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權術之唐高宗李治:看似窩囊無能,實則腹黑至極!

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唐高宗,唐高宗李治給後人留下的印象是一個非常文弱的人,因為唐高宗李治有一個強勢的老婆武則天,在一些歷史劇裡唐高宗李治的形象也是非常的軟弱無能,其實在仔細的分析唐朝初年的歷史之後就會發現,其實唐高宗李治是一位非常腹黑具有謀略的帝王,甚至在文治武功上唐高宗李治絲毫不遜色唐太宗李世民,文弱不堪只是唐高宗李治留給後人的表象罷了。

帝王權術之唐高宗李治:看似窩囊無能,實則腹黑至極!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最擔心的就是在自己死後幾個兒子互相殘殺,因為李世民的幾個兒子都很有能力,再加上李世民自己的皇位就是通過政變得來的,這點李世民比誰都清楚,所以李世民在最後選擇了,自己兒子裡看似最文弱善良的李治作為接班人,李世民認為李治做了皇帝以後一定會善待自己幾個兄弟,當然也離不開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第一重臣長孫無忌的支持,長孫無忌的權利慾望非常強烈,長孫無忌也認為李治是一個非常軟弱的人,這樣自己控制李治就比較容易,沒想到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都看走了眼。

帝王權術之唐高宗李治:看似窩囊無能,實則腹黑至極!

李世民去世以後長孫無忌成了輔政大臣,長孫無忌利用房遺愛謀反案,清理掉了對自己獨掌朝政威脅最大的兩人,一個是李淵的兒子裡還活著的年齡最大的荊王李元景,另一個是李治的兄弟裡還活著的年齡最大的吳王李恪,而且兩人都是位列三公,長孫無忌將這兩人都給誅殺了,清除掉這兩人長孫無忌就可以獨掌握朝政了,長孫無忌不僅位列三公,而且還是李世民留下的輔政大臣,從表面上看誅殺荊王李元景,和吳王李恪受益者是長孫無忌,其實真正的受益者是唐高宗李治,因為這兩位王爺位列三公對唐高宗李治的威脅才是最大的,換句話說沒有李治的默許,長孫無忌又怎麼敢明目張膽的誅殺皇親國戚。

帝王權術之唐高宗李治:看似窩囊無能,實則腹黑至極!

長孫無忌掌握掌握朝政大權以後,對高宗李治皇權威脅最大的成了長孫無忌了,高宗李治利用立武則天為皇后和長孫無忌等人展開了政治較量,因為李治的王皇后出身於世家大族,所代表的正是長孫無忌等大門閥的利益,而高宗李治知道廢掉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為皇后必然會和長孫無忌等人發生衝突,其實也是高宗李治在為自己留後路,剛開始時在長孫無忌等人的強烈反對下唐高宗李治是準備做出讓步的,但是在得到掌控軍隊的李績支持以後,唐高宗李治直接強行將武則天立為皇后。

帝王權術之唐高宗李治:看似窩囊無能,實則腹黑至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