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基納法索闖蕩的華人:我娶了一位當地姑娘

“布基納”取自該國民族語言莫雷語,意思是“尊嚴的土地”,“法索”在該國迪烏拉方言中則是“國家”的意思。

在當地華人口中,這個國家的簡稱就是“布基納”。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這裡就開始有了從事貿易行業的中國人。現在,約有300多名華人長期在這裡生活和工作,他們大都集中在布基納的首都瓦加杜古。

東鑫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瓦加杜古分店的主管明磊,就是其中之一。

三年前,明磊與一位當地姑娘結為夫婦,這在布基納的華人圈子裡還是獨一份。

漂洋過海去工作

明磊是湖北武漢人,大學畢業之後做過幾份工作,但生活壓力大、工作不順心讓他萌生了出去闖闖的想法。

與明磊大學畢業之後在國內工作不同,郭林在2009年就去往非洲創業。最開始,他在加納一家採金機械企業做翻譯,後來去往布基納自己創業。郭林還曾經作為“中國‘80後’勇闖非洲”的代表,登上過人民日報海外版。

當時,明磊並不知道布基納這個國家,對它的瞭解程度與這幾天通過新聞才知道“布基納法索”的國內吃瓜群眾基本相同。但是,出於對老同學的信任和職業發展的規劃,明磊還是踏上了非洲大陸。

2012年,明磊用了23個小時,他先坐飛機到埃塞俄比亞,然後轉機再飛往布基納法索的首都瓦加杜古,在那裡申請落地簽證。

彼時,中國與布基納法索還沒有恢復外交關係,國內也沒有直飛的航班。明磊還記得,他在國內出關的時候,連工作人員對他的目的地國家都不甚瞭解,詢問了半天。

首都停電也是常有的事情

布基納法索商業友好總協會的秘書長程建軍說,一直以來,布基納的生活與工作環境相對於其他非洲國家來說是最好的,素有“君子之國”的稱號,本地人勤勞、忠厚、友好,就算半夜出行也都沒有問題。

但對剛剛去到那裡的明磊來說,落差和不習慣還是有的。

布基納屬於聯合國公佈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那裡的城市類似中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樣子,只是房子建築風格大都是阿拉伯式,雖然看起來有點落後,但實際生活條件還好。

布基納的氣候是對比鮮明的旱雨兩季,一旦進入旱季,日常平均氣溫都在40℃以上,連當地人都不會在白天出來行走,明磊甚至見過當地人熱得流出了鼻血。

剛到布基納的時候,明磊所在的公司剛開業沒多久,公司裡連空調都沒有。當然,有空調也不一定能用得上。布基納的電力不足,即便是首都瓦加杜古,停電也是常有的事情。

這也決定了他們公司銷售的產品類型,因為鄉下沒有電,賣過去的農用機械大都是國內已經很少用的柴油機機型。

不過,最讓明磊不適應的還是飲食。

布基納和其他非洲國家一樣,有著深深的“玉米麵”情結。那是一種叫做“沙渣”(音)的食物,也有叫“契咕”“粑粑”“薩雜”“希瑪”的,都是同一種東西,將白玉米麵燙熟,在手裡揉成形,然後蘸著醬汁或者肉湯食用。

今年是明磊在布基納的第6個年頭,大米飯仍舊是他最習慣的主食。

約300名華人長期生活在當地

根據布基納法索商業友好總協會的數據,華人總數約佔所有在布基納外國人的15%,目前長期生活在布基納法索的華人約300人,有貿易公司在瓦加杜古但不長期在瓦加杜古生活的,還有約200人左右。

他們主要從事農副產品、小商品、摩托車、日用品、五金、礦山機械、小家電、服裝箱包、太陽能等行業,也有幾家小型的生產企業。

但在布基納當地人的生活中,來自中國內地的消息很少見,當地法語頻道的電視臺中,播放更多的是來自歐洲的訊息。

馬英九曾經在2012年和2014年去過布基納法索,明磊看到過消息但沒親眼見過。

布基納和臺灣的民間交流很頻繁。基本上每年都會有臺灣的文化團體到布基納的文化宮進行演出,包括少數民族的舞蹈表演還有文化交流。同樣,布基納法索也會這樣的有團體去往臺灣。

前幾天,布基納法索與臺灣“斷交”的消息,登上了當地報紙的頭條。

一場偶像劇般的邂逅

有時候晚上睡不著,明磊也會問自己,明明可以在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過著舒適的生活,為什麼要不遠萬里跑到非洲?

他的妻子Christine就是答案。

2013年,瓦加杜古的一個車站,一位布基納姑娘從明磊面前走過,“這個女孩真漂亮。”明磊心裡這麼想。

兩三天之後,他與當地同事說起此事,根據明磊的描述,同事想起來附近商店有一個賣東西的姑娘,很像明磊遇到的人。兩人過去一看,還真的就是那個在車站讓明磊動心的女孩。

明磊的法語水平足夠與當地人溝通,這讓他的“搭訕”得以順利進行。“我在國內也相親過,但是沒有遇到自己喜歡的,這就是緣分吧。”明磊說。

在布基纳法索闯荡的华人:我娶了一位当地姑娘

真正的問題出現在兩人結婚的時候。

2015年,明磊想要帶Christine回中國見父母。因為兩國沒有恢復外交關係,臨近的中國駐科特迪瓦大使館在代管布基納法索事務,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告訴明磊,他倆得有結婚證,才能以探親的名義帶Christine去中國。

想要在中國結婚的願望是難以實現了。

在布基納結婚也不簡單,明磊需要出具出生證明、單身證明、家庭成員情況,拿去中國駐科特迪瓦大使館進行驗證,才能被布基納承認。這一系列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很漫長,手續也很複雜。

後來,女兒在布基納出生,他想為女兒申領中國護照帶回國,但沒有大使館,明磊也不清楚具體的操作流程。在布基納,上百名華人,只有明磊娶了當地姑娘,結婚生子,他的問題沒有先例可循,無奈之下,明磊先給女兒辦理了布基納護照。

未來機遇與挑戰並存

布基納與中國恢復外交關係的消息傳來,明磊覺得,未來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

一方面,當地的華人現在雖然不多,但他們從事的行業也不是完全沒有競爭。兩國往來方便了,還會有更多的國人看中布基納的市場,生意競爭肯定會更加激烈。

另一方面,布基納在服務業和基礎建設領域需求量也很大。沒有恢復外交關係的時候,已經有一些中資企業投標參與了布基納的房屋、道路和水電站等的建設。如果未來中國人能夠更多地進入布基納的酒店、餐飲等行業以及基礎建設領域,華人在布基納的生活也會更加方便。

當然,對明磊來說,孩子已經三歲多了,能不能儘快給女兒辦理中國國籍,是他最想解決的頭等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