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号”的故事」第五辑:天堂地狱一线间(上)

「“青岛号”的故事」第五辑:天堂地狱一线间(上)

点击上方“帆船之都青岛”关注我

01

即使是70尺大帆船,也难逃北太肆虐狂风

航行的第三周,船队已经进入了北纬45度以北的北太平洋的腹地,强风风暴终于如约而至,伴随着风暴的是恶劣的海况和天气

「“青岛号”的故事」第五辑:天堂地狱一线间(上)

船舱里的氛围变得紧张起来,虽然大家在海上已经生活了两周,但当北太的狂风巨浪肆虐,把70尺的大帆船当做玩具扔滚筒洗衣机里搅拌的时候,部分船员还是被晕船和感冒击倒了

「“青岛号”的故事」第五辑:天堂地狱一线间(上)

02

“别想了,这个是北太,是人都会晕”

船上最先病倒是克里格医生,夜班甲板天气寒冷加之要在大风大雨里上前甲板,下了值班夜班后克里格医生明显感到不适。船长来到他的床边发现他发起了高烧。

船长要求船员腾空右舷船舱的铺位把发烧的克里格医生隔离了起来,并要求船员们不要使用前舱的洗手间避免交叉感染。远洋航行在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最怕就是疾病在狭小的空间里迅速散播开来。船长交代当班值日的船员对船舱进行高频率、仔细地清洁和杀菌。

「“青岛号”的故事」第五辑:天堂地狱一线间(上)

马宏是克里格医生的搭档,由于之前有船员晕船,马宏顶替了晕船船员的值日班,现在搭档病了,马宏不得不挑起两个人的工作。在厨房里不光要做19个人的饭,还要打扫厕所,清理船底的渗水,检查造水机、水缸、污水池排水等一系列工作。

在剧烈晃动的船舱里做饭就好像参加了一场摔跤比赛,为了保持稳定的站姿,左腿右腿轮流抵在灶台上磕磕碰碰,一顿饭做好腿上就会有各种淤青,好像练武踢过木桩一样

「“青岛号”的故事」第五辑:天堂地狱一线间(上)

马宏平时不晕船,但没能招架住北太40节的大风,还记得罗宾爵士在出发大会前说的,“别想了,这个是北太,是人都会晕”。

船上有个不是凡人的,那就是张一博。没吃晕船药居然扛下来了,博哥的搭档Linda是来英国的理疗师。51岁的她性格十分开朗,我们都热情地叫她林大婶,林大婶是重度晕船。风暴袭击我们的第一晚,林大婶从甲板上爬进船舱蜷缩在厨房的长椅上就无法起来,瑞士船员安迪帮林大婶整好床铺把她扶上了床。接下来的几天,林大婶情况越来越差,因为呕吐脱水,虚弱地躺在导航室的走道中间站不起来,船长发现后把她安排在左舷的病人铺。

我也连吐三顿,有两次是扫完厕所吐的,所以还在怀疑是晕船还是因为清理厕所的心理障碍。为了止吐48小时没吃东西,事后证明这是个坏主意,没有进食就没有能量,没有能量就没有力气。

「“青岛号”的故事」第五辑:天堂地狱一线间(上)

03

既不能睡在床上,也不能睡在墙上

每夜伴着北太凛冽的大风入睡,船底的水声风声绞盘声汇成壮丽的爱乐交响曲。

不是睡在床上而是睡在墙上,但这并不可怕,最具挑战的是既不能睡在床上也不能睡在墙上。

我想很多年后我还是会记得北太长夜里的靡靡之音

那种水流摩擦过船底的痛觉与颠簸已深入骨髓

「“青岛号”的故事」第五辑:天堂地狱一线间(上)

帆船之都青岛

你好,我是帆船之都→

长按二维码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