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什麼時間吃雞蛋最好?

j江麗

一天應該吃幾個雞蛋?

從營養學的觀點看,為了保證滿足機體需要,又不致營養過剩,在一般情況下:

[老年人]:每天吃1~2個比較好。

[青年和中年人]: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的,每天吃2個雞蛋也比較合適;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營養多的每天可吃2~3個雞蛋。

[少年和兒童]:由於長身體,代謝快,每天也可吃2~3個。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吃才健康?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

  

煮蛋的消化率為99.7%,攤蛋為98%,炒蛋為97%,蒸蛋為92.5%,油炸為81.1%,生吃為30-50%。

  

除此之外,不同烹調技術對雞蛋所含有的營養物質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 ◆

3款雞蛋早餐,簡單易學

-南瓜雞蛋軟餅-

難度指數:★

營養指數:★★★★★

推薦搭配:牛奶+香蕉+紅棗+杏仁

用料

主料:麵粉150克;南瓜300克;雞蛋1個;清水120克

輔料:鹽4克;食用油2克;胡椒粉1克

做法

1.準備好原料:南瓜、雞蛋、麵粉

2.南瓜去皮洗淨,用工具擦成細絲

3.將南瓜絲倒入麵粉中(如果南瓜水分多,不要浪費喲,一起倒進去),攪拌一下

4.雞蛋磕開,打散(用的是剛才裝南瓜絲的碗)

5.倒入麵糊中,攪拌均勻

6.清水倒入麵糊中,攪拌均勻成稍微稀一些的麵糊

7.麵糊中加入胡椒粉和鹽

8.攪拌均勻,拌好的麵糊稍微有些稀

9.鍋內少許油,油熱。舀一勺麵糊倒入鍋中,轉動鍋子,讓麵糊均勻的鋪在鍋底,小火烙制

10.慢慢地,餅的兩面凝固成形

11.翻面,再烙半分鐘左右,就可以取出了。餘下的麵糊同上烙熟


美食傑官方

說起一天中什麼時候吃雞蛋,個人有各法,壹周君倒是覺得,早餐既然重要,就把一天中最想吃的食物都放在早餐吃,因為壹周君晚餐吃得比較少,不想給腸胃那麼多負擔。

其實,壹周君記得24節氣中,立夏這一天,是要吃雞蛋的,而且雞蛋還要立起來,壹周君小時候最喜歡做這個遊戲,居然還成功了。後來老師告訴壹周君成功的奧秘,原來立夏這一天,南北半球的晝夜時間相同。不過其實壹周君熱愛這個遊戲的原因,是因為喜歡吃雞蛋,的確,雞蛋烹調方便,營養豐富,是一年四季大家補充營養的好東西。關鍵,它還便宜,性價比特高。

一直以來,如何吃雞蛋,大家都有不同說法,有的贊成生吃,認為營養保留全面。有的說不能是蛋黃,膽固醇比較高。有的說,必須蒸著吃,因為不容易上火也容易消化。

其實,關於一定要如何吃才能保留雞蛋所有的營養元素,這個一直也沒有一個權威的研究數據調查顯示,除非你一定要油炸,油煎,可能會有少量營養元素流失,其他煮、蒸、快炒等烹飪方式,沒有什麼特別的流失。

倒是有科學數據表明,雞蛋裡含有的豐富的不飽和肪酸,這種物質最害怕的是氧化,如果你整顆雞蛋烹飪,就不會遇到這個氧化的問題。

再來說蛋黃,雖然有膽固醇,但是也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除非你是重度血脂高患者,要忌口,普通人對蛋黃真的不必害怕,失去了吃蛋黃的幸福感,壹周君覺得濃郁的蛋黃才是雞蛋的精華所在呀。

至於蛋黃怎麼吃,有研究說,最好是半凝固狀態的蛋黃食用比較好,這個狀態,既不會有營養素的損失,蛋白質又保證了吸收率,所以,煮成溏心蛋比較好。


武漢壹周

雞蛋最營養的烹飪方法: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衝蛋為92.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嚥,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鬆解,極易被兒童消化吸收。 注意:茶葉蛋應少吃,因為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 二,按人體的新陳代謝來說,早上吃雞蛋是最好的吸收的,但是運動前後也可以吃,最好是隻吃雞蛋白來補充。晚上的話,人都休息了,各個機能相對都緩慢了,在吃東西恐怕會長胖。而且雞蛋一般不建議多吃,一天1-2個為宜。要補充蛋白質還可以多吃一些豆製品瘦肉和奶類,這些也是很好的優質蛋白質來源。


醫格

雞蛋堪稱完美的食物,一天當中什麼時間吃雞蛋都是好的。我會推薦早上吃,原因很簡單早上時間匆忙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準備早餐相對吃的會差一些。如果在原本單調的早餐加入煮雞蛋或蒸蛋羹不僅增加營養還能延緩飢餓的速度,保證我們一上午的能量和精力。

雞蛋是最好的蛋白質

1.氨基酸種類全: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氨基酸這顆小小的雞蛋全佔了。

2.氨基酸評分高:模式非常接近於人,生物價高可達94是其他食物蛋白質的1.4倍。

3.雞蛋所含蛋白質高達12%,且是優質蛋白。

維生素種類齊全

含有多種維生素,品種比較全面。含有維生素B族、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和微量的維生素C。但是不同的烹飪方法會造成雞蛋的維生素不同損失,煎雞蛋和烤雞蛋

更易吸收

雞蛋中所含的脂肪,雞蛋中所含的脂肪將來是要變成小雞大腦的是以磷脂、膽鹼、膽固醇和必需 脂肪酸的形式存在,且呈乳化狀。相對於豬肉這類紅肉,更易吸收。維生素B1和B2損失率分別是15%和20%,葉酸損失最大,高達65%,而煮雞蛋和蒸蛋羹幾乎不引起雞蛋維生素損失。

需要注意是雞蛋雖好,但並不是越多越好。

血脂、血糖正常的健康人每天1個雞蛋為宜一週7個.

這麼好營養的食物,為什麼不可以多吃些呢?那是因為雞蛋的膽固醇。一個雞蛋的膽固醇200多克。對於健康人每天吃1-2個雞蛋,對血清膽固醇並沒有影響。但對於一些代謝性疾病的人群來說,這個食物中的膽固醇就會影響到血脂的代謝。建議每週3-4個適宜。對於一些產婦(泌乳)、或是健身的人考慮營養素每天可以額外增加1個,每天可以吃2個雞蛋,一週14個雞蛋。另外吃太多雞蛋不利於我們每天的膳食平衡也會造成蛋白質的的浪費還增加了腎臟代謝的負擔。

雞蛋保存小貼士

1.雞蛋買回來後的存放也非常重要,雞蛋買回來後必須放進冰箱。2016-新版膳食指南中指出,雞蛋冰箱1天相當於室溫7天。新鮮的雞蛋是一種有有生命的物質,需要不停的通過氣孔進行呼吸,所以具有吸收異味的性質。因此存放的時候不要和有不良氣味的食物(如大蒜、洋蔥)混合存放,這樣會影響風味。

2.雞蛋不要水洗,更容易汙染不易存放,髒的地方可以用海綿擦拭表面。


愛下廚的吃貨營養師

1、雞蛋的營養價值:

每百克雞蛋含蛋白質12~15克,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而且雞蛋最重要的特點是所含蛋白質與人體蛋白的組成極為近似;每百克雞蛋含脂肪11~15克,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固醇類以及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

2、雞蛋吃法多種多樣:

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衝蛋為92.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鬆解,極易被兒童消化吸收。

3、雞蛋的食用時間:

最佳時間是放在早餐,煮雞蛋一個,同時與其他食物搭配;其次,也可以放在其他餐次,如做蔬菜雞蛋湯等,跟其他食物搭配,保證均衡營養。


雞蛋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食物,是人類最好的營養來源之一。雞蛋中不僅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而且更含有高生物價值的蛋白質。對人類而言,雞蛋的蛋白質品質僅次於母乳。雞蛋中富含的營養物質都是人體生長髮育不可或缺的,對於修復人體組織、形成新的組織、消耗能量和參與複雜的新陳代謝及其重要。那一天中什麼時間吃雞蛋最好呢?

大部分觀點認同的答案是:每天早上吃雞蛋最好。“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每天上午是人體的新陳代謝速率最快的時段,也是一個人精力最充沛的時段。所以每天早飯一定要吃好,上午才能有較高的工作或學習效率。早上補充的營養非雞蛋莫屬了,可以將雞蛋做成蛋糕、蒸做成雞蛋羹、攤雞蛋餅等等,用很少的油,但是能讓身體獲取最高質量的蛋白質營養。

但是有營養學家提出,雞蛋中的蛋黃富含膽固醇,屬於高膽固醇類食物,雖然雞蛋非常有營養價值,但也應該要控制攝入量,否則可能會導致高血脂。

專家建議,必須把每日的膽固醇攝入量控制在300毫克以下。所以一般情況下健康成年人每天吃一個雞蛋就足夠了;孕婦、哺乳期女性及身體虛弱者每天可吃2-3個雞蛋,不宜再多吃。雞蛋並不是吃的越多越好,若過多吃雞蛋,不但可能引起高膽固醇血癥,而且還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食慾不振、便秘等現象。


家庭醫生在線

一天中早晨吃雞蛋,我認為是最好的。



雞蛋的營養價值很高,但是吃雞蛋我們也得吃對。


早上不要空腹吃雞蛋,吃雞蛋之前呢,最好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比如麵包、饅頭。因為空腹吃雞蛋,蛋白質會被直接分解成糖類供給身體所需的能量,這樣不利於蛋白質的吸收。


早晨吃雞蛋的好處很多:

1、提高記憶力,使注意力更集中。

2、提高警覺性,雞蛋中富含酪氨酸,具有提高人的警覺性的作用。所以,對於開車的人來說,早餐吃個雞蛋有利於安全駕駛。

3、保護視力:蛋黃中的兩種抗氧化物質(葉黃素和玉米黃素),能保護眼睛不受紫外線傷害。所以,早上吃個雞蛋,對用眼過度的辦公人群也是很有好處的。

4、補充優質蛋白質:蛋白質對我們人體來說,太重要了。雞蛋是含蛋白質極為豐富的食物之一,且來源供應充足,餵養小兒極為方便。雞蛋中的蛋白質含有多種供人體生長髮育的“必須氨基酸”,蛋黃中還含有較多的磷脂和膽固醇,維生素A、D、B1、B。等,以及鐵、磷、硫等礦物質含量也比較多,故非常適用於幼兒食用。

煮雞蛋營養全、油脂少。很多人喜歡在早餐中吃個煎雞蛋,覺得外焦裡嫩,口感很好。但專家表示,煎炸過程中,雞蛋的營養成分有很大破壞,且過多的油脂攝入也不利於健康。所以健康且營養的早餐雞蛋吃法,還是煮著吃或者在麵湯裡“臥”個雞蛋。番茄、青椒是最佳搭配。

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衝蛋為92.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嚥,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


不過,對兒童和老年人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分解,極易被消化吸收。



建議老人每天吃1個雞蛋。雞蛋中的膽固醇一直人們有所顧慮的,專家特別提醒,1個雞蛋中含膽固醇達300毫克左右,達到了普通成年人的每天攝入量。所以針對不同人群的營養需求,雞蛋的食用量要有所不同。兒童、孕婦、乳母和運動量大的人,對蛋白質的需求量高於常人,可以每天吃1—2個雞蛋。正常的成年人、老年人,每天吃1個雞蛋即可。血脂異常患者或肥胖的人,建議每週吃2—4個雞蛋比較合適,避免攝入過多的膽固醇。


羅小青

早上空腹吃雞蛋好嗎?

早上空腹最好先吃點麵包,饅頭充飢,然後進食蛋白質,這樣有利於氨基酸吸收利用不會浪費,空腹吃雞蛋,由於一夜下來很餓,蛋白質會被直接分解成糖類供給身體所需的能量,不利於蛋白質的吸收。

早餐吃雞蛋有什麼好處

1、提高記憶力

雞蛋中豐富的膽鹼,是合成大腦神經遞質——乙酰膽鹼的必要物質,同時也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有助於提高記憶力,使注意力更集中。

2、提高警覺性

雞蛋中富含酪氨酸,它對提高人的警覺性具有重要作用,從而讓人更迅速地做出反應。

因此,對開車族來說,早餐吃雞蛋更有助於安全駕駛。

3、保護視力

蛋黃中的兩種抗氧化物質——葉黃素和玉米黃素,能保護眼睛不受紫外線傷害。它們還有助於減少患白內障的風險。早上吃個雞蛋,對用眼過度的電腦族也大有益處。

4、補充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與粥和麵包等食物相比,雞蛋中蛋白質的氨基酸構成更好,其必需氨基酸組成與人體基本相似,生物學價值也是所有食品中的佼佼者。另外,雞蛋中蛋白質的吸收利用率也比粥和麵包等食物高。

5、增加飽腹感

雞蛋不僅能為機體提供充足的蛋白質,還可延緩胃的排空速度,延長餐後的飽腹感。

研究表明,吃含有雞蛋的早餐,能使人飽腹感增加,同時,雞蛋中的蛋白質和脂肪能提供持續平穩的能量,讓肚子飽的時間更長。

6、有助減肥

早餐吃雞蛋,能降低午餐以及一整天的熱量攝入,起到控制體重的作用。有研究顯示,與早餐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人相比,早餐吃雞蛋的人體重多減了56%,並且他們的精力也更充沛。

雞蛋有“全營養食品”的稱號,但錯誤搭配不僅不能補充營養,還會傷身!那麼雞蛋不能和什麼一起吃呢?雞蛋的剋星可真不少,下面為您介紹與雞蛋相剋的食物。

  1、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喝豆漿  

  每天早晨,做媽媽的都會為孩子精心準備早餐。希望孩子可以在清晨得到充足的營養。所以很多媽媽都會在豆漿中打入雞蛋花。或者在孩子吃完雞蛋後讓孩子用豆漿解渴。其實,單獨飲用有很強滋補作用的豆漿含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它與蛋清中的卵鬆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

2、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吃鱉肉

  雞蛋還有很多禁忌,因為平時比較少去可以搭配而鮮為人知。比如,吃完雞蛋後吃鱉肉也會導致食物中毒。而鱉肉本身性滋膩,患有感冒或體內寒溼的人一般都不要吃。加上它性鹹平,孕婦跟剛剛生完BB後消化系統不好的人都不能吃。

  

  3、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吃消炎藥

  雞蛋富含蛋白質,炎症發作時要特別注意蛋白質的攝入。所以當炎症發作時,切記不要在吃雞蛋後吃藥。特別是消化道疾病,有腹瀉症狀的,更加不能吃雞蛋。因為雞蛋含蛋白質多,會加重胃腸負擔,相對對藥效有影響,特別是脂肪瀉。如果是其它炎症,如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等,從西醫角度來說是沒有多大影響的。

  

  4、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吃鵝肉、兔肉  

  雞蛋還不能與兔肉、鵝肉等肉類一起吃。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雞蛋同兔肉食成洩痢。"那是因為兔肉性味甘寒酸冷,而雞蛋甘平微寒,二者都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共食會發生反應,刺激腸胃道,引起腹瀉。

  

  5、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吃柿子  

  吃完雞蛋後吃柿子輕則會得食物中毒,總則會導致急性腸胃炎還有肺結石。一般而言,這兩種食物同時吃會導致以上吐、下瀉、腹痛為主的急性胃腸炎症狀。所以如果服用時間在1~2小時內,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鹽20g加開水200ml溶化,冷卻後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幾次,迅速促進嘔吐。或者可用鮮生薑搗碎取汁用溫水沖服。如果服用時間較長,儘快服用些瀉藥將有毒物質排除體內。

  

  6、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飲茶

  有很多人喜歡在吃完雞蛋後用茶水解膩。特別是那些喜歡喝早茶醒神的人。但是這個時候,其實你忽略了一點,就是吃完雞蛋後喝茶會有害健康。因為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與蛋白質合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腸道蠕動減慢,延長了糞便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還增加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被人體吸收的可能性,危害人體健康。

  

  7、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吃糖  

  很多地方有吃糖水荷包蛋的習慣,其實,那會使雞蛋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賴氨酸的結合物。而這種物質不易被人體吸收,所以會對健康會產生不良作用。

雞蛋不同吃法吸收也不同!

煮雞蛋營養全、油脂少。很多人喜歡在早餐中吃個煎雞蛋,覺得外焦裡嫩,口感很好。但專家表示,煎炸過程中,雞蛋的營養成分有很大破壞,且過多的油脂攝入也不利於健康。所以健康且營養的早餐雞蛋吃法,還是煮著吃或者在麵湯裡“臥”個雞蛋。番茄、青椒是最佳搭配。

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衝蛋為92.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嚥,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

不過,對兒童和老年人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分解,極易被消化吸收。

建議老人每天吃1個雞蛋。雞蛋中的膽固醇一直人們有所顧慮的,專家特別提醒,1個雞蛋中含膽固醇達300毫克左右,達到了普通成年人的每天攝入量。所以針對不同人群的營養需求,雞蛋的食用量要有所不同。兒童、孕婦、乳母和運動量大的人,對蛋白質的需求量高於常人,可以每天吃1—2個雞蛋。正常的成年人、老年人,每天吃1個雞蛋即可。血脂異常患者或肥胖的人,建議每週吃2—4個雞蛋比較合適,避免攝入過多的膽固醇。

注意了,吃雞蛋千萬別犯8個錯!

  1、大火炒雞蛋。

大火快炒很容易將雞蛋炒糊,並且導致其口感發硬。炒雞蛋最好用中低檔火輕輕翻炒,這樣炒出的雞蛋就不會老,口感也更柔滑。

  2、煎蛋餅前使勁攪蛋液。

使勁攪蛋液煎出的蛋餅口感偏硬。攪蛋液不需要用太大力氣,如果攪時加點水或奶油,煎出的蛋餅不容易糊鍋,還鬆軟可口。

  3、使用鐵鍋。

用不粘鍋做雞蛋菜餚比用不鏽鋼鍋或鐵鍋更好。原因很簡單,雞蛋一旦粘鍋就容易變糊。

  4、用碗或灶臺邊緣敲破雞蛋。

選擇乾淨的灶臺臺面等平面(而非碗邊)敲破雞蛋,可以防止碎蛋殼落入碗中,造成汙染,同時也避免了撈碎蛋殼帶出蛋液造成浪費。

  5、沸水煮雞蛋。

儘量不要將雞蛋放入沸水中煮,否則不但造成蛋殼破裂,蛋液流出,而且容易燙傷手指。正確的做法是,雞蛋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後微火煮3分鐘,停火後再浸泡5分鐘。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

  6、用雞蛋做菜時,最後才放調料。

對炒雞蛋和煎蛋餅而言,攪蛋液時或快入鍋前,就該加入鹽和胡椒等調料,確保調味均勻。

7、等熟雞蛋自然冷卻後剝殼。

這樣剝殼不但費時費力,還容易讓蛋白留在蛋殼上,造成浪費。省時省力又不浪費的做法是,煮好的雞蛋撈出來後馬上放入冷水,感覺不燙手時,儘快剝殼。

8、煮荷包蛋時加鹽。

煮荷包蛋時,只需在熱水(不燒開)中加少許醋(而非食鹽)。煮3~4分鐘後,即可將雞蛋撈出,這樣煮出的荷包蛋口感更嫩。

雞蛋豆漿不同吃 雞蛋鮮為人知三大禁忌

雞蛋不可以跟味精一起煮,相信很多主婦都已經知曉。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雞蛋跟以下三種食物也不能一起吃!快來看看吧!

1、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吃糖

2、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喝豆漿

每天早晨,做媽媽的都會為孩子精心準備早餐。希望孩子可以在清晨得到充足的營養。所以很多媽媽都會在豆漿中打入雞蛋花。或者在孩子吃完雞蛋後讓孩子用豆漿解渴。其實,單獨飲用有很強滋補作用的豆漿含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它與蛋清中的卵鬆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

3、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吃鵝肉、兔肉

雞蛋還不能與兔肉、鵝肉等肉類一起吃。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雞蛋同兔肉食成洩痢。"那是因為兔肉性味甘寒酸冷,而雞蛋甘平微寒,二者都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共食會發生反應,刺激腸胃道,引起腹瀉。


藍色星球

1.雞蛋怎麼吃最營養?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衝蛋為92.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嚥,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



  注意:茶葉蛋應少吃,因為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會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

  2.不同年齡段的人吃雞蛋的方法有不同嗎?

  雖然煮雞蛋最營養,但對消化功能沒有完善的兒童來說,煮雞蛋比較不易消化。

  對嬰兒來說最好是吃煮雞蛋中的蛋黃,將之碾成粉末,加水或奶食用。

  就孩子而言,雞蛋的做法要多樣、口味要多變才能引起他們的食慾。

  對低齡幼兒來說可以吃蒸雞蛋羹、蛋花湯、水潑蛋和煎荷包蛋。需要食用流質飲食時,可用牛奶或豆漿衝蛋花。

  稍大的兒童可以食用炒雞蛋、蛋餃、金鉤千層卷、蟹粉蛋等。


  3.煮雞蛋要注意什麼?

  煮雞蛋是常用的吃法之一,但若煮不得法,往往會使蛋清熟而蛋黃不熟;或煮過頭了,把雞蛋煮得開了花,蛋白蛋黃都很硬,這樣都不利於消化吸收。

  正確的煮法是將雞蛋於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後微火煮2分鐘。停火後再浸泡5分鐘,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

  據營養學家介紹,不同煮沸時間的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是有差異:“3分鐘雞蛋”是微熟雞蛋,最容易消化,約需1小時30分鐘;“5分鐘”雞蛋“是半熟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人體內消化要3小時15分。

  “5分鐘雞蛋”不僅軟嫩、蛋香味濃,而且有益人體營養。美國醫學界曾發表研究報告,24名成人每日吃兩個半熟蛋,6個星期後血脂並沒有上升,對人體有益的好膽固醇(HDL)反增加10%。


  4.雞蛋一天吃多少最好?

  雞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過多,可導致代謝產物增多,同時也增加腎臟的負擔,一般來說,孩子和老人每天一個,青少年及成人每天兩個比較適宜。

  5.雞蛋到底有哪些營養物質?

  蛋白質

  雞蛋含豐富的優質蛋白,每百克雞蛋含12.7克蛋白質,兩隻雞蛋所含的蛋白質大致相當於3兩魚或瘦肉的蛋白質。雞蛋蛋白質的消化率在牛奶、豬肉、牛肉和大米中也最高。

  雞蛋中蛋氨酸含量特別豐富,而穀類和豆類都缺乏這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將雞蛋與穀類或豆類食品混合食用,能提高後兩者的生物利用率。

  脂肪

  雞蛋每百克含脂肪11.6克,大多集中在蛋黃中,以不飽和脂肪酸為多,脂肪呈乳融狀,易被人體吸收。

  其他微營養素

  雞蛋還有其它重要的微營養素,如鉀、鈉、鎂、磷,特別是蛋黃中的鐵質達7毫克/100克。嬰兒食用蛋類,可以補充奶類中鐵的匱乏。蛋中的磷很豐富,但鈣相對不足,所以,將奶類與雞蛋共同餵養嬰兒就可營養互補。雞蛋中維生素A、B2、B6、D、E及生物素的含量也很豐富,特別是蛋黃中,維生素A、D和E與脂肪溶解容易被機體吸收利用。不過,雞蛋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較少,應注意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配合食用。
6.蛋白和蛋黃誰更有營養?

  蛋黃和蛋白的蛋白質都是優質蛋白,消化率都很高。但是,蛋黃與蛋白的其它營養成分有較大差異,蛋白以卵清蛋白為主;蛋黃除了含豐富的卵黃磷蛋白外,還含有豐富的脂肪和、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別是鐵、磷以及維生素A、D、E和B族含量豐富。


美拍V


早飯時間,七點到九點吃雞蛋最好吧。俗話說:一天之際在於晨,一年之際在於春。早上的餐點要吃的像皇帝。

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這是很好的搭配,有助於身體健康。


為什麼說早飯吃雞蛋比較好呢?那是因為雞蛋屬於高蛋白物質,早晨的時候正是要補充蛋白質的時候。早晨吃好了,一天的工作、學習、生活才更有精力好好對待,一天一個雞蛋,營養均衡保障。


雞蛋的吃法多種多樣,白水煮蛋,荷包蛋,煎蛋等等,滋味兒不盡相同。而且雞蛋還是很好的配菜,幾乎家家戶戶都不會離了雞蛋。

早飯吃一個雞蛋,在配些主食和菜,最起碼臨近中午時,不會有太明顯的飢餓感,雞蛋營養價值也是比較高的。


還有就是雞蛋比較便宜,咱平常人家吃不起燕窩,人參,鮑魚,最起碼吃個雞蛋還是吃的起的。

太專業的我也不知道,個人認為雞蛋在早飯的時候吃比較好,能夠很好的讓身體吸收,發揮它的最大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