五影之一呢?”

但是也不用謙虛……好了,這梗少玩。

從村子裡的小小下忍開始,鳴人的確是在一步一步的變強。起初是控制自己的查克拉,然後學影分身、通靈術、乃至多重螺旋丸——

可是鳴人為什麼要變強?

為了守護身邊的人。

這理念著實常見。

出海去尋找傳說中的one piece的路飛,為了成為能讓爸爸認可的獵人而努力變強的小杰,抱持著自己的理念逐步變強的主角數不勝數。

但漫畫又不是遊戲。你不能讓鳴人出村之後,先去打幾百條巨蛇,突然叮咚叮咚系統提示音一通亂響,白光從天而降籠住鳴人,HPMP霎時全滿,屏幕左上角的LV數字+1——就連楊過要功力大進,也得先把蛇膽摳出來吃了不是……

唉,扯遠了。

在任何一個成熟的故事裡,和主角產生衝突的反派,只要是人,必然也要有自己的理念,才可能被讀者們接受。

而理念和理念之爭,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可能產生任何答案的。

當主角方代表著正義,善良和美好,卻無法奈何邪惡、冷酷又殘暴的反派,以至於讀者們義憤填膺的時候,怎麼才能在否定主角們的同時,又讓漫畫繼續進行下去呢!?

“我愚蠢的弟弟啊……”

“就因為你弱,你才無法貫徹你相信的正道!”

這不是漫畫的內涵所在,只是一種技術手段而已。再退一步說,也只是反派的個人觀點——

角色的觀點誠然會包含作者的觀點,但兩者不能混同。

畢竟,寫抗日作品的編劇們,也肯定不是滿腦子都“花姑娘的,大大的有”吧。

文:逢真紀


ACGN

這個世界弱肉強食,在動漫的世界中也是一樣,如果你弱小,被強者打敗也是很正常的。

尤其是少年漫畫,主角的成長方式一般都是以“打怪升級”的方式強大起來的,而強大起來的理由無非就是這幾點,一是不讓自己被欺負,甚至是用武力去征服敵人。第二是保護自己想保護的一切事物和人。如果自己不強大,真的就什麼都沒有。

這個道理在美漫中就有很好的映射,在蜘蛛俠中,男主彼得帕克本是一個比較膽小的人,可能是因為他的善心或者不想多事的心態放過了一個搶劫的人,最後導致他的本叔叔被這個搶劫犯殺死,當彼得帕克得知自己的叔叔就是死在之前他放過的那個罪犯時,他才頓悟到,只有自己變的強大,才可以保護身邊的人,在這之後,蜘蛛俠也才真正領悟到本叔叔對他說的“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的道理。

再加上動漫的世界是很殘酷的,裡面的角色動不動就是“殺死你哦!”這樣的想法,不把自己變強大根本就當不了男主,像全職獵人中奇犽的家庭就是這種觀念的極端現象,甚至奇犽的母親看到奇犽要殺死他的時候,會感到高興,她會認為“奇犽終於長大了”,當然這樣的想法在現實中是不可取的。海賊王,火影忍者中也是如此。

其實在現實中,我們何嘗不是這樣,如果一天不學習充實自己,馬上就會被人超越,最後被社會淘汰,所以還是那句話,這個世界就是強者說了算的,只有讓自己變強,才可以過的更好。


腦糧

因為大多出這類動漫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觀社會都異常殘酷,這樣也會稍顯真實起碼對比古代,還有一點好處可以讓主角在歷練中艱辛困苦。這幾個方面都是作者向觀眾傳達的信息,至於為什麼?這其中也與日本的文化有關係。

我們都知道在唐朝以來,日本多次朝見中國,帶走了大批的寶貝和知識經驗直到清朝時期日本這個國家都把中國當做是師父一樣。而一旦師父變弱或者被別的國家打敗,日本就是思考去也就是所謂的不守人倫去模仿或者學習更強者,所以在美國殖民日本的時候,產生了明治維新。

這一方面闡述了日本崇尚力量崇拜強者,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他們文化直接主意類似牆頭草的負面影響。

這或多或少都會體現到動漫身上,但我個人認為動漫崇尚力量更多的是為了營造出主角在逆境生長過程中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或者說直接血腥帶來看點爽點,不過向進擊的巨人以及很多血腥動漫被廣電封殺也不無其道理,不過像海賊王等這類血腥場面表現的就稍微少那麼一些,畢竟它的主旨是友情和冒險!


ACG動漫遊戲評測

弱小就是罪過,沒有能力,賺不到錢,給不了自己喜歡的人想要的生活,家人還要辛苦賺錢,大部分所遇到的不幸都是源於自己太廢物,我現在工資八千一個月,平時非常樂觀積極,還算是挺堅強的一個人,有時想到自己距離目標還那麼遙遠不由得默默流眼淚,不過還算幸運的是自己還年輕 才二十有三,只要努力再努力,自己想要的一切都有可能得到。



衝洞的毛毛蟲

吹啥沒啥。

作品說傳遞的主題,是能明確反映出時代心理的。但是這種“弱小就是罪過”的言論,實際上是一種作品中出現的中性意見。在很多作品中,對於弱小這個命題,並非灌輸式的而是用劇情在討論。

就算大家對火影,有關人物方面頗有微詞,但是他依舊在試圖進行這個論題的討論。面對弱小,很多動漫都選擇了會受欺負甚至損失掉非常多珍貴的事物。但是,針對弱小是罪過的論題,就會轉移到是否能因為他人的弱小就隨意踐踏他人。

可以說,鳴人的嘴炮都是基於這樣的原則進行的。自然,他的社會背景極大削弱了這套說辭的說服力。這也是日本動漫,至少在一支上對宏觀社會的基本矛盾觀察很差勁的緣由了。

一味寄希望於一方的強大,或者自己的強大去實現自我的目的。並沒有認識到,個人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能夠確定自己強到什麼地步才恰如其分,而是過分的強調“弱小是罪過”。

這樣的人物塑造方法,還是非常個人的。正因為如此,很多動漫傳遞出來的“弱小就是罪過”,才會顯得非常極端化。

對於這點,我覺得很可能是日本社會過於強調集體而導致的。正因為現實強調了集體,而在故事中就必須強調個人去對沖掉相應的社會壓力。

無論如何,動漫只是動漫,這只是一家之言而已。如果被一家之言牽著鼻子走,沒有自己對作品的見解和思考,單純偏向任何一方,那麼看動漫也確實沒什麼意思了不是麼?


葉佳桐

這個我覺得你可以參照一下中國的現代歷史,哪的那時候我們有罪嗎,那我們為什麼還會被打?其實社會也是同理如果你太弱的話別人不會同情你的,



如果你不變的很強的話那麼你只能能成為罪惡的那個人,魯迅先生寫的阿q就已經很好的解釋了這個東西,反正是中國人不想談及,



但是在日本這個殘酷的社會里若小其罪惡一直在被強調,其實這個國家所看的的東西可能要比中國要多的很多,但這不代表我們不能對弱小伸出援助之手,本身日本是個殘忍的國家我們不能一昧的去學他們東西但是也不能不學他們的一些東西,



你們要記住自已一定要變強,弱小一定要幫,這才是中華民族應有的精神,如果你一直是那麼的弱小的話那麼不會再有人會來同情你


質量非常高的中子星

讓我們從歷史角度分析一下。

強大即正義,弱小即罪惡是日本動漫中常見的道理。

合理點說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中二點說也就是一種中二想法。

日本古代,日本四島上原住民並非今天的日本人,大和族在一系列征服中成為了日本的主人,原住民被同化的很少,基本是屠殺。

從這裡開始,日本就明白這個道理了吧,只有強大的一方能書寫規則,決定真理,日本人偏執的相信了強大。

就好比唐朝時,中國的強大傳向四方,在白江口一戰中10餘萬日本軍隊被唐軍一擊擊潰,從此日本底下透露,話費大量貢品也要送遣唐使過來學習。

這可能就是大家經常說的,日本人的強者崇拜。

從萬曆朝鮮戰爭到甲午戰爭,再到兩次世界大戰,日本人自己下克上讓更強的人指揮,又一次次賭國運把自己送上世界列強的舞臺,但是爬的太高摔的太狠,日本對美國和蘇聯的敬畏,可見一般,對於日本,你只有讓他痛了,才能讓他把你當作強者崇拜。

日本戰敗後危機感很重,作為唯一被核武器洗禮過的國家安全感也極差,在動漫業界也是如此,大量奧特曼,巨型機器人高達的特攝劇和動漫上映,代表了日本人心中的一些寄託。

戰爭不行日本人就要從經濟下手,日本gdp最後達到世界第二,一個東京的地價頂一個美國,洛克菲勒大樓都被買下,日本天天叫囂著要買下美國,最後呢?泡沫經濟,日本由此誕生了迷茫的一代,比如糾結,懦弱,猶豫的男主真嗣,他代表了痞子的心,代表了那個泡沫破滅後迷茫的日本一代。

諸如叛逆的魯路修中的11區,罪惡王冠中的外國管制,魔劣的抗中片段,都是日本人對於危險和淪陷的設想,過分偏執的民族就會更加信仰力量,而力量與否最後在他們眼裡決定了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