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 書寫好林區轉型發展新篇章

以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

書寫好林區轉型發展新篇章

高環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我省並發表重要講話。在伊春還對我們作出了“書寫好林區轉型發展新篇章、讓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殷殷囑託。兩年來,我們始終以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和對伊春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持續深入抓好學習貫徹落實,統籌做好保生態、促改革、推轉型、惠民生各項工作,伊春林區在保護中加快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生態產業初步構建,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開啟了新時代綠色化轉型發展新徵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產力”。這一重要論述,為林區共抓大保護提供了科學指南。我們始終立足生態功能區主體定位,堅持把生態作為伊春發展的“根”和“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促進了生態、生產、生活“三生”融合共贏。全市森林蓄積年淨增長1000萬立方米以上,環境空氣綜合質量始終位居全省前列。伊春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一幅美麗小興安嶺新畫卷徐徐展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這一重要論述,為林區轉型發展指明瞭路徑、傳授了方法。我們從破解產業結構偏重問題入手,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做好“三篇大文章”為引領,揚綠水青山之長、借冰天雪地之勢,打生態牌,走特色路,加快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綠色生態產業體系初步構建,促進了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2016年,全市GDP結束了連續2年負增長,2017年同比增長6.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始終位於全省前列。通過做大一產抓融合,努力打造森林綠色物產集聚區。以龍頭企業為牽動,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推動林下種養基地規模化、品質化、融合化,實現了一產接二連三,各類基地發展到261個。木耳種植實現了一次“產業革命”,全市木耳棚室達到5751棟。“森林百草園”建設向質量和規模效益“雙提升”邁進。森林豬、森林雞、森林雪貂等養殖基地星羅棋佈。依靠森林空間,既守住了綠水青山,又種出了“金山銀山”。通過做優二產抓提升,努力打造中國森林綠色食品之都。把森林食品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做成第一支柱產業,打好組合拳,推動多元化發展,著力構建從林間地頭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積極招引大企業、改造提升老企業、培育壯大伊林集團等新企業,加快“紅藍黑白+林藥+林畜+林菜”7條優勢產業鏈延伸升級。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大科研攻關,黑木耳液、樺樹汁及北藥系列養生飲品等新產品不斷推出。2017年全市森林食品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翠巒園區以森林食品精深加工為主定位,發揮中小企業創新孵化功能,現入駐企業85戶,成為全省唯一的生態經濟開發區。通過做活三產抓拓展,努力打造森林生態旅遊名城。以森林生態旅遊為牽動,催生第三產業新業態。加快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著力打造綠色健康美麗時尚“全景伊春”。伊春成功躋身中國冰雪旅遊城市目的地排行榜前十位,榮膺“向全球遊客推薦的生態旅遊目的地”。2016年全市遊客首次突破千萬人次,2017年接待遊客同比增長25.4%。第三產業佔GDP比重提高了1.6個百分點。通過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努力打造山水田園綜合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轉型發展,民生為要”。我們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落腳點,著力在補齊民生短板上下功夫,民生支出始終佔公共預算比重的75%以上。堅持精準扶貧脫貧,農村貧困發生率降至3.03%。促進就業增收,停伐後林業富餘就業安置率達99%,在崗職工工資增長1.5倍。改善人居環境,林區棚戶區改造基本完成。以“大通道”建設為牽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伊春成為全省唯一同時擁有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平安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三塊金字招牌”的地級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東北地區振興發展,優化環境很重要”。我們將在鞏固去年以來幹部作風整頓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深化幹部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聚焦“三個壞把式”“五個壞作風”以及“四風”新表現,深入開展“用身邊案例教育身邊人”警示教育,紮實開展清理整治專項行動。圍繞治理窗口服務突出問題,以“放管服”改革為牽動,再造優化工作流程,兌現“四零”承諾。深入推進“法治建設年”活動,切實提高廣大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能力,努力營造依法辦事、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積極破解創新人才偏少問題,落實人才引進培養政策,推進人才驛站建設,著力打造人才創新創業好環境。

會後,我們要繼續學在深處、幹在實處,持續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地生效,讓老林區早日煥發青春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