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歷史上南方很難進攻北方?

觀今亦見古、無古不成今,歡迎來到歷史觀古易今。

縱觀中國歷史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南征的困難程度要比北伐難得多,並且最終的贏家往往都是佔據北方地區的政權。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南方很難進攻北方?

首先從地緣政治上講,北方地區要比南方地區更容易聚集起力量。北方地形相對來說交通不較發達,以河南一帶的中原地區,向關中、山西、河北、山東等地擴散。像歷史上的秦、西漢、唐崛起於關中,而後唐、後晉起于山西,後漢、前燕、後燕、金、遼後、金則起於河北遼東。

其中,隨著時間推移,中原與河北山東逐漸連成一片,東北逐漸取代河北位置,山東角的作用逐漸消失。主要是黃河氾濫,逐漸將水網密佈、溝河縱橫的北方變成坦蕩如砥的北方。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南方很難進攻北方?

在北方,只要佔據一角再進佔中心北方即可平定。比起南方來,北方地形結構緊湊,連通性強易於統一。南方就缺少中原這一核心,地形比較割裂。太湖流域、鄱陽湖平原,兩湖平原,四川盆地、兩廣、福建都被山脈隔阻。其中板塊最大的是長江三角洲,即南京以下的蘇湖平原。統一南方,就在於佔據這一塊地方。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南方很難進攻北方?

可是,這塊地方想要統一南方,很難。往西打,江西,兩湖,四川;往南打,福建,兩廣,都是串聯的,要節節貫通,費時費力,都不好打。路都不好走,打仗就更難了。即使南方統一,打仗時也很難呼應,物資很難調配。福建兩廣基本指望不上,兩湖四川兩淮基本各自為戰。所以,歷史上南北對峙,南方多半是蘇湖平原對陣中原大平原,自然力有不支。

從時間上看,唐以前,南方基本上三塊、交廣、荊州、江南。交廣荊州人口少動員起來更難,所以主要還是要靠江南。宋朝時江西才大開發,兩湖明清才發展起來,福建也是宋代發展起來。所以到了宋以後才有南征北的可能。到了明清南方才算是真正壓倒北方。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南方很難進攻北方?

從氣候上看,人的適應能力有限。同緯度征服容易,同經度難。所以,中國南北方向其實少有強大穩定的帝國,但中國核心區始終侷限於北起長城,南到越南的地界裡。按理說,中國很容易建立起北到北冰洋,南到印度洋的國家。但是,地理氣候限制了中國人,便宜了起源於寒溫帶的俄羅斯。

他們適應這種氣候,因此佔據了廣袤的西伯利亞。相比之下,南方人適應北方困難,北方人適應南方容易些。所以,北伐難,南征易。同時,由於南方西部是青藏高原,在古代是不可征服的,而北方西部有河西走廊,所以,定都於北方的朝代容易建立起輻員更大的帝國。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南方很難進攻北方?

另外北方地區在大多數朝代都是屬於邊疆地區,戰爭頻發。而古代士兵來源由主要都是農民,所以經常打仗的當然要比沒有打仗的更加兇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