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退休時用十幾箱裝磚頭充臉面,皇帝知道後說,全換成真金!

君臣之間的關係一直是幾千年來亙古不變的話題。就像:“君明則臣清”、“君昏則臣亂”等等都是形容君臣之間的關係。就在我們最後一個朝代清朝中也出現了貪了天下的大官——和珅,也有三朝清明廉潔的“言官”——孫嘉淦。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在清朝最清明廉潔、敢於直言相諫的孫嘉淦。

孫嘉淦是山西人氏,他在朝為官曆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生都為朝廷兢兢業業,做好自己大臣的本分。雖然孫嘉淦出生在貧苦家庭,甚至黎民百姓的疾苦和無奈,於是勤奮好學,後在康熙52年考中進士,開始了自己當朝臣的人生。雖然他官居高位,但是一直都謹記自己的信念:幫助黎民百姓解決實際問題,幫助皇帝分析朝堂現狀利弊,幫助清朝穩住朝堂社稷。

清官退休時用十幾箱裝磚頭充臉面,皇帝知道後說,全換成真金!

膽量過人,性格直率的孫嘉淦很幸運的生活在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間,這幾位皇帝總的來說都是一代明君,故孫嘉淦太過直言的指出皇帝的痛處和說出朝堂的利弊,還是備受這幾位明君的重視和重用,他從入了這個朝堂開始一直到他去世之日都在位列朝堂,幫助皇帝處理朝政。期間由於他敢言直率,更能明察秋毫,秉公斷案,更是被乾隆皇帝,派去刑部處理了許多重大要案,還原了許多人的公道和無辜。

清官退休時用十幾箱裝磚頭充臉面,皇帝知道後說,全換成真金!

但是人生總會有廉頗老矣的一天。一生心繫百姓,為官清廉的孫嘉淦向乾隆皇帝提出告老還鄉後,怕自己一生在朝為官,但還是一個窮光蛋,難免會遭到家鄉土財主的笑話,怕給朝廷丟人,於是買了十幾個木箱,用磚頭填滿用來充臉面,假裝這是自己的財物。,這一事情被乾隆皇帝知道後,更是尊敬這位一心為朝廷的老臣,特地下令,把箱子中的磚頭換成了真金白銀,讓他可以風光的告老還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