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大字典JX001-梅關古道:可許山中置我,管領萬樹梅花

古道大字典JX001-梅關古道:可許山中置我,管領萬樹梅花

編號

JX001

梅關古道

梅關古道位於江西大餘縣與廣東省南雄市交界處,距大餘縣城10公里。梅嶺相傳是根據南遷越人首領梅絹的姓氏命名的。梅嶺的另一說法是梅樹眾多,故稱“梅嶺”。

古道大字典

地理位置

古道大字典JX001-梅關古道:可許山中置我,管領萬樹梅花

人文歷史

梅關古道始通於秦漢。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張九齡路過梅嶺,見山路險峻難以通行,便向唐玄宗諫言開鑿梅嶺,當時因發展經濟的需要,唐皇下召宰相張九齡負責擴展梅嶺古道。

古道大字典JX001-梅關古道:可許山中置我,管領萬樹梅花

從漢至唐,梅嶺只有嶺之稱,而無關之名。宋嘉佑年間建關樓後,南雄歷代州、縣均有修葺關樓,使梅嶺關樓保存至今。梅關古道從梅嶺向南北兩邊蜿蜒而下,北接江西章水,南連廣東湞水,像一條紐帶,把長江和珠江連接起來。

梅嶺古道是全國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驛道。古道約6尺寬,路面整齊地鋪著鵝孵石,道旁是繁茂的灌木叢,兩側山崖樹木蔥蘢,層巒疊翠。嶺下可見古人用來餵馬的飲馬槽,古道旁修建了一座半山亭,又名來雁亭。過去沿途共有詩碑136塊,記錄了古代名人志士的名言詩句,現存已不多。

接嶺橋

古道大字典JX001-梅關古道:可許山中置我,管領萬樹梅花

接嶺橋是古驛道上重要的橋樑。它坐落在地形險峻、溪深水急的梅山水上,為單孔石拱橋。橋長8.5米,寬3.65米,拱高1.3米,麻條石砌成。傳說,過去橋上蓋有瓦棚,可避風雨。今橋兩邊的條石上仍有柱洞可見。始建於唐開元年間,明代弘治年間朱華捐資重建,當時郡守為它作記,並命名為接嶺橋口。

梅嶺驛館

古道大字典JX001-梅關古道:可許山中置我,管領萬樹梅花

驛站:亦稱"置郵",是古代官員、驛使往來息宿和供傳遞軍情、信報的機構或來往官員途中歇宿,換車馬的處所。據記載,中國周代就在交通要道上設置館舍,為過往官員和驛使提供食宿,郵驛歷史長達3000多年,但留存的遺址,文物並不多。梅嶺驛,又稱大庾驛。今重建的梅嶺驛館,是1991年縣人民政府撥款興建的。位於接嶺橋東,梅嶺腳下,舊址傳說是古代的下馬坪。

憩雲亭

古道大字典JX001-梅關古道:可許山中置我,管領萬樹梅花

憩雲亭,初名半山亭。始建於宋,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南安知府周浩重建時更今名。憩雲亭是梅嶺景區景點之一,今亭建於1991年,由江西省旅遊局撥款興建。亭柱楹聯,照錄了清代亭聯:過來共飲虔南水,歸去鹹攜嶺北雲。 在今亭的原址上還建過“介梅亭”。那是為紀念1946年蔣介石遊梅嶺而建,但因該亭是搜刮民脂民膏而建,民眾對此十分不滿,因此,“介梅亭”建後不久就被民眾毀掉。

將軍祠

古道大字典JX001-梅關古道:可許山中置我,管領萬樹梅花

庾將軍祠在憩雲亭與梅關關口中間,相距古驛道西側數十米的一個較開闊的山坡上。庾將軍祠是紀念漢時俾將庾勝戍守梅嶺有功而建造的祀祠。庾將軍姓庾,名勝。漢元鼎五年(前112年)他隨樓船將軍楊樸在乎撫南越後,為鞏固南疆,他和兄弟兩人,統兵駐嶺北,築城大餘,戍兵梅嶺,因他排行老大,所以稱大庾。他死後,這裡的人民為紀念他的功德,築祠祭祀。大餘縣原名大庾,梅嶺稱庾嶺都是為了紀念庾勝將軍。

據傳,祠址是原來漢朝屯兵紮營的地方,1991年大餘縣人民政府選擇此地建將軍祠和朝漢臺。

關樓

古道大字典JX001-梅關古道:可許山中置我,管領萬樹梅花

梅關關樓地處梅嶺山巔,以“關隔斷南北天”的氣勢,聳立於梅嶺分水界上,故有“一步跨二省”之說。古時這裡原沒有關,先秦時梅嶺為楚之“櫪門”,又叫“南戒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這裡始設橫浦關。舊址在今雄餘公路上,人稱小梅關。今殘存的梅關關樓稱大梅關。它是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梅關始建於宋代嘉祜八年(1063年)。洞門內兩側牆留有閘門逢道和閂門洞眼,說明關門也重疊數層,真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敵”。城門上,南北二方都有石匾,南面石匾陰刻的是“南粵雄關”四個大字,未注落款。城門二側有聯曰:“梅止行人渴,關防暴客來”。系光緒癸未年閩汀李化題。北面城門上石碑刊刻的是“嶺南第一關”五個大字,落款是明萬曆南雄知府蔣傑書。東側是登關樓的惟一蹬道。西側3米,豎立有一塊赭紅色大石碑,上刻有“梅嶺”兩個大字,碑高2.7米,寬1.2米,清康熙年間知府書題,字剛勁有力。

雲封寺

古道大字典JX001-梅關古道:可許山中置我,管領萬樹梅花

雲封寺,又名掛角寺。原寺在關樓南坡,今六祖廟東對面的一空地上,寺內有張九齡、張弼塑像,故又叫張公祠,或稱“二張”祠,以紀念他倆開嶺、修驛道的功績。祠在“文革”中被毀,僅留下一塊塗湘過嶺的詩碑。雲封寺有聯雲:驛使暫停花下騎,寺門深掩嶺頭雲。今日雲封寺已移於嶺北山麓下、古驛道旁(山佛家信徒捐建)。掛角寺有聯日:

掛角何時,偶為嶺上主人,猶想像千秋風度;

舉頭欲問,可許山中置我,試管領萬樹梅花。

山中藏古寺,門外盡勞人。

—大庾嶺上雲封寺(掛角寺)寺門聯。

驛使暫停花下騎,寺門深掩嶺頭雲。

—大庾嶺上雲封寺(掛角寺)寺門聯。

特色

冬日梅景

古道大字典JX001-梅關古道:可許山中置我,管領萬樹梅花

梅嶺梅樹眾多。一入嚴冬,紅白梅花擁滿驛道,點點飛紅,妍態迷人,朵朵銀裝,與雪爭白。嶺南嶺北梅花又各不相同,南枝花落北枝始開,自古稱異。

梅文化

古道大字典JX001-梅關古道:可許山中置我,管領萬樹梅花

為吟賞這獨特的景觀,梅嶺南北陸續建起寄梅驛、紅梅鋪、憩雲亭、望格閣、通越亭、雲封寺、六祖廟等樓臺亭閣。許多文苑名宦中路過梅嶺時,都見景生情,吟詩作賦,刻石題碑,為這條繁榮的古驛道添彩增輝。南朝陸凱,路過梅嶺時,適逢寒梅盛開,即興賦詩一首:“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這是描繪梅嶺最早的一首詠梅詩。北宋時,蘇軾貶官海南,路過大庚,欣見嶺上紅梅怒放,觸景生情,吟詠《庚嶺紅梅》詩一首:“梅花開盡雜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紅雨熟黃梅。”據統計,僅《大庚縣誌藝文》中,就收輯張九齡、宋之問、劉長卿、沈期、蘇軾、張九成、文天祥、聶古枯、湯顯祖、戚繼光、解縉、戴衢亭、袁枚等歷代名人的傳世佳作二百餘首,構成了梅關古驛道清香不絕的梅文化。

關於我們

古道大字典JX001-梅關古道:可許山中置我,管領萬樹梅花

古道網

古道網,是以“古道保護與發展協會”為依託的垂直資訊類門戶網站。古道網號召並組織古道相關的政府、學術機構、愛好者共同發現、修繕、保護古道;幫助並引導人們真實瞭解古道歷史,傳播古道文化;同時古道網整合古道相關的商業、旅遊、文化、戶外活動資源,尋找古道與現代社會的共融點,通過別具一格的古道遊、戶外賽事等形式。

古道大字典

古道大字典是古道網依建立的古道資料庫。其中收集整合了所有現存古道資料及信息,提供用戶精確精準的古道歷史人文資料。旨在保護已經或正在消失的古道,發揚古道文化。

古道保護與發展協會

古道保護與發展協會(APPDA)專注於古道內容的深度考察及歸類整理,形成系統性的古道大詞典、古道大地圖,收集古道歷史文物,建立古道博物館,以供研究查閱及展示古道歷史風貌。提供主題性古道文化研究與諮詢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