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我喜欢克罗斯这样的球员,他是皇马最聪明的球员。”——罗纳尔多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认证:完美球员,卓尔不群】

在这个资讯信息泛滥、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完美球员的塑造与维持并不容易,很少有球员能够在场内外保持着全方位、无死角的正面形象,曝光率越高的球员越容易收获两极分化的风评。不久前,伊涅斯塔的远行曾引发了舆论关于完美球员的讨论,能够拥有杰出的本土球员一直是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的梦想,由卡斯蒂利亚走出的优秀球员如过江之鲫,但多年来尚未有人能够达到伊涅斯塔的高度。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在“帕文”无法满足俱乐部要求的情况下,皇马寄希望于“齐达内”能够树立完美球员的标杆,为皇马实现竞技成绩和足球形象的双丰收,托尼-克罗斯就是这样肩负着历史使命的球员。皇马能够在竞争激励且自身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完成“四年三冠”,安切洛蒂、贝尼特斯和齐达内在战术领域的不断尝试和锐意进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加成作用。克罗斯并不是皇马战术试验中最活跃的变量,那是因为历任主帅都很看重中场且都将其作为建队基石,在皇马中场的主要职责由冲击和覆盖(2013/14)向控制和提速转变的过程中,德国中场对皇马全新足球风格的养成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传球技术精湛且输出稳定,基本功扎实且动作合理,无论是有球还是无球状态下都在全力开动大脑提前进行预判和选位,在此基础上结合跑动后的原地摆脱和踢墙配合简单而实用……传统的德国足球很少出产克罗斯这种类型的球员,即便没有十多年前的年轻化和技术化运动,皇马8号也足以凭借自身的天赋和技术功底在国家队和豪门首发阵容占据一席之地,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得益于整个足球技术大环境的变化,克罗斯才能完成从一流球员到豪门基石的蜕变。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进击:从前后摇摆到扎根肋部,全能战士找到专属区域】

克罗斯在勒沃库森和拜仁慕尼黑效力期间主打前腰和中前卫,在国家队期间与施魏因斯泰格或赫迪拉搭档时的位置相对靠前。在皇马刚刚引进克罗斯的时候,媒体普遍猜测他会在三中场体系中居于莫德里奇和阿隆索身前,利用精准的传球和高效的后插上进攻为BBC提供近距离支援。然而,阿隆索在2014夏窗最后阶段的离队打乱了安切洛蒂的建队计划,他不得不将克罗斯移至防线身前,德国人成为了继皮尔洛之后又一位在其麾下完成前腰后置的球员。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在22连胜期间,克罗斯的摆脱和梳理能力高效地推动了控球体系的运转,但在J罗、莫德里奇和贝尔相继受伤后,皇马原本严丝合缝的进攻体系逐渐失去了锐度和层次,缺少替补的克罗斯在满勤模式中逐渐失去了活力。无限传中的进攻模式带来了大量的球权转换,克罗斯在无法掌控球权时显得脆弱不堪。2014/15赛季后半段的卡尔德隆惨案(0-4),标志着安切洛蒂“文臣武用”策略的彻底破产,贝尼特斯上任后迅速召回卡塞米罗,就是为了解决导致皇马四大皆空的“腰无力”问题。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以2015/16赛季首回合国家德比为分水岭,贝尼特斯在皇马的战术建设思路可以分为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新赛季前期,“新五鹰”展翅高飞,卡塞米罗也在拖后中场位置上找到了感觉,为皇马在赛季末夺取欧冠立下汗马功劳的典礼三中场已经成型,贝尼特斯抽空在远征瑞典马尔默时进行的克罗斯“前腰试验”成为了齐达内最珍视的前任遗产之一;国家德比惨败之后,贝尼特斯的信心受到了沉重打击,他放弃了很多赛季前期着力提携的年轻人,当他在故地梅斯塔利亚完成告别战时,出现在拖后中场位置上的球员又变成了克罗斯,大师重蹈了前任安切洛蒂的覆辙。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齐达内在救火赛季的成功源于他对两位前任遗产的批判继承:他将贝尼特斯提携的卡塞米罗固定在后腰位置,像安切洛蒂一样围绕克罗斯打造攻势足球,在强强对话中催命驱使中场文官。具有一定自由度且不需要承担过重防守任务,身旁有一名传控能力达标、防守能力出众的防守型中场为其补位,身后的中后卫能够依靠强大的上抢随时覆盖后腰区域,侧翼为其提供支援的边后卫具备一定的中场化属性,433体系中的“左中场”简直就是为了克罗斯量身打造的,他在这样一个看似狭小但保护措施极为到位的空间内可以肆意挥洒传球才华。利用短传引领左路进攻,对角线转移放飞远端的贝尔和卡瓦哈尔,克罗斯的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传球数据便由此而来。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除了稳健的传球和高效的摆脱,克罗斯的另一个角逐就是定位球制导。尽管“托尼带水”组合在本赛季中后期出镜率很低,但没有人敢忽略皇马的武器库中的这枚“暗器”。多核化布局和组织重心后移的时代潮流挤压了前腰的生存空间,就像当年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皮尔洛一样,克罗斯的精细操作能力不足以支撑他长期在豪门中担任前腰。德国人后撤中场专注于球权疏导实现了扬长避短,齐达内将其从拖后中场位置微调到肋部/内锋位置,达成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迂回:体系松动,如履薄冰】

传控体系可以容纳一些技术出色但身体条件比较平庸的球员,但在无法持续依靠进攻压制对手,反抢效率一般且无法久持的情况下,技术型球员在身体素质方面的短板就会遭到对手的针对性打击。28岁的克罗斯正值职业生涯的巅峰,他的对抗、持续奔跑能力和压力下迅速调整身体来破解紧逼的能力很强,这是他能够适应中场工作任务的基础。克罗斯的主要问题是在单兵防守中的上抢侵略性稍逊,向后保护防线的意识以及贴身缠斗的意愿有所不足,鲜有被晃过之后全力回追补位的表现,他很难承受长时间无球状态被对手围攻的压力。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为了减少克罗斯的防守压力,也是为了适应C罗不再频繁戍边的新情况,齐达内在上赛季中期改变了安切洛蒂时代的433切换451防守模式,通过压榨贝尔和巴斯克斯打造了一个临时五后卫防守体系,即依靠右边锋的回撤增加防线宽度(433切换532)。克罗斯在这个体系中的防守消耗比较少,也不用承担进攻推进任务,他只需要做好了延阻和协防,保证由守转攻阶段的出球成功率即可。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克罗斯在皇马夺得第10冠之后登陆西甲,彼时的皇马经过多位主帅的持续建设已经摆脱了欧冠16郎的低迷时代,瓜迪奥拉的离开让西甲联赛的顶层竞争也愈发均势化。皇马已经不是穆里尼奥时代的挑战者,动力足球和快反战术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引进克罗斯既表达了皇马要通过主打控球来提升足球形象的决心,也是白衣军团适应自身地位和周遭竞技环境变化时的必然之选。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很难说克罗斯到底是适合433体系,还是在菱形442体系中的发挥更好。巅峰时期的典礼阵容能提供宽度和纵深,德国人的长传球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菱形442以牺牲中前场宽度为代价,在中场与锋线之间增加了一个关键的衔接点,克罗斯隐藏在伊斯科和马塞洛身后,这让他更容易发动持球突袭和策动长传,四名10号的中场配置对于群策群力化解压迫同样是大有裨益的。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2016/17赛季欧冠决赛:克罗斯从"屏障"之后突然启动制造了打破僵局的进球,他的转移调度帮助莫德里奇和C罗完成连线。)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赛季刚刚进行到一半的就早早地失去了争夺国内赛事锦标的可能,欧冠淘汰赛连续三场在重压之下艰难晋级,2017/18赛季对于皇马来说可谓是多事之秋,“四年三冠”的欧陆王师已经到了行将解体的边缘。在皇马从云端坠落的过程中,433典礼阵容因为贝尔的伤病早早解体,以伊斯科为代表的新典礼阵容也在连续失败后被对手抓住了命门,不到半个赛季的时间,最适合克罗斯发挥的两种体系先后坍塌。在齐达内推出的B计划平行442体系之后,克罗斯&莫德里奇的中前卫组合一度为皇马带来多场大胜,但在对手实力更强的欧冠赛场,这套体系无法有效配置中场和锋线/边翼资源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本赛季的两次国家德比,克罗斯都频繁冲到边锋位置完成传中,这很容易让他在比赛中早早地进入体能瓶颈期。)

【救赎:倾力一战,等待援兵】

在赛季早期的平行442体系中像内锋一样指挥左路进攻,在首回合国家德比中像边锋一样频繁冲击对手的两闸,做客都灵时担任左前卫在高位参与防守,克罗斯在这个充满波折的赛季中成为了中场一块砖,他的全能身手成为了齐达内不断尝试战术试验的关键变量。在一些关键的强强对话中,克罗斯的发挥出现了很大程度的起伏,他似乎失去了上赛季的那种在逆境中带领球队化险为夷的能力,对手的持续施压让他在防守中疲于奔命,那个遇到压力就能被激发出潜能的中场大师似乎消失不见了。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马塞洛在进攻中站位靠前,克罗斯不能很好地为他提供保护,拉莫斯的负担太重了。)

自登陆西甲以来,克罗斯的出勤率和场均传球数量都长期位居队内首位,他在中场为疏导球路和平衡攻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像巴塞罗那阵中的布斯克茨一样,经年累月的高强度连续作战对克罗斯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消耗,两次不太严重的伤病经历(2016年10月脚趾骨受伤和不久前的膝盖受伤),对克罗斯的影响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德国人在28岁的年龄就出现了早衰的现象,他还能够在部分关键的比赛中保持高输出,但必须要在更多的比赛中大幅度节能减排来积蓄能量,他的向前(冲击禁区)和向后(保护防线)都在本赛季出现了明显的退步,他的作用已经更多地局限在了狭义的中场区域,无球状态下的对抗与防守已经无法令人满意。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克罗斯需要体系和队友的保护,他的搭档莫德里奇、卡塞米罗和马塞洛同样是麻烦缠身。皇马的困境就在于不止一名核心球员过于依赖配套组件,中前场的六个名额根本不够分配,在主客观条件都不允许球队使用三中卫体系的情况下,齐达内只能不断地根据对手特点和战局需要进行缝缝补补。在近期的比赛中,齐达内主要调整的是锋线和边路的配置,典礼三中场在生死战中(主场对拜仁)丢掉主力位置的也是卡塞米罗,但这一切变化都是在保证克罗斯和C罗等不可动摇之人主力位置的情况下完成的。

幕后Boss频繁涉险,克罗斯失势折射皇马困境

由于欧冠决赛的备战时间较长,红军也不是一支能持续利用控球压制皇马的球队,克罗斯有很大可能在基辅之战中表现出高水准。从长远计,皇马要想避免如本赛季一样过早落入单线作战的险境,中场和边锋位置必须要补强,克罗斯其年龄、特点和象征意义而无需为主力位置担忧,皇马如果继续围绕德国中场构建战术,就只能牺牲中场老将(莫德里奇)、提升边路的强度(贝尔)和加强中锋的纵深压制能力(本泽马),来为德国中场构建一个巨大的保护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