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背唐詩不同於死記硬背,如何讓寶寶愛上背唐詩?

邱思民

我家寶寶的唐詩入門是從《唐詩三百首》這本書開始的。

《唐詩三百首》這本書買的時間有些早,記得是當時有活動促銷,11塊錢4本,和前幾天讀的《三字經》是一個系列。買回來發現竟然是小學生讀本,都帶拼音。幸虧還有彩色圖畫,女兒也沒有排斥,還是會跟著我去看。

唐詩是古代先人們思想的精華。琅琅上口的節奏給我們的中華文化增添了很多的色彩。我也會教女兒背古詩,從最簡單的《詠鵝》開始。看著書中白毛紅嘴的鵝,再配合著詩句,女兒還是會有些理解的。


對於教小孩讀詩,我覺得沒必要要求那麼完美的,非讓她學會整首詩的意思,表達的感情。只要讓她掌握節奏,押韻就可以了,其中的意思可以讓她自己去體會。入門級別的古詩陪讀,我覺得引導她把握韻律就很棒啦!


比如我家寶寶最喜歡的是《詠鵝》,我想她是被書中形象化的大白鵝吸引而來。而《靜夜思》《憫農》這類的詩和圖配合還是有些差距,所以她只會流於形式去記,還沒有到完全理解的境地。


女兒已經會背6.7首詩了,每次都是題目,作者,詩句一起來唸。她已經覺得那是整體,那是唐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有時候我忘記了作者,小傢伙已經知道提醒我了。


這是個好現象,我覺得她是個注重觀察細節的孩子。


領著孩子去讀詩,也像是回憶了我自己的學生時代一樣。孩子的世界看到的想到的,往往和現在的我們不一樣。從簡單的開始,領悟唐詩的魅力。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朋友的兒子讀小學三年級時,背唐待背地哭。因為他死記硬背的每一首唐詩過不了多長時間,朋友再讓他背時,不是忘記了,就是字詞不全,或者句子順序顛倒。讓朋友很是糾結了一陣。

後來我告訴了他一個方法,也是我在輔導孩子背唐詩的過程中逐步尋得的經驗,現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到有類似情況的您和您的孩子。

唐詩分解畫圖法。什麼叫唐詩分解畫圖法?就是根據有喜歡畫畫的孩子,家長在把唐詩理解分析透了過後,帶領和誘導喜歡畫畫的孩子把這首唐詩以畫畫的行式表現出來。比如蘇軾的千古名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家長可以讓孩子畫一間小屋,在小屋的旁邊畫一些竹子,在竹子旁邊畫一面圍牆或籬笆。然後在外面的樹上畫幾枝桃花。依次畫上小河,流水,鴨子。最後讓孩子完整地把詩寫在上面,形象生動,且也會讓孩子記憶深刻,再背唐詩就是小事一樁不再話下了。



唐詩分解故事聯想法。每一首詩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只要你腦洞大開,給這首唐詩有關的童話故事,歷史故事,生活故事全在與你解說給孩子聽的一念之間。為了能讓孩子牢牢記住唐詩的作者,年代,解釋,真的,故事編得越接近生活越好。只要孩子能牢牢的記住,輕鬆的背誦,考試唐詩於他就是小菜一蝶。

唐詩分解表演法。這種方法是針對那些能歌善舞的孩子,背唐詩的時候,放起音樂,讓孩子在理解了唐詩解釋的基礎上,扮演不同的角色,舞蹈吧!在模擬唐詩的意境中尋求記住唐詩的突破。身心愉悅,何樂而不為呢?

也許我總結的這些背唐詩的方法讓你感到荒繆而可笑,但我朋友卻根據他孩子的情況試用了其中之一,我再也沒聽見他在我們朋友圈中抱怨孩子笨得很,連一首唐詩都不會背或背不完整的話了。心動不如行動,為了孩子,大家不妨試一下。


王子書童

無論學什麼都不能讓孩子死記硬背,得讓孩子感覺有意思,有興趣去學,他才能主動去學的。

1、引導孩子去了解什麼是唐詩?父母可以給孩子講,也可以看一些唐詩有關的小動畫。


2、先不要對著書只給孩子去讀,先單獨那一首唐詩,寫在小黑板上或者一張紙上貼在牆上,父母給孩子去讀,別管孩子跟你讀不讀,父母每天給孩子讀一遍。


3、現在有好多的唐詩動畫,可以引導孩子看你給他讀過的那首詩。父母要激動的告訴孩子:這不是咱家牆上媽媽(爸爸)讀的那首詩嗎?你會讀嗎?跟著讀吧。其實,在你的潛移默化中,孩子早已經學會啦。目的是讓孩子好奇,想去學習,感覺有意思。


4、然後再引導孩子看書,告訴孩子:我們看看還有哪些唐詩沒有讀過喲。

其實,孩子每時每刻都在認真學習,孩子的記憶力特別好。父母一般感覺孩子沒有聽,沒有看,就沒有往心裡記。其實,孩子在聽的。孩子的聽別不是闆闆整整聽。

希望對你有幫助,我家孩子都是用這樣方法學習的,效果不錯。如有問題,可以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