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清朝要收復自唐代以來中央王朝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黎小魚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明確。因為在當時的西域地區一個雄心勃勃的國家也在崛起,與當時正在蒸蒸日上的清帝國構成了競爭關係,那就是雄踞漠西的準噶爾汗國,永遠消除來自西部的巨大威脅,鞏固大一統,是清政府收復西域的最大動力,舍此無他。

第一、想讓準噶爾汗國和清朝和平相處那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準噶爾汗國其野心非常之大,嚴重威脅到了清政權的統治。

在噶爾丹時期就有過東進消滅清朝,“奪取黃河為馬槽”的“雄心壯志”。康熙二十九年,噶爾丹奪取了喀爾喀蒙古居住的漠北之地,迫使喀爾喀部南遷,其後以追擊喀爾喀部為名,繼續向東進攻,一直到達距離京師七百里的烏蘭布通,清京師震動而戒嚴,如果說噶爾丹此時此刻沒有滅亡清朝的想法,那就是騙鬼了。

準噶爾遂乘勝長驅而南,深入烏闌布通,距京師七百里。

而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在成為準噶爾部的領袖後,隨著其部落實力的強大,又開始有了大膽的想法,意圖吞併西藏和青海,又成了清廷在西部的一大威脅。而其子噶爾丹策零在雍正九年於和通泊重創清軍後,又與雍正十年親率大軍東出,幸有喀爾喀策凌親王率三音諾顏部奮力抗力,才化險為夷。


所以,在清政府眼裡,滅亡準噶爾部是第一要務,容不得半點懈怠,就像某電影說的“你不死,我睡不著覺啊!”

二、西域準噶爾汗國的存在還嚴重威脅到了清朝的宗教民族政策。

清朝早在未入關前就認識到黃教對控制蒙古有著巨大的作用,對這一點皇太極表達的是相當明確的。

太宗諭諸貝勒曰:“蒙古諸貝勒舍其本國之語、名號,俱學剌嘛,致國勢衰微,當以為戒。”

大漠南北及西北地區的蒙古人都信奉黃教,清朝向來利用其作為統治、聯絡蒙古人的工具,所謂“黃教服,而準、蒙之番民皆服”


所以,對清朝來說加強對西藏地區的控制顯得極為重要,而準噶爾汗國則不斷和清廷爭奪西藏,這對清朝構成了威脅,對其統治大為不利,這也構成了清政府必滅準噶爾的原因。

第三、阿睦爾撒納之亂準噶爾各部復叛清廷讓乾隆皇帝看到了直接控制西域的必要性。

在乾隆二十年消滅準噶爾汗國後,乾隆皇帝仍然想讓西域一帶進行羈縻統治,重建衛拉特四部,使其互相牽制。

自綽羅斯渾臺吉汗強盛伊犁,始為四部盟長,抗衡中國者數世,上欲俟事定,仍眾建而分其力。

但是阿睦爾撒納牽頭準噶爾各部叛亂後,乾隆皇帝徹底對厄魯特蒙古放棄了幻想,在叛亂平定後決定直接將新疆置於中央控制之下。

以上三點就是清朝為何要將西域收復的原因。


論史

元朝時期,統治新疆(西域)的政權是察合臺汗國,它佔據了新疆大部分地區,只有東疆一帶才是元朝的領地。等到元朝滅亡以後,由察合臺汗國分裂而出的東察合臺汗國逐漸蠶食了元朝在東疆的殘餘領土,直接與明朝版圖接壤。明太祖朱元璋對於恢復漢唐時期的西域都護府(新疆)並不感興趣,他只是在1387年派遣大將鄧愈出兵青海,招降了吐蕃,並沒有制定征討整個新疆的方略。筆者認為明朝不重視西域地區(新疆)的原因主要有2點:

第一、漢唐時期的絲綢之路已經斷絕多年,西域地區帶來的經濟效益有限。明朝不願意耗費巨大的財力出兵西域。

第二、明朝主要的敵人是漠北的蒙古各部,新疆地區(東察合臺汗國)對明朝構不成太大威脅。明朝全力防禦北方,無暇西顧。

明朝極盛形勢圖


明朝末年形勢圖

明朝末年時,蒙古分為漠北、漠南、漠西三大蒙古勢力。準噶爾部落、和碩特部落都是屬於漠西蒙古的部落。它們遠離中原腹地,遊牧於新疆、青海地區。其中,準噶爾部發展得最為壯大,變成了強大的準噶爾汗國;和碩特部演變為了統治青藏、青海地區的和碩特汗國。三大蒙古之中,漠南蒙古已經被清朝兼併,漠北蒙古也在名義上對清朝稱臣,只有龐大的漠西蒙古各部遊離於清朝統治之外,各自為政。清朝康熙年間,受到沙俄煽動的準噶爾汗國與清朝敵對,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從康熙年間起,清朝不斷對西北、西南用兵。西北重兵的重點就是從甘肅、青海、內蒙抽兵攻擊新疆地區的準噶爾汗國;西南用兵的重點就是打擊吳三桂等藩王勢力。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君主不斷往新疆(西域)用兵,才最終消滅了準噶爾汗國。乾隆年間,清朝將天山南北一帶改名為新疆,意為“新開闢的疆土”。

清朝收復新疆(一)

清朝收復新疆(二)


清朝收復新疆(三)

清朝佔領新疆的時候,距離唐朝安西都護府的淪陷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之久。筆者認為清朝之所以熱衷於收復新疆,有以下三個原因:

1、佔據著新疆的準噶爾汗國已經對清王朝構成了致命的威脅,清王朝擔心準噶爾汗國與沙俄勾結起來,形成更大的隱患。

2、清朝已經瓦解了漠南、漠北蒙古,北面沒有了像樣的威脅,可以騰出手來往西北擴張,不像明朝那樣因為受到漠北制約而投鼠忌器。

3、清朝的祖先建州女真(滿族)原本是驍勇的漁獵民族,骨子中的擴張慾望要高於傳統的農耕民族。

清朝最大版圖(1820年)

小結:從漢宣帝劉洵建立西域都護府(公元前60年),標誌著新疆正式歸屬中國開始,一直到清朝乾隆24年(公元1759年),愛新覺羅·弘曆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再次將新疆歸屬於中國為止,時間跨度長達1800多年。在這段時間裡,如果中原王朝強盛,則必會出兵河西,佔據西域(新疆);如果中原衰弱,則由新疆自治(高昌回鶻、西遼、察合臺汗國)。可以說,乾隆皇帝平定新疆的事蹟為我國這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中外歷史

新疆,故土新歸的意思。

公元808年,大唐的安西都護府徹底淪陷於吐蕃之手。

從此,歷經宋元明三代,中原王朝始終未能將西域納入版圖。

直至公元1757年,乾隆平定西域,定名為新疆。


近千年的時間,那麼清朝為什麼一定要收復西域呢?

這要從公元1635年說起,這一年大蒙古國最後一任大汗林丹汗被皇太極擊敗,從此清朝繼承了蒙古大汗的汗位,從此一統蒙古便成了清朝統一天下的一部分。

但是,此時的蒙古分為三部分: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林丹汗直接統治的只是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並不承認清朝的汗位,於是戰爭不可避免。



公元1691年,康熙與蒙古諸部多倫會盟,此後漠南和漠北蒙古同歸清朝管轄。

而漠西蒙古――準噶爾並沒有臣服,準噶爾汗國的主要地盤就是新疆。

從公元1690年至公元1757年,清朝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終於滅準噶爾汗國,一統西域。

從此,蒙古三部全部歸清朝統治。


也就是說,大明在公元1368年建立後,蒙古北歸一直都存在,是清朝最終一統大明和蒙古(西藏也歸漠西蒙古),清朝不僅是中原的皇帝還是蒙古的大汗,這便是清朝一定要收復西域的原因。


心向青山

自大唐天寶的恆羅斯之戰後,唐王朝對西域的統治每況日下,唐朝的西域都護府,北亭都護府相繼被阿拉伯人佔領,而後的歷朝歷代雖然偶爾也能在西域佔據一席之地,但也都沒達到盛唐時期的地位。


清朝建立的初期,實行的是滿蒙一體,清朝的孝莊皇太后就是蒙古人,可以說蒙古族的支持是清政府能夠入關,能夠統一天下的支柱之一。


但是好景不長,康熙年來,清政府與準格爾開戰,準葛爾是蒙古族的一支,這種族一直想恢復成吉思汗時期的榮光,它對蒙古其他部落不多的蠶食,這就動搖了清朝的根基。所以康熙皇帝決定御駕親征,要把準葛爾消滅,300年前,蒙古滅金,300年後,絕不能讓蒙古滅後金。最終康熙將準葛爾消滅,西域地區又一次牢牢的抓到中央政權的手裡。



可以說,沒有清朝,我們中國的版圖不可能有現在這麼大。只可惜,後來的一些原因,讓中華民族陷入到生死存亡之中。


我我我

其實有很多的原因,清王朝立國的基礎就是滿蒙一體,蒙古各個部落和地區的人,財力,軍事支持,再加上蒙古高原的優勢,是清王朝統一中原的重要原因。



如果沒有蒙古,清王朝的兵力和人力無法控制中原,所以歷朝歷代的清王朝皇帝加強和蒙古的聯繫,甚至想法設法的滲透進蒙古各個地區的人和事。



所以,對於清朝,蒙古不能有失,就像葛爾丹,他們甚至想控制蒙古和西域奪取清王朝的統治,如果控制了,那麼不光後院起火,清朝也得回到原來的地區。



這也是不容允許的,所以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前仆後繼的派兵鎮壓西域各部落,這樣,才能保證他們一心一意的聽從清王朝。不然,漠西一日沒有安寧,清王朝也一日也活在不安中。

如果你們有更好的觀點請在評論區留言共同努力。

文/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


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

清朝時期的西域不同於唐朝時期的西域,清朝時期的西域指如今的新疆和西藏,清朝和唐朝都加強對西域的統治,但存在區別,清朝是出於文化上的認同感,唐朝僅為鞏固國家的穩定。

清朝立國時,明朝尚未滅亡,清朝的身份為滿蒙大汗,皇太極將“後金”改為“大清國”,“大清國”在蒙語的意思是“戰士之國”,而且“大清”滿文為“Daicing”,也是蒙文“Daicin”的藉詞,意思是“戰士”。

清朝的“八旗制”裡面包含有滿漢蒙,意思是滿漢蒙為一家,強化彼此的共同文化認可。而且清王朝重視滿蒙聯姻,也是為了加強蒙古對清朝的認可。唐朝建立西域都護府是為了防止西域動亂,穩定國家統治。

雖然清承明制,但順治帝在制定大清法律時,明確提出大清的法律根據是國制,參考明朝法律,這個國制就是滿清的蒙古習慣。

有一種說法,清朝雖然入主中原,但它畢竟還是草原帝國,這無關它的地理位置、生活習慣,而是它的文化認可,正所謂“滿蒙一家”。


五味社

為何清朝要收復自唐代以來中央王朝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這是因為自明末至清朝中期,西域出現了足以威脅中央王朝腹心、乃至京城安全的強大政權——準噶爾汗國,這是決定明清兩朝對西域態度的關鍵原因。

漢朝之所以成為第一個經營西域的中原王朝,是因為漢朝最初還沒有力量直取漠北一舉殲滅匈奴,先取西域,斷匈奴右臂,是正確策略。到了明朝,從朱元璋到朱棣,挾強大武力和中原王朝千年以來積累的對付漠北遊牧民族經驗,有能力一再對北元蒙古採取的是直搗巢穴,沒有多大必要如同漢武帝那樣採取平定西域、斷匈奴右臂的間接策略。

在此基礎上,鑑於西域經濟價值低下,其財政不能自給;且當時氣候比漢唐時期惡化許多,進一步加劇了該地區經濟價值問題;當時西域也不存在足以威脅中原腹心的強大政權(帖木兒帝國與嘉峪關還隔著很遠距離,且曇花一現),明朝前期諸帝沒有興趣收復西域。

然而,隨著準噶爾汗國崛起於明清之交,上述決策依據發生變化,噶爾丹率領的準噶爾大軍曾進逼直至距北京不過數百里的烏蘭布通,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與之鬥爭百年,一旦抓住機會,必然要追求根除後患,徹底滅亡準噶爾汗國,拿下西域。

其次,清朝統治者始終擔心漢族人民反抗、推翻其政權,採取聯合蒙古、共制漢人的策略。拿下西域並作為八旗軍事統治地,可望擴大聯合扼制漢人的陣營。


(清代今新疆地圖,圖中可見,今日東疆直至烏魯木齊屬於甘肅省,伊犁及南疆合稱“甘肅新疆”)


最後,安史之亂後漢族政權、漢語漢文、中原政制曾長期存在於南疆,這些聯繫對於後來清朝平定並管理西域有很大助益。

“自唐代以來中央王朝失去西域近千年”——嚴格說來,這個表述本身並不準確。安史之亂之後,安西、北庭兩都護府及河西走廊邊防軍精銳主力盡數東調參加平叛戰爭,吐蕃趁虛而入,中央王朝從此對西域地區喪失直接行政管轄權近千年之久。但這並不意味著安西、北庭兩都護府淪陷之後西域地區就沒有漢族政權和漢族居民,相反,在此期間,高度漢化、使用漢語文和唐朝政制的于闐李氏政權依然長期存在發展,轄地橫跨千里,而且始終心向中原,在唐朝後期與河西走廊歸義軍政權、在五代十國時期和北宋時期都與中原王朝建立保持著比較密切的聯繫。

五代十國的後晉時期,于闐王李聖天以藩屬身份派遣使臣馬繼榮入貢,晉朝向于闐派遣張匡鄴、高居誨率領的使團出使于闐,冊封李聖天為“大寶于闐國王”,得到于闐王李聖天的熱情款待。根據高居誨等人的記載,當地從黎民百姓到國王李聖天,衣著均與中原無異,建築民風一派中州景象,都城宮殿皆向東開,名曰“金冊殿”,有樓叫“七風樓”……。此後,于闐又數次向中原朝廷派遣使臣入貢。北宋建立之後,于闐又與宋朝建立了密切的關係,使臣往來頻繁。在此期間,于闐被中亞、西亞諸國視為“中國”之代表,當時中亞、西亞國家頗有些君主娶了“中國公主”,就是于闐王室女子,而不是中原王朝皇帝的公主。直到北宋中後期,于闐王國才在喀喇汗朝及其阿拉伯、波斯等僱傭軍的攻擊下亡國。


(莫高窟第98窟于闐國王李聖天及夫人曹氏供養人像,上圖為臨摹本,下圖為原本)


遼國滅亡之後,翰林出身的耶律大石率領軍民西遷,卡特萬之役以少勝多擊敗塞爾柱突厥帝國素丹桑迦率領的十萬穆斯林聯軍,在西域建立疆域遼闊的西遼王朝,這個王朝也是實行中原政制、以漢文為官方文字的。

……


梅新育

清朝對於新疆的治理始於1755年,清朝先後平定了準噶爾與阿睦爾撒納的殘餘勢力,將西域地區納入統治,乾隆帝弘曆將這一片土地命名為“新疆”。唐朝在西域的領土喪失以後,後來的宋朝、元朝、明朝都沒有能夠完全收復,直到清朝時期。清朝統一西域,主要原因就是平定準噶爾的威脅,以及君主顯示豐功偉績。


漢朝時代,西域(今新疆)正式納入中原王朝的統治。然而唐朝以後,西域逐漸遊離於中原以外,先後出現了回鶻、察合臺、葉爾羌等眾多地區勢力。蒙古帝國土崩瓦解以後,蒙古的一個分支——衛拉特蒙古(漠西蒙古)佔據了西域地區。

17世紀,衛拉特蒙古的一支——準噶爾部崛起,吞併葉爾羌汗國,打敗了衛拉特蒙古盟主鄂齊兒圖汗,將鬆散部落聯盟變成了一個集權統一的強大汗國,後來,又開始威脅清朝的統治,入侵喀爾喀蒙古與西藏地區。

清朝時代,滿洲尊奉藏教,與西藏聯繫密切,而喀爾喀蒙古也是歸順清朝的臣屬,對於清朝而言。保護他們不僅僅是面子的問題,更與清朝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康熙、雍正與乾隆三代皇帝,最終平定了準噶爾與回疆大小和卓叛亂,而整個新疆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的領土,同時與蒙古等地連接,對於定都北京的清朝來說,戰略地位也非常重要。


澹奕

滿清入主中原之後,為消除對王朝威脅,才出兵西域,掃滅當時的準葛爾汗國,把新疆納入中華版圖。 1.滿清入關後,用了不到50年時間,掃平了南明、李自成、張獻忠等勢力,並隨後消滅了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三潘叛亂,後來又蕩平臺灣鄭成功勢力。此時,新疆準葛爾汗國勢力,影響及進入西北俠甘地區,嚴重危及清王朝。 2.康熙掌權後,平定南方、臺海勢力後,集中力量對付最大威脅的準葛爾汗國,避免類似前朝明英宗時瓦刺的威脅。在歷經康熙、乾隆兩帝征討之後,新疆地區再次迴歸中華版圖,之後,出兵吐番,把青藏地區完全歸平中華大家庭。這樣,歷史上威脅王朝的大陸勢力,基本被消除。 從史料可以看出,滿清入主中原,為避免唐宋以來西北、吐番一帶威脅王朝的政權,基本消滅平定,開創少數民族統統中原時間最長的王朝。


憤怒野虎

很難說叫收復,可以叫“故土新歸”,所以取名叫新疆,而不再用西域這個稱呼。

準格爾汗國在清朝時期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領土位於新疆和哈薩克斯坦,民族主體是蒙古族,不是維吾爾族,信奉藏傳佛教,所以當時統治新疆的是藏傳佛教,不是伊斯蘭教。

因為是蒙古族,所以準格爾一心想恢復蒙古帝國,於是他向東攻打外蒙古。那個時候內蒙古已經歸附清朝,實行滿蒙聯姻,但外蒙古並沒有歸附清朝,甚至一度是和準格爾汗國一條心。

但後來準格爾汗國對外蒙古的控制和壓迫越來越大,外蒙古就請求清朝幫助抵禦準格爾,於是清朝順勢把外蒙古納入了統治範圍,如果清朝不打準格爾,準格爾吞併了外蒙還會繼續吞併內蒙,進而威脅到北京,這是清朝無法接受的。

準格爾那時已經從沙俄進口了很多先進武器,所以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奈何清朝更強大,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在和準格爾打仗,直到準格爾發生內亂從滅掉準格爾,但準格爾又多次反叛,所以乾隆就把準格爾部落滅族了,非常狠,這也導致伊斯蘭教開始統治新疆。

借用左宗棠的話: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若新疆不固,則蒙部不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