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益陽最適合說“愛”的五個地方

5月20日,是現在流行於新潮男女中的網絡情人節,又被稱為“結婚吉日”、“表白日”、“撒嬌日”、“求愛節”。可是,在益陽的你,知道益陽最適合說“愛”五個地方是哪裡嗎?

今天,我們《發現益陽之美》欄目組帶你瞭解這幾個最為浪漫,最適合愛情發生的五個地方。它們或有唯美的神話傳說流傳至今,或有秀麗的風景讓人身心愉悅……

521,益陽最適合說“愛”的五個地方

羞山

民間有說:“桃江出美女,美女在羞山”。羞山位於資江北岸的修山鎮,距離桃江僅僅15公里之遙。

相傳,羞女原本為當地住在江邊的一個美麗女子,她與本地一位勤勞善良的男子相愛,不料在準備洞房花燭夜前,男子為了抵禦外族的入侵而應徵上了前線。臨別前,兩人定下盟誓,等男子凱旋,再續姻緣,從此天涯海角。女子謹守誓言,卻對男子思戀日益增加,於是經常到村口的桃樹下遠望,期盼著男子的歸來。一天,女子照舊在村口守望情郎的歸來,此時一好色財主正好從這裡路過,財主垂涎女子的美貌,不顧廉恥直接上前調戲女子,女子無法接受此等侮辱,便倉皇逃避,可這財主不肯善罷甘休,對她窮追不捨,一路跑到資江邊,女子實在無路可逃,財主趁此扯掉了女子的衣物,女子羞愧難當,跳入江中。頃刻間,天地變色,在這電閃雷鳴中,女子化為一座青山立在了江邊,而這好色縣官卻化身為一塊跪在河中的蛤蟆石。後世的人們,為了紀念這不畏強暴,忠貞於愛情的女子,便把這座山取名為“羞山”。

遠看羞山,如一個剛剛出浴的美人,斜臥在資江邊,髮梢散落,曲線玲瓏,姿態嬌羞。羞山上樹木成蔭,山下資江水日復一日地流動。在這裡,堅貞的愛情藏匿於山水間,遊走於羞女的睡夢裡。

521,益陽最適合說“愛”的五個地方

樟抱臘

樟抱臘已經有2000多年的樹齡了,它是赤山島上的一道奇觀。臘樹從古樟的空心處長出,寄生於樟心,與樟樹枝葉交錯,形成互相擁抱之勢。

關於樟抱臘的傳說有很多個版本,有說赤山島曾是西施和范蠡泛舟後的隱居之所,因為見證了他倆的愛情,在他們的墓前長出了樟抱臘這樣的自然奇景。還有一個傳說是說在西漢末年,社會動盪,匪患連連,赤山島上有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因她的美貌名揚當地,引起了土匪的注意,土匪決議去搶了姑娘做壓寨夫人。可這位姑娘早已有了自己的心上人,於是在土匪來到姑娘家裡的這一天,姑娘的心上人帶著姑娘逃跑。跑了一天一夜,終究還是沒有逃脫匪徒的追蹤,最後相擁而死。因他們的愛情感動天地,於是在他們死的地方,長出了兩棵挺拔的小樹,樟樹環抱著臘樹,數千年來,兩棵樹並立而生,異常繁茂。

久而久之,這裡成為青年男女幸福姻緣的見證之地。當地人舉行婚禮,必來此地祭拜一番,渴望美好姻緣的青年男女,也必然會來此地祈福。樟抱臘雖飽經歲月的洗禮,卻依然生生不息,成為沅江的樹王,也成為美好愛情的象徵。

521,益陽最適合說“愛”的五個地方

胭脂湖

西施和范蠡的愛情,流傳有諸多的版本,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便是遊湖一說。在益陽的郊區,有一處湖泊與這個傳說有密切的關係。

這便是胭脂湖。胭脂湖山清水秀,是泛舟遊玩的絕好去處。傳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吳國滅亡後,范蠡帶著西施離開朝廷紛爭隱居世外,他們駕一葉扁舟,朔江而下,來到美麗的胭脂湖,正是春和景明之時,此地漁舟往來,湖水清澈,倒映出西施美麗的倩影,西施一時興起,便蹲在湖邊對“鏡”梳妝,臉上的胭脂粉灑落於水中,染紅了一池湖水,“胭脂湖”因此得名。

如今,在胭脂湖不僅可以泛舟遊玩,還可以在湖畔的“知青之家”緬懷知青歲月,是文藝青年們和懷舊老知青們最鍾愛的地方。

521,益陽最適合說“愛”的五個地方

會龍山

會龍山是益陽的一座佛教名山,山上植被眾多,綠意紛呈。山上的棲霞寺因“黃龍”棲住青山而得名,香火旺盛,曾是明代建文帝朱允炆避難的場所,歷史意義深厚。

會龍山的傳說與愛情無關,倒是與“三國”頗有一些關係。傳說在當年,趙雲攻下零陵後,曾與諸葛亮再次會師,因趙雲,字“子龍”,而諸葛亮為“臥龍”,雙“龍”會師,才有“會龍山”一說。這個說法沒有什麼依據。但是從風水的角度看,會龍山東依螺絲頂,西靠鳳形山,四周峰峰巒疊嶂,是一處風水寶地。

去會龍山上,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遠眺如畫的風景,最重要的是:可以祈福求一字姻緣。

521,益陽最適合說“愛”的五個地方

洪山竹海

桃江洪山竹海是益陽久負盛名的旅遊景點,逶迤起伏的山巒一眼望不到邊,起伏的竹林像綠色的波濤,隨風而動。

在竹海里漫步,耳畔傳來的是竹葉隨風吹動的天籟,撲面而來的是竹子的獨有的清香,腳底踩著鬆軟的落葉;手上輕撫竹節的溫潤;心靈在這一片汪洋中沉寂,時光在這一片綠色中靜止。其實,愛,應該也就是這樣吧?如這一片竹海,包羅萬象,卻又靜謐純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