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怕華為而不怕三星?

中華烈焰

因為華為和美國的科技巨頭,在產業鏈中屬於同一角色,構成競爭關係。而三星和美國的科技巨頭,是合作關係。


打個比方,如果你開了一家包子鋪,這時候街對面也開了一家包子鋪,你自然會緊張,擔心生意被搶了。而如果街對面開了一家麵粉店,你們之間沒有競爭關係,還有合作關係。


即將商用的 5G 通信,能和傳統霸主美國高通爭奪領導地位的,目前只有中國的通信巨頭華為。

從 3G 到 4G,美國高通一直把握著最關鍵的專利,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要向高通繳納專利費用,就連財大氣粗的蘋果,在高通面前也只能乖乖交錢。


蘋果每賣一部 iPhone,就要向高通支付差不多 40 美元的專利費。其他的安卓廠商也是一樣。

高通從通信專利費上,可以說是躺著賺大錢。高通一年啥都不做,光收專利費,就能收至少 80 億美元。高通對手機廠商收專利費,一般是整機價格的 5%。


通過確立自己在行業專利上的絕對霸主地位,高通這樣的美國科技巨頭,享受了產業鏈最上游、最有利潤的地位。


三星的核心優勢,是顯示屏和閃存這樣的元器件加工,產業地位上無法和高通、蘋果比擬。

而華為作為通信巨頭,在 5G 時代,是確確實實挑戰了高通的霸主地位。


產業間有沒有高低之分?當然有,比如以前中國科技不發達的時候,完全是「襯衫換飛機」,加工出口幾億件襯衫,賺回來的錢,能從國外換一臺飛機。

高端產業,比低端產業有碾壓級的優勢: 不用汙染環境,不用消耗資源,利潤還更高。



在通信專利上,中國從3G、4G到5G,走出了一條從學習跟跑到並排前進的道路,眼見著,在不遠的未來,中國可能會領跑行業,把握通信專業的最高話語權,美國豈能不緊張?


在 2016年11月17日,在 3GPP RAN1 會議的 5G 短碼方案討論中,歷經千辛萬苦,中國華為的 Polar Code(極化碼)方案,最終戰勝高通為首的歐美列強,成為 5G 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的最終方案。


消息傳來,國內通信圈群情激憤,雖然不能說華為碾壓高通,但至少是和高通平級競爭並勝出。


現在的中國,不再是過去那個「襯衫換飛機」的落後國家了,現在咱們自己能造飛機,誕生了能和美國高通叫板的通信巨頭,作為一箇中國人,真的很自豪。


陸家嘴文青

而從現實來看,一個明顯的事實是,華為雖然強大,但是也能明顯的看到,華為也並沒有強大到讓美國害怕的地步。在大家一致認為的5G上,華為的確不錯,不過目前來看,在5G的標準爭奪上,似乎高通是暫時佔了上風吧。另外,在基站這些東西上,美國要卡華為脖子其實也是分分鐘的事情。

另外,在華為目前的第二大業務智能手機上,距離蘋果,整體來說差距也還是很明顯的。美國對於它的業務,有什麼好怕的?

而美國之所以一直找華為麻煩,不允許華為業務進入美國市場,更可能的原因是因為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此前是軍人出身,並且此前華為可能對外保持著一種神秘感,對外透明度不夠,所以美國一直以此為由,認為華為的背景值得懷疑。所以處處對華為保持懷疑,保衛美國所謂的國家安全,這才是主要原因,而不是因為所謂的華為太強大,而不允許華為進入。


鄰章

“美國怕華為而不怕三星”,這個結論雖然我不知道你怎麼得出來的,但明顯其中有很多認知性錯誤。

相信華為前段時間和美國AT&T合作破裂的事,讓很多人愛國之心氾濫,而餘承東當時慷慨激昂說出“這是不公平的…意味著它們擔心我們過於強大”這種言論,也恰恰戳中了很多人的情感痛點。不是我不夠好,是對方太陰損,也不是我不夠強,正是因為太強了才被人忌憚,這種“內心獨白”,華為還是很懂的。

而且餘承東所說的 “擔心我們過於強大”,就手機行業來講,也有些站不住腳。

蘋果、三星兩款手機盤踞美國市場多年,用戶忠誠度極高,你憑什麼認為美國人就會放棄蘋果買華為呢?華為難道已經到了碾壓蘋果的實力了嗎?顯然不是,要不然為什麼這麼強的華為,還要模仿蘋果?

當然,這本是商業競爭的事,美國官方插腳確實有些不地道,但想想我們,似乎也不能“只准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

所以說,美國不是懼怕華為,而是擔心,擔心華為這個互聯網通訊設備提供商,有可能洩露機密,這種風險任何一個國家都不願意冒。與之相反,為什麼美國對三星就相對寬容,也並不是因為不怕三星、不怕韓國,而是如果美國拒絕三星,估計蘋果手機的質量將嚴重下滑,因為三星是蘋果最主要的OLED面板供應商。換句話說,如果華為能讓美國手機市場同樣離不開它,那美國即使有擔憂,也要考慮考慮後果,而不是這樣直接抵制。

總之,華為不是不強,而是沒有強到可以在其它國家市場橫著走的地步。


歪道道

2018年CES第一天,華為手機進入美國市場的第一步就有些不順,華為手機未能與AT&T達成合作協議。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媒體與業界的關注,因為華為與美國運營商的合作被視為其進入美國手機市場極為關鍵的一步。華為在CES的回應,便也成為許多人關心的焦點。 

三星在oled顯示也屬於壟斷地位,oled屏幕將會是下一代手機升級的主要領域,而目前可以實際使用的屏幕就只有三星和LG兩家,而LG的oled屏幕在被谷歌採用後就問題百出,而三星在這個領域已經沉澱多年,基本形成了壟斷的地步。

隨著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華為固然有製造好手機的能力,但是隻要將其關在門外自然也就沒什麼競爭力了,而三星的技術已經滲透到整個產品生產中,而美國對於這樣的情況也無能為力,自然也就多怕一點。


華爾街見聞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此說法源自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修昔底德,他認為,當一個崛起的大國與既有的統治霸主競爭時,雙方面臨的危險多數以戰爭告終。

如今這個世界,核武器制衡導致的黑暗森林,已經不可能讓實際意義上的戰爭發生,於是,貿易戰成為未來戰爭的主要形式,而上一次貿易戰是日本和美國,而這一次的主角必然是中美,因為如今的世界第二很顯然是中國。

在這個邏輯背景下面,為什麼美國人不怕三星,因為美國人不怕韓國,韓國的經濟體量再繁榮,也不可能挑戰美國,而三星又是韓國的核心企業。而對於華為,最近數年華為的研發投入一路攀升,2017年研發投入897億。在世界上所有企業的研發投入中排名第六,在前七研發投入的企業中,第一名大眾是德國企業,三星是韓國企業,其他的微軟、谷歌、英特爾和蘋果都是美國企業。而且華為的研發費用還在逐年的往上爬升。這意味著在進入國際體系的企業中,華為是介入最深的企業。其使用的是研發陣地戰的模式,並且已經開始累積專利數量,形成壁壘。而其他的無論是大眾還是三星,一方面他們介入了美國的產業鏈條非常的深,這些企業並沒有很強的國家屬性,而是已經實現了全球化。另一方面德國和韓國並不是美國的目標,老大和老二搏鬥的時候,搏鬥雙方甚至還需要這些國家支持。

企業是一個國家的根本,韓國靠一個三星就可以堂而皇之的進入創新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行列,而我國的技術競爭力主要來自於這些跨入國際競爭多年打拼的企業,如果從研發能力來看,華為也應該是中國飛翔最強的羽翼。美國想要打敗對手必然是要剪除我們的羽翼。這一點毋庸置疑。


凱恩斯

不要用怕,而要用提防,美國不怕任何一家公司,當年美國把洛克菲勒石油拆分成34家公司,後來差點也把微軟給拆分了,所以在企業面前,美國才是最後的老大。

那美國為什麼提防華為呢?

首先,華為不是上市公司。一家公司要上市,股東是誰、客戶是誰、財務、管理、業務方向等要很透明,這樣投資人才可以判斷要不要買你的股票。但任正非不願透露華為的發展計劃,因為不想讓競爭對手知道,任正非覺得現在仍然需要低調保密,悶聲發大財。但這對美國來說,一家從事通訊、涉及到國家安全的企業,竟然是模糊不透明的,難以接受。

華為的股權結構也不方便上市,因為是全員工持股,上市了員工就發了,發了之後工作就沒有動力,所以不上市但給員工分紅就行。


其次,任正非的個人經歷,任正非當過兵,相當於副團長職銜,美國對中國非常的提防,更是對黨員、軍人抱有很大的戒心。

第三,華為不受美國控制。韓國是美國的盟友,在經濟上受美國控制,比如三星雖然是韓國企業,但在股權上,也可以說是美國企業,比如三星電子55%的股權都是外資,尤其是美資,所以美國不用提防三星。

第四,對重要一點,華為對美國的核心利益構成了威脅。美國一直保持高科技壟斷,進而獲得高額利潤,但華為在高科技領域不斷突破,如果中國產業鏈升級成功,中國這個“價格屠夫”會讓高科技產品跌到白菜價,美國就無法獲得高利潤,“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所以美國要阻止華為的發展,美國不僅是自己封殺華為,還勸歐洲、澳大利亞等盟友也封殺華為。


上丞工作室

三星也好,華為也罷,表面上看起來這兩家公司都是各自領域的巨頭,如果真從業務上來看美國更怕的應該是三星,因為三星控制著存儲芯片,顯示屏等核心技術,這些核心技術並不比通信技術來得廉價,況且三星控制的還不止一個領域。

深層次的看,美國人不怕三星原因有二,一個是韓國是小國,且是美國的盟友,它不可能脫離美國投向其他的陣型。第二就是三星的大部分股份在美國金融家手中,也就是說實際控制三星集團的是美國人,而不是李氏家族。既然已經被自己控制,那有什麼好怕的呢?

華為不一樣。首先,華為是一家中國公司,且研發和生產的是高新技術領域,美國人根本不可能控制華為。更重要的是我國和美國在通信標準制定方面的爭奪十分激烈。由於高通擁有歷史級科學家,所以在2G,3G和4G時代高通是標準的制定者,彼時尚處於巔峰的愛立信,諾基亞和阿爾卡特都無法戰勝高通。

5G時代,華為進步神速,已經可以直接威脅到高通的地位。華為在5G標準制定方面已經成為高通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實際上,5G標準制定已經成為中美博弈的主戰場之一,華為就是我方的主力隊員。面對華為的攻勢,美國當然害怕了。


看球人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這一點毋庸置疑,不管是從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美國都堪稱世界霸主,而創造美國如此強大的原因,最核心因素在於美國擁有無數龐大,科技力量雄厚的大公司,大家耳熟能詳的有蘋果,思科,谷歌等等,但是這些曾經呼風喚雨的美國跨國企業,近年來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高枕無憂,原因就是中國企業的快速崛起,打破了美國在很多科技領域的壟斷,華為一家作為中國實力最雄厚的科技企業,美國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根據這幾年美國對華為的禁售和打壓可以看出,美國是懼怕華為的。


三星在美國耕種多年,政治和軍事上,韓國試美國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而美國呢?把韓國作為重要盟國部署在亞洲,用以遏制中國在軍事和經濟領域的影響,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薩德事件”就可以看出這一點,韓國甘願淪為美國的馬前卒,是有前提條件的,就是從美國獲得更多軍事支持和更多的經濟領域的支援,所以三星能在美國順風順水,得益於韓國和美國互相利用。

所以華為手機在美國業務受阻是必然的,也是中國科技強大必須經歷的一個陣痛,等中國的科技實力大到連美國都望塵莫及的時候,也就是中國科技徹底崛起之時。


我是小尹數碼科技,帶你瞭解最新最全的科技資訊。


小尹數碼科技

如果世界都用華為5G標準,那會發生什麼?

三星只是在手機上生態鏈上有優勢,可並不是沒有競爭對手,蘋果,高通都能做芯片,技術不比三星差,而且韓國是美盟國,還有美駐軍,美根本不怕韓國反。

華為不一樣,掌握著5G最多專利,蘋果每年都要花巨資買華為通信專利,不然會被華為起訴,不能在全世界賣手機。

三星也跟蘋果乾過架,勝少負多,因為三星在手機專利上不如蘋果多。

華為掌握了5G的密鑰,又有歐盟支持,馬上要在中國,歐州推廣5G通訊,現在開始大規模建設基站,如果全面商業化運行後,蘋果,三星,想進入中國,歐州市場,就必須向華為買入場券。

這在美國政府看來是屈辱的,不僅關係到臉面,還關係到就業。

如果世界進入5G時代,中國移動互聯公司將取得領先,因為我們有華為,將比歐美企業更有優勢,會向高鐵一樣做到又快又好又便宜。


光芒萬丈34957

我用的手機就是華為mate8和mate10,之前用過三星note系列和iphone,現在我是華為的堅定支持者。我有同學就在華為工作,前段時間也看了幾本關於華為的書《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從技術角度華為已經獨霸中國,和三星和高通還有一些差距,但是不大。美國為什麼怕華為?一是華為的通信技術,二是華為不為資本市場左右,說白了完全就是華資。他的的上升通道已經打開,蘋果有點後繼乏力。作為民企,華為對技術的變化是及其敏感,這樣能幫助華為始終處於最先進技術的第一梯隊,有一句話“一切進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在別人”,華為進軍美國,所有的技術,資本都掌握在華為自己手中,美國只能作壁上觀,因此才會更謹慎,對於美國來講華為是“一股神秘力量”當你對一個東西處於未知狀態,你一定是恐懼的。從側面也反應出來,美國不像以往那麼自信了,害怕被追趕,害怕被超越,連某一方面被超越也不能接受。

反觀三星,美國是能掌控的,日本的汽車在美國橫行多年,也是因為美國是完全有能力掌控日本,再怎麼折騰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送給美國一句話:順應者興,逆則衰。

如果你認可我的觀點,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