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和江蘇的發展模式有何區別,哪省的發展前景更好?

摩登Life

廣東和江蘇的發展模式有何區別,哪省的發展前景更好?我認為廣東和江蘇發展模式沒什麼本質區別,都是開放大省、外貿大省,是我國數一數二的經濟強省,在諸多領域兩省交替領先,今後廣東、江蘇無論綜合實力還是民生、民富,將繼續領先全國各省:

1、兩省人口總量一個第一、一個第五,人口還在淨流入,確保這兩個省今後一段時間繼續有總量和規模優勢。

2、地理優勢,廣東位居南方,面向港澳,有對外優勢;江蘇位居東部,承接南北東西,處長江經濟帶核心位置。兩省都處國家戰略經濟發展核心區。

3、廣東、江蘇兩省外資、國資、民資比例合理,相對均衡;工業製造業強大、服務業發達,經濟結構和成分合理、穩定;科技產業領先,發明專利領先;大量外地資本和人才持續導入,確保經濟領先優勢。

4、GDP總量、財政收入領先,省內資本充足,城市功能、基礎設施建設國內省份一流,為創業、發展和吸引企業、人才提供強大的誘惑力和基礎條件。

5、政治優勢,廣東特殊的地位,決定其長期有更高級別官員坐鎮,政治地位高,在中央有更多的發言權;江蘇歷來人才輩出,官員眾多,政治上也有話語權。

6、文化優勢,兩省都有全國一定影響的文化魅力,都不具有強烈的排外性,廣東有深圳這一窗口;江蘇南來北往東成西就之地,都具有較好包容性。江南文化、嶺南文化,都有獨特魅力,包含好的要素多(如江蘇重視教育、廣東善於創新),也屬於國內先進的文化。

7、兩省短板都較少,都有一定的教育、醫療、文化產業優勢,發展的點和麵較多,不容易走極端、抗衝擊和風險能力強。

廣東和江蘇的發展模式有何區別,哪省的發展前景更好?終上所述,兩省發展殊途同歸,前景廣闊,都是我國地區發展的優等生,堪稱現代瑜亮,惺惺相惜,何必非要爭個誰好誰更好呢!

對此觀點你有異議嗎?


沙漏遺愛

拿老師和班裡學習最好的學生比?只能說,弟子不必不如師。

廣東和江蘇作為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兩個區域,有很多共同點,也有著各自不同的發展方向。

一、經濟模式

自改革開放以來,敢為天下先的廣東,就成了各個省份的老師。

以深圳、廣州為代表的特區區域模式,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以蘇錫常為代表的蘇南經濟,則是走集體化的民營經濟。

廣東模式和江蘇模式,是中國近代經濟發展中最為重要的兩個經濟模板。

90年代之前,江蘇GDP一度領先。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廣東超越江蘇,此後穩居第一近三十年。

此後,受浦東新區和廣東外資溢出效應的影響,江蘇各市積極引進外資,並在外資實際利用上逼近廣東。

二、區域發展

中國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廣東獨居兩位。在城市影響力方面,江蘇略輸一籌。

2017年深圳、廣州GDP均在兩萬億以上,遠超蘇州、南京,並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深圳、廣州的先發優勢和國家不斷的政策支持,是蘇州、南京難以比較和超越的。

不過相對而言,江蘇發展更為均衡,即便是印象中“貧窮”的蘇北,與廣東各市也相差無幾,甚至隱有優勢。

廣東經濟中心廣州、東莞、深圳過於集中,難以充分發揮其經濟輻射力,近而導致其發展不均衡。

而江蘇蘇錫常、南京、徐州三大都市圈,分別帶動蘇南、蘇中、蘇北發展,多極發展的優勢略勝廣東。

三、未來發展

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6-2020年)指出,將全省劃分為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生態發展區域、禁止開發區域四類地區。

按照發展規劃,廣東未來將構建三大新型都市區,並繼續建設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以廣州、深圳的帶動作用,構建“廣佛肇+清遠、雲浮、韶關”“深莞惠+河源、汕尾”“珠中江+陽江”三大新型都市區。

江蘇省城鎮體系規劃(2015-2030年),則提出了“13+8”中心城市(組群)的規劃,依託上海“1+6”大都市圈,推動長三角城市群的發展。

相信未來幾年,廣東、江蘇會繼續領跑中國經濟。


橙子怕天黑

廣東的發展前景比江蘇大。2008年金融危機活生生給廣東當頭一棒,促使廣東走起變革之路,走起了創新與高端製造業的科技之路。而江蘇長期依賴固定投資拉動經濟高速增長,然而出現飽和也自然回落下來,江蘇2017GDP增速7.2%排在中國前四強的末尾,一度大有趕超廣東之勢的江蘇在2017年被廣東在經濟總量、增速、質量、結構全面掉分。.


手機用戶7017471866

從歷史以來廣東是亞洲的門戶,亞洲物質豐富,氣候宜人,中亞,細亞,連美國在西半球來亞洲搶盤,廣東多少個省份滲入,世界上省份人口最多是廣東,人流,車流,廣東外來人口加上廣東差沒多有三億人在廣東,中部,西部省份全向廣東進軍,不過今年好像少了十分之一人,到年底還是江蘇省勝出。


用戶75565015832

題目好大,專家來了恐怕也答不好,江蘇和廣東有很多共同點,從海岸線上看,廣東沿海經濟帶已經形成,而江蘇的南通到連雲港還沒有形成城市群,但它佔據著黃金水道,和鐵路交通樞紐,這也是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的差別。兩省的民營經濟發達,差別不大。兩省前景好不好,這要看國家政策,尤其是側供濟改革宏觀調控情況而定,各有各的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