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什麼名菜?

悅食客家

鄂菜雖未在中國八大菜系中佔據一席之位,卻並不影響其歷史悠久淵源源長。

湖北自古便有“千湖之省”美譽,境內河網密佈山林豐茂,為本地人的餐桌提供了琳琅滿目的食材。此地疆域遼廣,雖同屬鄂菜一源,卻隨風土之異分出荊南、襄鄖、鄂州、漢沔四大流派,知名菜餚也是信手可拈。



一、清蒸武昌魚

一句經典的“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讓武昌魚名揚四海,成為外地人眼中湖北代表性美食之一,它也當得起這個名。

湖北人本就擅長烹飪淡水河鮮,武昌魚特定的生長水域和水質條件,又造就其緊實滑嫩的獨有肉質,蔥燒、燉湯、香煎各具風味,最經典的還屬清蒸,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魚本身的鮮嫩。



二、燒三合

此菜三味原料:魚圓、肉糕、肉圓,魚圓由魚肉製成;肉糕和肉圓的主料都是豬肉丁和魚茸,三味合一,加上木耳、玉蘭片等素菜共同燒製,成品煎鮮、嫩、滑、爽於一體。



三、沔陽三蒸

沔陽三蒸是湖北菜漢沔流派中的代表菜式。沔陽人極愛蒸菜,當地歷來便有“無菜不蒸”的飲食習俗。

很多人對沔陽三蒸之名素有耳聞,不過這“三蒸”是哪三蒸?卻並不明瞭。有人認為三蒸應該是蒸珍珠丸子、蒸白丸子、粉蒸肉;也有人認為應該是蒸青魚、蒸豬肉、蒸蔬菜。

事實上,“沔陽三蒸”並沒有具體的食材指代,而是蒸畜禽,蒸水產和蒸蔬菜三者的統稱。


武漢壹周

湖北省地處長江中游有九省通衢之稱更是有千湖之省的名號在外。千湖之省那麼水產稻米也就更充足,而交通發達相對的飲食文化也就更加開放包容。進而演變出湘川鄂贛各種口味集大成的湖北菜。而湖北菜更是以蒸、煨、炸、燒、炒為主,講究鮮、嫩、柔、滑、爽,注重本色,汁濃芡亮,鮮香微辣,原料多就地起材,以本地各種特產入菜,讓很多在外的遊子甭管身處何地也戀戀不捨家鄉的味道。但你要問湖北有什麼名菜?這個就要因人而異了,正所謂一百個人眼中就有一個百個哈利波特,而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名菜。像洪山臘肉炒菜薹,排骨藕湯 湯遜湖魚圓 沔陽三蒸 孔雀武昌魚 應山滑肉 荊門魚糕 荊沙財魚 珍珠米圓

等等都是久負盛名。而本人最為推崇的卻是沒有那麼出名的臘肉糊豆絲和成名已久的排骨蓮藕湯。


記憶中媽媽煮好的臘肉糊豆絲其中豆絲的軟糯配以大蒜的清香和臘肉特有的醇厚堪稱人間美味,至今都回味無窮。糊豆絲一定要選擇那種加了綠豆的幹豆絲,那樣的豆絲有勁道不容易糊鍋。1 首先幹豆絲可以先放冷水裡泡一二十分鐘(這樣容易煮),臘肉切片,大蒜切段洗乾淨(也可用青菜代替)


2 鍋里加臘肉大蒜煸出香味然後鍋里加冷水,直接把豆絲倒進去,水一定要沒過豆絲(幹豆絲很吸水的)

3 煮的差不多時加鹽,生抽,胡椒調味,豆絲煮的耙爛就可以開吃了(豆絲一定不要煮太乾,要不然放個幾分鐘就成一鍋幹糊糊了)。



排骨蓮藕湯做法:1 準備好煨湯的大節藕切滾刀

2 排骨淖水衝冷水

3 鍋裡下油加姜然後把淖好水的排骨放入一起幹炒一哈

4 把炒好的排骨加水,上瓦罐用大火燒開放入切好的藕塊用中火煨一個小時左右一鍋芬香撲鼻的排骨藕湯就成功了。


洪山菜薹
珍珠元子
荊門魚糕
孔雀武昌魚
沔陽三蒸


女廚師也會有春天

鄂菜為中國十大菜系之一,湖北風味,以水產為本,魚饌為主,汁濃芡亮,香鮮較辣,注重本色,菜式豐富,筵席眾多,擅長蒸、煨、炸、燒、炒等烹調方法,具有滾、爛、鮮、醇、香、嫩、足七美。

清蒸武昌魚、沔陽三蒸、排骨藕湯、紅菜薹炒臘肉、黃陂三鮮、黃陂糖蒸肉、龍鳳配、三鮮豆皮、東坡餅等為鄂菜的代表。

除了以上還有平常的:仙桃蒸三元、黃陂三合、湖北魚饌、皮條鱔魚、粉蒸鮰魚、紅燒野鴨 、煎蝦餅 、千張肉、老會賓葵花豆腐、黃燜九宮石雞、桔瓣魚元 、乾燒銅魚 、萬壽羹 等等!


比較出名的特色小吃有:

家常熱乾麵

湖北地道粉蒸肉

三鮮豆皮

武漢熱乾麵

武漢面窩

粉蒸肉

熱乾麵

香煎豆皮


體驗遊

湖北名菜很多,現在的鄂菜原汁、味濃、純正、鹹鮮、微辣,其烹飪技法充分發揚蒸、煨、燒、炒之術 。此處只說大菜,小吃不算。

一魚八吃,以長江中上游天然無汙染的高山冷水魚為主,如匙吻鱘、小體鱘、雅魚、鱘鰉魚、鱷魚以及鮮活的三文魚等野生江河湖魚類,楚魚王為代表。這是江湖之遠。

一品葵花豆腐,老會賓樓名菜,有詩曰,“葵花豆腐奶菜心,人人懷念老會賓。楚鄉佳餚風味濃,品過倍感家鄉親。”其主廚汪建國的名菜“銅鍋生汆回魚”、“花籃黃燜甲魚”,被末代皇族溥傑讚譽為“超過當年清宮的御廚”。這是名廚薈萃。

清炒紅菜薹、臘肉炒菜薹,洪山菜薹歷來是湖北地方向皇帝進貢的土特產,曾被封為“金殿玉菜”,受到民國總統黎元洪的極力推崇、美食家唐魯孫先生也念念不忘。

排骨藕湯,是湖北人的家常味的。湖北是魚米之鄉,盛產蓮藕,天下聞名。豈不聞馮翔的歌“吊子煨的藕湯”,說的就是湖北人在家是要用砂鍋吊子來製作藕湯才好喝。

侏儒三蒸,蒸肉、蒸魚、蒸小菜各一盤,現在種類增多,蒸肉丸、蒸蹄花、蒸豬肚、蒸排骨、蒸鱔魚,可以做到五五不蒸。

一魚兩吃,魚頭燉湯,魚身肉做手打魚丸,是湖北人小時候的味道。現在鄂菜大師盧永良打造的魚頭泡飯,即是這個的升級版。

另有金口燒臘、臘豬蹄火鍋、清江魚火鍋等地方菜。

至於小吃,有熱乾麵、豆皮、糊湯粉、牛肉麵、面窩、油條、歡喜坨等。近年,還興起了小龍蝦、周黑鴨、精武鴨脖等。


大武漢美食榜

湖北第一名的甲魚壯陽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b285817ed46451e4d155bab07c67d02e\

櫻桃小仔仔

全國公認的就四大菜系,再牽強點八大菜系,十大菜系就有點看不下去了,還不如說中國有三十四大菜系,每個省一個,如今菜系評分浮誇風甚行。湖北菜簡稱鄂菜,沒必要爭八大十大,它本身有它的特點。鄂菜歷史悠久,起源於楚國 ,有近2500年曆史,是和山東菜(魯菜)並稱的中國歷史最久遠的菜系。鄂菜以水產品加工為主,尤其是做淡水魚水平全國第一。

鄂菜包含五大風味。

1,荊沙風味。地域主要分佈在荊州,荊門,仙桃,天門,潛江。荊沙風味是鄂菜的正源。代表菜:荊沙魚糕,鍾祥盤龍菜,皮條膳魚,潛江大蝦,公安牛肉牛雜魚雜,鍋盔,沔陽三蒸等。

2,武漢風味。主要分佈在武漢及其周邊地區。武漢風味是當今鄂菜最繁榮的一個風味。代表菜:清蒸武昌魚,紅燒武昌魚,松鼠魚,菊花魚,黃陂三合,汪集雞湯,水氽魚元,五色魚元,桔瓣魚元,小張烤魚,洪山菜薹,雲夢魚面,鴨脖鴨頭,周黑鴨等,小吃方面很多,熱乾麵,糊湯麵,湯包,糯米磯,豆皮,面窩,清酒等很多很多。。

3,鄂東南風味。主要分佈在黃岡,鄂州,黃石地區。代表菜:鄂州的金包銀銀包金,黃州東坡肉,黃石港餅等。

4,鄂西南風味。主要分佈宜昌,恩施地區。帶有土家族風味。代表菜:坨子肉,血豆腐,土家燻肉等。

5,襄鄖風味。主要分佈在襄陽,十堰地區。鄂菜中的唯一北味菜,以做牛羊肉為主。代表菜:宜城大蝦,盤膳,夾沙肉,襄陽牛肉牛雜麵,清湯,黃酒,襄陽薄刀,十堰三合湯 ,三合粉,鄖縣酸漿面,棗陽琚灣酸漿面。

在外面,手機碼字,寫的有點凌亂。


烏木劍

松滋魚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