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3》敗在忘記了中國人的“飢餓基因”

《舌尖3》敗在忘記了中國人的“飢餓基因”

作者 | 周淮安

01

  不管是賣鐵鍋、賣口紅的“超長廣告片”,將美國大口黑鱸當成花鱸的常識性錯誤,還是把美食片拍成感動中國“知音體”,槽點不一而足。

  作為一個吃貨,我耐著性子認真看完了。客觀說,作為一個三觀正確的紀錄片,《舌尖3》絕對是合格的,有宏大的敘述,有小人物的奮鬥,有家國的情懷,寓教於食,潤物無聲。  

  但問題是,像我這樣低素質的觀眾平時已經被各種正能量節目感動得麻木了,春節守在電視機前唯一目的就是想——流口水。

  一個主旨是讓人流口水的美食節目非要讓人流眼淚,這就有點強人所難了。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像一部聲稱要讓你流鼻血的愛情動作片,通過漫長的鋪墊,欲說還休的暗示,各種花樣的撩撥,但就是不切入正題,一到關鍵時刻鏡頭就一掃而過,而且還不斷教育觀眾:“色即是空啊,空即是色,存天理,滅人慾……”

  02

  孔子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中國文化,將“食”與“色”,並列為人的兩大原始慾望。而且,國人對於“食”的膜拜,應當還在“色”之上,所謂民以食為天,飽暖才能思淫慾。

  舌尖前兩部之所以成功,正是滿足了吾輩的原始慾望,直接刺激人腦控制口水的區域,不繞圈子,不賣情懷。

  有人揶揄前兩部“舌尖體”解說詞從食材入手,把烹飪的過程換成“碰撞”“演奏”,將食物的味道替換為“氨基酸”“膠原蛋白”,最重要的是,別忘了加一個主人公,一個感人的故事——反正,有話不好好說就對了。

  但問題是,這文藝範的表達,是以認真發掘、拍攝美食為基礎的,在大俗之上的大雅,美食是絕對的主角,其餘皆是添花,這才是一個美食節目的基本修養,也是不可忘卻的“初心”。

  03

  世界上恐怕沒有哪個民族像中國人一樣重視吃,在飲食上食不厭精,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口腹之慾。與中國美食相比,西方飲食只能叫“熱量”。

  為什麼千百年來,我們會如此重視“吃”?

  也許是因為在中國歷史上,能吃飽飯,坐穩老百姓已經是民眾的最高要求,如果能長期持續吃飽飯,那就已經是盛世了。

  更多時候是戰亂、饑荒、災害帶來的赤地千里與餓殍遍野,為了吃,為了活下去,我們窮盡一切食材,甚至人相食,這些從祖先遺傳下來的“飢餓基因”深入每個中國人的骨髓中。

  一個朋友曾經講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中國美食之所以獨步世界,是飢餓逼出來的。

  頻繁的饑饉,食物匱乏,我們必須窮盡一切食物甚至一些別人不吃的東西,如果像西方人簡單的烹飪方式,這些東西往往難以下嚥。

  中國人通過長期不斷研習改進,用繁雜的配料,多樣的烹飪手法,最終使看起來難以下嚥的棄物變成了美味。

  比如,對於家禽、家畜,西方人一般就是吃肉而已,內臟等下水棄之無用。而我們卻從頭吃到尾,將豬頭、豬耳、內臟、豬蹄直到豬尾巴、豬大腸,都烹飪成了各式美味。

  04

  中國人的“飢餓基因”之所以強大,是因為歷史上吃飽飯的時候真的不多,即使封建王朝的“盛世”也是“飢餓的盛世”。

  在今天許多人推崇備至的“漢武盛世”裡,我們看到的是比漢代任何一個皇帝治下都更頻繁的“人相食”的記錄,漢武帝登上皇位第三年,《漢書》便有“河水溢於平原,大飢,人相食”的記載。此後,不斷見於史書的是“關東郡國十餘飢,人相食”;“山東被河災,及歲不登數年,人或相食”;“蝗蟲大起,赤地數千裡,或人民相食”……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率先實現工業革命的大英帝國以為乾隆祝壽的名義,向中國派出了馬戛爾尼勳爵率領的龐大使團,他們橫穿整個中國,看到“乾隆盛世”是一個讓他們大跌眼鏡的“飢餓的盛世”。

  英國人沿途所接觸的底層中國人為生存苦苦掙扎,將英國人剩下的殘羹冷炙視為美味,甚至不顧性命地跳入河中,只為爭搶英國人丟棄的死亡變質的家禽家畜。

  而同時期的英國漢普郡農場的一個普通僱工,一日三餐的食譜如下:早餐是牛奶、麵包和前一天剩下的鹹豬肉;午飯是麵包、奶酪、少量的啤酒和醃豬肉;晚飯是麵包和奶酪。星期天,甚至可以吃上鮮豬肉。

  05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不僅徹底解決了13億人的吃飯問題,而且從物質匱乏時代走向了小康,大家過上了比隔壁曹縣至少好五倍的日子。

  有的媒體說:“物質幸福時代已經結束”,認為“在一個萬物俱備、什麼都不缺的年代,佔有物質很難再刺激我們的感官,讓我們獲得長久的滿足。”

  問題是,像我這樣低素質的販夫走卒,就渴望感官刺激,就喜歡物質生活。

  因為,孟子早就曰過:“食色,性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