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流放地,歐洲最窮國家,葡萄酒王國——三分鐘瞭解摩爾多瓦

普希金流放地,歐洲最窮國家,葡萄酒王國——三分鐘瞭解摩爾多瓦

摩爾多瓦位置地圖

普希金流放地,歐洲最窮國家,葡萄酒王國——三分鐘瞭解摩爾多瓦

摩爾多瓦地圖

普希金流放地,歐洲最窮國家,葡萄酒王國——三分鐘瞭解摩爾多瓦

摩爾多瓦地形圖

摩爾多瓦共和國(Republic of Moldova),原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獨立,現為獨聯體及聯合國會員國。摩爾多瓦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東北部多瑙河下游,東歐平原南部邊緣地區,絕大部分國土介於普魯特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間。東、北部與烏克蘭接壤,西隔普魯特河與羅馬尼亞毗鄰,南部不遠遙望黑海。南北長350公里,東西寬150公里,形如倒掛的葡萄串,國土面積3.38萬平方公里(與海南省面積相當)。人口356萬(2013年,不含“德左”和本德爾市人口),其中摩爾多瓦族佔75.8%,烏克蘭族8.4%,俄羅斯族5.9%,加告茲族4.4%,羅馬尼亞族2.2%;多數人信奉希臘正教。

首都基希訥烏是摩爾多瓦的政治、經濟、科學和文化中心。基希訥烏市區內的大多數建築是用純白色的花崗岩石料建成。基希訥烏因此獲得“白色的城市,石雕的花”的美譽。基希訥烏有500多年的歷史,地名的含義是“起源地”,表示這裡是摩爾多瓦民族的發源地。

【國旗】

普希金流放地,歐洲最窮國家,葡萄酒王國——三分鐘瞭解摩爾多瓦

摩爾多瓦國旗呈長方形,長寬比例為2:1。藍黃紅三條縱旗,中央配上國徽。藍黃紅三色源自羅馬尼亞國旗,代表摩爾多瓦與羅馬尼亞是同一個民族。國徽中金色的雄鷹口銜十字架,左爪持一根象徵權威的權杖,右爪拿著象徵和平的橄欖枝。黃色的牛頭象徵正義,牛頭上方的黃色八角星代表國家主權。

【名稱起源】

蘇聯時代的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使用“摩爾達維亞”這個名字。蘇聯解體後,宣佈獨立的摩爾多瓦按照羅馬尼亞語的發音,定國名為“摩爾多瓦”

【行政區劃】

普希金流放地,歐洲最窮國家,葡萄酒王國——三分鐘瞭解摩爾多瓦

摩爾多瓦行政區劃圖

摩爾多瓦一級行政區劃共37個,包括32個區、3個直轄市(基希訥烏、伯爾茲、本德爾)及2個地方行政區(加告茲自治行政區、德涅斯特河左岸行政區)。

【德涅斯特河沿岸問題】

1990年,摩爾多瓦的工業區德涅斯特河沿岸(德左)宣佈從摩爾多瓦獨立。同時,蘇聯(俄羅斯)的軍隊一直駐在德涅斯特河沿岸未撤,演變成持續至今的“德左問題”。1992年,德左地區與摩爾多瓦爆發戰爭。戰爭以摩爾多瓦失敗告終,德左地區保持事實上獨立至今(儘管德左地區的獨立一直沒有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俄羅斯在德左地區的駐軍至今未撤離

【政治產物摩爾多瓦語】

摩爾多瓦官方語言為摩爾多瓦語,通用俄語。摩爾多瓦語被認為是政治的產物,因為超過三分之二的摩爾多瓦人認為自己說的不是摩爾多瓦語,而是羅馬尼亞語。摩爾多瓦科學院就使用羅馬尼亞語這個名字,而在摩爾多瓦法律中,表明羅馬尼亞語和摩爾多瓦語對等。

摩爾達維亞重要的編年史學家格里戈雷·烏雷凱曾說匈牙利王國境內的羅馬尼亞人和摩爾達維亞人都是“羅馬人”,有著相同的起源。瓦拉幾亞的編年史學家康斯坦丁·坎塔庫濟諾表示羅馬尼亞人是指在瓦拉幾亞居住的羅馬尼亞人、在特蘭西瓦尼亞居住的人和摩爾達維亞人,這些人說相同的語言,有著相同的起源。編年史家,摩爾達維亞大公及普魯士科學學會會員迪米特里耶·坎泰米爾曾編纂過多本歷史書籍。其中一本的書名是“Hronicul vechimei a Romano-Moldo-Vlahilor(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瓦拉幾亞永續性的記錄)。坎泰米爾在這本書的開頭部分稱這本書是“關於所有羅馬尼亞人土地的歷史書”“這些地區後來被分為摩爾達維亞、瓦拉幾亞、特蘭西瓦尼亞”。書中將特蘭西瓦尼亞人、摩爾達維亞人、瓦拉幾亞人都稱為羅馬尼亞人。

1940年,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根據其與羅馬尼亞政府達成的“協議”,這兩地由蘇聯佔領。蘇聯當局採用了階段性將摩爾多瓦人從羅馬尼亞人中分離的政策。蘇聯當局以俄羅斯語使用的西裡爾字母為基礎,導入了摩爾多瓦語字母,並且只承認“摩爾多瓦語”的存在,禁止使用“羅馬尼亞語”這一名稱。通過蘇聯國內實行的苛烈的反羅馬尼亞主義政策,獨自的摩爾多瓦民族意識得到了浸透。

學界對羅馬尼亞語和摩爾多瓦語的標準形相同一事幾乎沒有異議。實際的會話中雖有方言程度的區別,但使用羅馬尼亞語或摩爾多瓦語講話,對羅馬尼亞人和摩爾多瓦人來說完全能理解,而發音和詞彙也只有很少的不同。因此,多認為“摩爾多瓦語”這一名稱不過是在羅馬尼亞語在摩爾多瓦共和國一個政治性的別稱。

【摩爾多瓦出海口】

普希金流放地,歐洲最窮國家,葡萄酒王國——三分鐘瞭解摩爾多瓦

朱朱列什蒂港位置圖

由於歷史上從未有過出海通道,摩對外進出口貨物大多經過黑海奧德薩港口(烏克蘭)和康斯坦撒(羅馬尼亞)轉運,使用費用高,路途遠,易受港口所有國道諸多限制,交通運輸問題一直是困擾摩經濟發展的一大問題。

1999年,摩爾多瓦和烏克蘭經過多年邊境談判達成協議,摩獲得南部同烏克蘭接壤處位於多瑙河支流部分土地。2007年油輪裝卸碼頭正式建成,標誌著摩爾多瓦從此結束了沒有出海口的歷史。2013年3月,朱朱列什蒂港口中的散貨碼頭正式啟用,首艘貨船中裝載了運往臺灣的23個集裝箱的小麥。預計在朱朱列什蒂港將服務於烏克蘭、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等國的貿易。

【葡萄酒王國】

摩爾多瓦被譽為“葡萄酒王國”,全國葡萄酒年產量達60多萬噸,是法國波爾多產區的2.5倍,超過整個中國全國的葡萄酒產量,是世界排名第7的葡萄酒出口國。摩爾多瓦是國際葡萄酒組織(OIV)5個創始國中歷史最悠久的葡萄酒生產國,有著5000多年的釀酒歷史,凝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摩爾多瓦所處的緯度與勃艮第相似,境內山丘綿延,終年日照充足,享有“陽光之國”的美譽,大西洋氣旋向摩爾多瓦吹來大量溼潤、溫暖的空氣。除此以外,摩爾多瓦還擁有世界上最好的黑土地,這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詩人普希金曾說過“來自摩爾多瓦最好的葡萄酒,獻給你和你摯愛的人。”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為美酒的誕生創設了先天的優勢。摩爾多瓦當地葡萄酒甘甜度適宜,醇厚潤澤,口感極佳。自古以來,摩爾多瓦就被俄羅斯沙皇譽為“俄羅斯的酒窖”,在前蘇聯和東歐國家中擁有很高聲譽。

由於釀酒業的發展,摩爾多瓦形成了特殊的葡萄酒文化,更為此建造了一個令世人歎為觀止的克利科瓦(Cricova)地下大酒窖,酒窖全長280公里,是摩爾多瓦葡萄酒博物館,更堪稱歐洲乃至世界第一大珍品酒窖,共收藏了本地和世界各地共653個品牌的收藏珍品葡萄酒,總數達120萬瓶。藏於此地的許多酒品多為珍藏品系列,甚至包括產於1902年的珍藏酒品,這讓它成為世界最著名的收藏酒最佳和最大的收藏酒窖。大酒窖吸引了來自全世界100多位國家總統和名人慕名前往,如法國總統、土耳其總統等。

【主要旅遊景點】

(一)凱旋門

普希金流放地,歐洲最窮國家,葡萄酒王國——三分鐘瞭解摩爾多瓦

基希訥烏凱旋門是縮小版的巴黎凱旋門,為了紀念摩爾多瓦獨立而特地修建。位於市中心廣場,是基希訥烏二戰中為數不多沒有毀於戰火的古代遺蹟,也是基希訥烏的標誌性建築。

(二)斯特凡大公園

普希金流放地,歐洲最窮國家,葡萄酒王國——三分鐘瞭解摩爾多瓦

斯特凡大公公園(Stefan cel Mare Park)是基希訥烏市主要的散步遊玩區域。公園的大門矗立著一尊斯特凡大公本人的雕像,這位中世紀的摩爾達維亞大公是摩爾多瓦強大勇敢的歷史的最好見證。

(三)克利科瓦酒窖

普希金流放地,歐洲最窮國家,葡萄酒王國——三分鐘瞭解摩爾多瓦

酒窖始建於1953年。當時,由於國家建設需要大量石料,人們鑿山取石,形成了許多空蕩廢棄的地下隧道。釀酒專家發現,隧道中的石頭具有吸溼的特性,隧道里面的溫度常年保持在攝氏12~16度,溼度保持在80%以上,最適於葡萄酒的陳釀和高品質酒的貯藏,便利用這些隧道建成了地下酒城。

酒窖的總面積達64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為50~80米。克里科瓦酒博物館收藏了保存年限已超過半個世紀的各類名酒120萬瓶,所有這些酒都按酒齡分類陳列在隧道兩側。年代最久遠的是耶路撒冷1902年生產的一瓶白蘭地和捷克於同年生產的一瓶健身酒,還有中國的“豐收”牌葡萄酒。

(四)民族歷史博物館

普希金流放地,歐洲最窮國家,葡萄酒王國——三分鐘瞭解摩爾多瓦

民族歷史博物館建立於1983年,是基希訥烏博物館的鼻祖。共有十個展廳,收藏了約30萬件物品,這些收藏品展示了摩爾多瓦從古至今的文化和歷史,其中5000件收藏品屬於摩爾多瓦的國家遺產。展廳分為不同的部分,包括考古學和古代歷史展廳、中世紀曆史展廳、現代歷史展廳、古幣展廳、立體模型展廳和臨時展廳。收藏包括照片、書、地圖、立體模型、器、軍事裝備等。

(五)普希金博物館

普希金流放地,歐洲最窮國家,葡萄酒王國——三分鐘瞭解摩爾多瓦

普希金是俄國乃至世界最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據說俄國的民調顯示,普希金力壓亞歷山大大帝和斯大林,成為俄羅斯歷史上影響力自大的人物。普希金的博物館全世界有兩個,一個在他長期居住的聖彼得堡,另一個在他曾經居住過三年的摩爾多瓦首都基希納烏。

熱愛文化藝術並十分珍視歷史的摩爾多瓦人,非常崇敬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而且喜歡程度絕不亞於俄羅斯聖彼得堡人民。至今在基西訥烏,除了有普希金故居博物館,還有普希金劇院,普希金公園,普希金大街以及普希金呆過的基西訥烏郊外的普希金鄉村莊園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