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熊”孩子,收拾一顿真解气啊?!

路遇“熊”孩子,收拾一顿真解气啊?!

我咋一看没明白这问题是什么意思?因为“摧毁”和“熊孩子”在我们通常的语境中没有必然联系。但其回答数非常吓人!于是我点了进去。

浏览了一圈,我才知道,这个问题原来真的就是字面意思!大多数回答都是讲了一个在公共场合遇到熊孩子捣蛋,然后成年人以暴制暴,或者叫自家孩子以牙还牙的故事。

这些故事普遍会得到赞扬,很多网友表示“虽然觉得这样不好,但真的很解气!”、“爹妈不教育,社会就会替你教育”、“为什么我觉得打得好?”……

坦率地说,我看得挺难受的!

故事终究是故事,不能全信,但最近的新闻,却看得我头皮发麻。

4月27日,四川遂宁一位七岁男孩放学独自乘车回家,在公交上和一名21岁的男子说了几句话(内容目前未知),然后踢了男子三脚。这名男子竟然将小男孩提起来过肩摔到地上,并对男孩头部猛踏了好几下。

路遇“熊”孩子,收拾一顿真解气啊?!

事后网上各种流言满天飞,比如男子收手了,男孩其实就是轻伤,男孩的父亲称早就想收拾他了,这次教训对熊孩子来说真的是好事……似乎,这位男子是在替天行道。

路遇“熊”孩子,收拾一顿真解气啊?!

有媒体在微博上面发表了澄清网络谣言的视频,没想到下面最高赞的两条评论是这样,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仔细看澄清视频?

路遇“熊”孩子,收拾一顿真解气啊?!

我在网上看了相对完整的视频,客观地说,这位7岁的小朋友可能有些好动,但真的看不出来明显的熊孩子迹象。而且是施暴男子先主动对小朋友说话,然后才发生了后面的事情。

咱们退一步说,就算这位小朋友真的有什么过激行为,但他毕竟只有七岁,成年人可以想办法跟他沟通,哪怕就是呵斥两句呢?真的是没有必要采取如此直接的暴力做法。

再往前几天,陕西宝鸡一位4岁小朋友跑进小吃店时,动作太大,将门帘掀到了一名女食客桌上,导致食物洒到了这位女士身上。

路遇“熊”孩子,收拾一顿真解气啊?!

这位女士当即制定了等男孩跑出去时将其绊倒的复仇计划,提前演练,然后一招制胜:

路遇“熊”孩子,收拾一顿真解气啊?!

这一事件发生后,网上也有一种声音不在少数,说男孩熊孩子活该、缺管教、自己看着视频觉得很高兴……

这位小朋友4岁,从视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确实是动作大,但闯祸纯属无意,他主观上并不是想攻击任何人,他甚至都没发现自己干扰到了他人。

这位女士已经30多岁,有主观动机,有智谋,有演习,关键时刻有执行力。她真的是“完胜”!

我们现在有一种舆论风气——熊孩子很多,熊孩子欠收拾,收拾熊孩子是帮助他们,收拾熊孩子是在帮助社会。

必须承认,现实中确实有一些孩子极度缺乏教养,对他人攻击性很强,生活中需要提防。但很多孩子似乎被轻易地贴上了“熊孩子”的标签,然后又似乎被贴上这标签,成年人就可以随意出手收拾!

山东这位目测三四岁男孩在游乐场跟着转椅跑时,撞倒了一位女孩,这位女孩的爸爸上去就全力给了这位男孩一脚,男孩久久不能起身:

路遇“熊”孩子,收拾一顿真解气啊?!

北京这位2岁男孩,据打人者说是掐了他女儿的脖子,然后他上去就是一脚,将小孩踢倒,脑袋撞到玻璃,伤口大且深:

路遇“熊”孩子,收拾一顿真解气啊?!

广州两位两岁多的孩子争抢玩具,其中一位的妈妈认为另外一位小孩用玩具打了自家小孩的头,冲过去一脚将其踢到,而且还穿的高跟鞋:

福建一位两岁多的男孩在商场游乐场玩耍,因为和另外一位女孩争抢玩具(该男孩先到,先拿到玩具),直接被女孩妈妈扇巴掌。

路遇“熊”孩子,收拾一顿真解气啊?!

浙江这两位孩子在滑梯上发生争执,其中一个孩子的妈妈竟然在滑梯下面堵住对方孩子,扇巴掌加脚踹。最后引发双方家长互殴,连劝架者都被打了。

路遇“熊”孩子,收拾一顿真解气啊?!

下面这位姑娘,因为餐厅里面一女童叫喊,冲过去就踢了一脚。虽然有没有踢中双方各执一词,但动作幅度确实很大,引发双方互殴。这位姑娘后来被店员护着离开,还不忘拿东西扔向小朋友。

路遇“熊”孩子,收拾一顿真解气啊?!

以上种种案例,有一个共同特征——打人者事后往往强调对方小孩如何攻击了自家孩子,对方孩子行为如何恶劣,所以自己一时恼怒。

到底是谁先攻击了谁,这个常常说不清。但无论如何,如以上案例中,有几位孩子才两岁多,就算大的三四岁吧,我真的不相信,这个年龄的孩子,能有几个是真正的熊孩子。

客观地说,2~4岁的孩子会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也可能动手,但是他们往往主观上并不享受攻击他人的过程,客观上也无法对他人造成多大的伤害。

而这些成人呢,他们往往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应该出手收拾这些“熊孩子”,或者至少是认为自己对孩子下手并无不可。

山东踢男孩的那位男子事后面对众人责问,先是不承认,然后又叫嚣“打了又怎样”。宝鸡绊倒男童那位女士也是拒不承认,然后借口肚子痛,撤离现场。

要我说,这样的人本质上就是欺软怕硬!自己小孩吃了亏,或者说自己认为自己小孩吃了亏,心里窝火,然后最关键的是判断自己PK对方小孩胜券在握,所以才会毫无顾忌地出手。

对弱小的对象下手,可保证自己100%的胜利,进而自己心里很爽。这是一种病!

我本人有一次带儿子在商场游乐场玩,目睹了一起类似事件的全过程。

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确实比较讨厌,他主动地、三番五次地将其他孩子搭的积木推倒,以此为乐。这位男孩的爸爸在外面玩手机,并没有看见这一过程。

突然一位男士暴起,一边大声呵斥,一边对着那个男孩冲过去,看样子真的是要动手打那个男孩。他媳妇赶紧挡在他身前,但是他力气大,隔着他媳妇将那个男孩逼到了墙角,手指几乎戳到了那个男孩的脸上。那个男孩靠着墙,吓得瑟瑟发抖。

我们周围的家长纷纷过去,主要是挡着这位男士。而这位男士不依不饶,一边高声叫骂,一边依然奋力往那个男孩的方向冲。

过了约莫两三分钟,那位男孩的爸爸听见声音,从外面进来了,一看这情景,对那位暴怒男说,你这是要打我孩子吗?

最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这位暴怒男立刻平静了,然后开始解释。最后,还主动给男孩道了歉。

我当时在旁边实在没忍住乐了!

两位男士身高体型相仿,真打起来平手的概率较高。结果你一看见人家就怂了。合着你之前那么暴怒,就是因为看对方是个孩子,自己胜算满格是吧?本来是自己占理的事情,先是瞎怒,接着又瞎怂,最后反过来成了自己道歉了。

虽然我也认为这位男孩的行为很不妥,但这位男士更值得被鄙视!

最后,我不是圣人,我给大家几条务实的建议供参考:

  1. 成年人对孩子动手是不对的。二三十岁收拾两三岁就是虐童,孩子毫无还手之力。你要是反而觉得很爽,那是心理疾病,得治。

  2. 出门在外,要有一定的容忍度,不要随便给孩子贴“熊孩子”标签。很多孩子真的只是无意侵犯到其他孩子和其他人的权利,考虑到他们的年龄,客观上很难造成什么大的伤害,自然也没必要反应太激烈。

  3. 如果遇到真正的熊孩子,我个人觉得可以“收拾”。但收拾不是动手,而应该想办法。成年人除了体力胜过孩子,智力也胜过。好好想办法,是可以沟通或者缓解的。

  4. 如果确实自己很生气,能量条爆炸了,不动手不行,那我建议直接找孩子家长,男的找男的,女的找女的。您把对方家长揍一顿,对错先不论,我至少敬你是条汉子!

=====================

不爱鸡汤,只有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