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地區高質量發展學習考察報告會上的發言

(2018年5月25日)

運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書記 鞠 振

今天是5月25日,去年的今天劉書記發表了“5·25”重要講話,以“改革搶先機、發展站前列,各項工作創一流”為總要求,帶領我們開啟了“走進新時代,建設大運城”的新徵程。今天在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舉辦這場報告會,意義尤為重大。此次長三角地區高質量發展學習考察,是市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實踐,是“大運城”加快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舉措,是我們對科技創新、人才資源在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中強大支撐力量的一次親身觸摸,是我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既仰望天空、又腳踏實地的一次作風轉變的深刻洗禮。6天5市30場活動,一路震撼一路思考,一路感動一路對接,震撼的是產業集群長三角、數字集群長三角的發展成就,思考的是河津在“大運城”建設中如何實現高質量的發展,感動的是在外遊子回報桑梓的拳拳之心,對接的是河津轉型發展亟需的項目人才。可以說是開闊了視野、更新了觀念,看望了親人、推介了運城,同時瞭解了前沿、找到了差距,明確了方向、堅定了信念。

一、主要感受

一是發展成果讓人深感震撼。長三角是我國三大核心經濟圈之一,地域面積雖僅佔全國的1/26,但經濟總量佔到全國的近1/4。考察中,我們聽到、看到、接觸到的都是“謀發展、促發展、求發展、比發展”的濃厚氛圍,城市規劃、智能製造、園區建設、鄉村振興等發展成果令人震撼。

二是思想差距讓人深感壓力。長三角的幹部群眾企業家,始終保持一種搶抓機遇、銳意進取的精神,同他們相比,我們壓力倍增。特別是劉書記在長三角座談會上苦口婆心的諄諄教誨,讓我們思想上有了更加強烈的緊迫感、危機感和使命感,更讓我們對市委提出的三句話總要求的內涵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三是標杆在前讓人深受激勵。劉書記講,長三角的今天就是運城的明天。這裡就是標杆,這裡就是樣板。通過學習考察,深深感到市委提出的“大運城”建設、“一區五帶”佈局、“三個發展計劃”等一系列新戰略新目標新路徑,完全符合黨的十九大精神,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符合運城發展實際,只要我們“一張藍圖繪到底”,持之以恆幹下去,就一定能夠實現高質量的發展。

四是合作深化讓人深受鼓舞。考察中我們利用各種機會,大力宣傳推介“大運城”的區位、資源和發展優勢,為進一步加強對外合作,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創造了條件。

二、啟示思考

一是黨建統領的力度決定事業發展的維度。浙江是總書記工作過的地方,也是總書記治國理政新思想形成的地方。在農村黨旗飄揚,我們看到了以黨建推動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在企業黨徽高懸,我們看到了以黨建引領創新發展的巨大能量。輝煌的成就讓我們強烈感受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大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這些啟示我們:必須深入持久地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牢固樹立“抓好黨建就是最大政績”的理念,確保黨建工作“兩個走在前”。

二是改革開放的廣度決定地區發展的高度。長三角始終堅持開放圖強、海納百川,已經走在了時代前列。上海自貿區改革開放實現了1.0到3.0的轉變,以1/50的面積創造了全市1/4的GDP。這些啟示我們:解放思想、改革開放是全面發展的關鍵一招。劉書記指出,解放思想的過程就是艱苦奮鬥的過程。我們必須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埋頭苦幹,才能早日實現“大運城”的騰飛超越。

三是科技創新的程度決定產業轉型的速度。長三角處處洋溢著科技創新和人才集聚的深厚氛圍。蘇州工業園區“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集聚中科院院士團隊43個,園區人才總量保持全國第一。亨通集團把創新作為發展之魂,行業標準的69%由他們來制定。這些啟示我們: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形成了集聚人才的新高地,誰就能搶佔先機、領跑未來。

四是創優環境的精度決定招商引智的寬度。縱觀長三角發展,無不是以良好的營商環境作保障。蘇州工業園區“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一個部門管市場,一個平臺管信用,一張網絡管服務”的“五個一”治理架構,上海自貿區的“一窗受理、受辦分離、集成服務”的行政審批模式,都讓人民真正享受到了改革的紅利。這些啟示我們:必須千方百計創優環境,加快推進放管服改革,築好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

五是規劃引領的深度決定城市發展的氣度。杭州城市的品質生活與自然生態的高度融合,蘇州工業園的產業發展與園區建設的高度統一,充分證明了規劃引領、多規合一的重要作用。這些啟示我們: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我們必須按照“規劃至上、生態宜居、精緻建設、特色鮮明、片區開發、管理上檔”的理念,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不斷提升城市發展質量。

六是生態環保的尺度決定未來發展的遠度。“兩山”理論發源地、被授予全國唯一縣級最佳人居環境獎的浙江省安吉縣,“美麗鄉村”建設模式已成為國家標準和示範樣板,他們始終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綠色發展之路。這些啟示我們:必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寧肯犧牲一些GDP,也要把生態環境搞上來。

三、下步工作

我們河津市將以這次學習考察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緊圍繞“大運城”建設這個新目標、新動能、新路徑、新戰略,認真落實劉書記在長三角座談會和河津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發,開放再擴大,全力建設“大運城”北部的副中心。

一要在產業轉型中提升質量,打造轉型示範區。立足汾河經濟帶,出臺3類75條真金白銀舉措支持“三個發展計劃”,總投資150.3億元的80項重點工程全面開工啟動,爭取全省煤電鋁材一體化試點,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著力體制機制求突破、創新氛圍求突破、人才集聚求突破,力爭5年打造千億產業集群。

二要在改革開放中先行先試,再造發展新優勢。2個月內實現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依託“鳳還巢”計劃,開展“長三角專家教授河津行”活動,分批組織幹部企業家外出考察、掛職鍛鍊,全力打造內陸地區縣域經濟對外開放新高地。

三要在城市發展中對標一流,建設區域副中心。推動“多規合一”,既抓硬件建設,更抓軟件管理,投資12.8億元的17個基礎設施項目全部落地,以智慧交通、數字城管為突破建設智慧城市,以片區開發的理念打造河津新城。

四要在鄉村振興中補齊短板,拓寬增收新路徑。打造美麗鄉村試點8個,堅決把提高農民收入抓在手上,實施“一企幫一村”,確保年內集體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7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

五要在生態環保中持續攻堅,還人民碧水藍天。堅決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投入20億元,強力推進焦化、鋼鐵等行業綜合治理,汾河生態修復和54個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工程6月份全面開工。

六要在全面從嚴治黨中肩扛主責,推動黨建走在前。開展“不忘初心、緊跟核心,牢記囑託、砥礪奮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一週年系列活動,認真貫徹中辦《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轉變幹部作風,激勵擔當作為,堅決兌現承諾,傾力打造“兩河強市、中原名城、華夏鋁都、開放高地”,奮力當好“大運城”建設的排頭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