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農手上也長出了“茶鏽”,20餘年堅守制茶底線


在我國北方地區,有“江北第一名茶”美譽的嶗山綠茶因其生長環境優良,而且用嶗山的山泉水培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熱捧。而真正上好的嶗山春茶產量低,隨著市場需求量的急劇增長,有的茶商開始用一些價格低廉的南方茶來冒充或者代替嶗山綠茶,不僅價格便宜,一般的消費者不容易品出真假,而且對於嶗山腳下真正的茶農更是帶來了極大的衝擊。

家住嶗山腳下常家村的唐元花今年60歲,與老伴常美霞大叔種了二十多年的茶,也算是嶗山地地道道的老茶農了。她告訴我們現在春茶的價格極貴,許多南方茶過來以後放上“豆香劑”對嶗山茶的衝擊很大,而且一般的人是喝不出真假。“會喝的人在泡完兩壺以後真偽就明顯易辨了,豆香劑被沖淡後茶味也大大的減淡,而真正的嶗山茶的茶香卻依然很濃厚。”唐元花說南方也有很多好茶,但以劣充好讓他們茶農也很無奈。

圖中是唐元花種的茶。這個季節春茶長出的極少,唐元花說月初的時候,在茶地中忙活了半天,一畝地還沒采夠一斤的鮮茶。一般來說,五斤的鮮茶可以炒出一斤左右的茶葉。由於本身嶗山茶的產量偏低,加上現在春茶不多,因此現在的茶價略貴,大田茶市場價都在千元以上,而大棚茶也要四五百元每斤。


由於常年與茶打交道,唐元花的手上也長出了厚厚的茶鏽。“這種茶鏽是洗不掉的,要把手在水泥地面上磨才能磨掉。”唐元花笑著說她經常這樣磨茶鏽。

常美霞大叔是唐元花的老伴,這一天他在當地的鮮茶交易市場上等了很久,從市場上人多的時候就開始找上好的春茶賣家,但一連等了兩三個小時都沒有買到他中意的好茶。市場上已經沒有人了,但常大叔說再等等看。常大叔與老伴除了自己種茶,也在家中為顧客代炒茶。常大叔說他們年齡大了,不會在網上賣,因此全靠老主顧的口碑相傳。他說寧肯三五天收不到好的鮮茶,也不能拿品相差一些的將就。

圖中是位於嶗山腳下常家莊村的鮮茶交易市場。每天的清晨六點多,這裡就聚滿了前來買賣鮮茶的人們。有茶農,有炒茶的師傅,也有普通的市民自己買了鮮茶後找人加工。而這裡鮮茶的價格也相差很大,價格從幾十塊到上百塊每斤的都有。


一直到了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常大叔經過了數小時的等待後終於收到了自己滿意的茶。

在他的家中,記者看到成堆的木柴堆在他的門前。常大叔說炒茶時木柴燃燒的火候比煤炭要大一些,而對於溫度把握的精準與否直接關係到炒出茶葉的好壞,因此必須要用到木柴。

圖中是經過第一遍“殺青”後的嶗山茶。

經過數次的殺青揉捻等炒茶工藝流程,鮮茶的水分慢慢的蒸發,而茶葉也逐漸有了成品的樣子。常大叔說嶗山地區最好的茶葉被稱為“黃金芽”,被稱為茶葉中的軟黃金,這種茶在現在這個時候一畝茶田只能採到二三兩,僅成本價格更就高達千元以上。“很少人能喝到真正的黃金芽”常大叔說。

圖中便是泡好的“黃金芽”,其茶水濃厚,所含營養成分高,也被稱為“白毫”。一位老師傅告訴我們說懂茶的只要一看茶水的濃度和裡面的白色狀,就知道茶的好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