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里人們出行所需盤纏是怎麼解決的?

小時候看武俠電視劇的時候,很羨慕那些行走江湖的俠客們,餓了就找最好的酒店,即使一個人也要一大桌子好酒好菜,吃完了,摸出一塊銀子往桌子上一放就走人,不用找錢,簡直酷斃了。長大之後再看這樣的電視劇,就會想一個問題,這些俠客們的銀子是哪來的呢?他們只知道行走江湖、行俠仗義,不工作,不做生意,銀子哪來的呢?顯然這是不合理的!今天我們來看看《水滸傳》裡的人出門的時候盤纏是怎麼解決的。

第一個,張天師。應該不用盤纏,騎著黃牛,片刻就到了,跟孫悟空的筋斗雲差不多。而且道家擅長點石成金,需要用錢了,找塊石頭就穩妥了。

第二個,洪太尉。當朝太尉,出行自然不愁盤纏。花個幾萬兩銀子,弄個幾千萬的發票,回來一報,遊山玩水、吃喝玩樂不說,還能落下不少。

《水滸傳》里人們出行所需盤纏是怎麼解決的?

第三個,九紋龍史進。史進結交少華山朱武、楊春、陳達,官府前來捉拿。史進一把火燒了莊園,要跑路到延安府,尋找師父王進。書中交代:“只自收拾了些少碎銀兩,打拴一個包裹。”這些銀兩隻能維持一段時間。他到了渭州,遇上魯達。魯達要英雄救美,自己帶的銀子卻不多,於是向史進借。史進“去包裹裡取出一錠十兩銀子,放在桌上”。想來他也所剩不多,不然以他的脾氣秉性,出手會更闊綽。果然,沒過多久,他的銀子花完了,沒辦法,只能在赤松林劫道,巧的是又遇上了魯智深。兩個人火燒了瓦罐寺,魯智深收拾了崔道成和丘小乙留下的銀子,分給史進一些。

《水滸傳》里人們出行所需盤纏是怎麼解決的?

第四個,花和尚魯智深。魯智深被趕出五臺山,前去東京大相國寺討生活。出發之前,智真長老給了他一些銀兩。途徑桃花山,在山上又偷拿了李忠和周通的很多金銀酒器,也可以換銀子使用。在瓦罐寺又得了崔道成和丘小乙不少銀子,分給史進後,自己還剩不少,夠用些時日。因此,到了東京之後,可以每日擺酒席請眾潑皮吃酒耍笑。

《水滸傳》里人們出行所需盤纏是怎麼解決的?

第五個,豹子頭林沖。林沖被高太尉陷害,刺配滄州。林沖家境殷實,老丈人家也過得不錯,自然不能少帶銀子。他在刺配途中酒店內,主動去包裡取些碎銀兩,買些酒肉,請董超薛霸吃喝。之後在柴進莊上,和洪教頭比武,又贏了二十五兩銀子。所以,到了牢城營之後,才能拿出銀子來孝敬管營和差撥。

《水滸傳》里人們出行所需盤纏是怎麼解決的?

第六個,及時雨宋江。宋江怒殺閻婆惜,流落江湖,盤纏如何解決?他的盤纏是不需煩惱的,家境不錯,自然身邊不少銀子。況且名聲響亮,走到哪裡都有人送銀子。無論是在柴進莊上,還是孔太公莊上,及後來的清風山、清風寨,都是不愁下一站盤纏的。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自江湖上相識多,見的那一個不相助,盤纏自有對付處。”要說這話真不假,不過人家也是先付出,後有回報的。他平生結識天下好漢,扶危濟困,但有所求,無有不應。

《水滸傳》里人們出行所需盤纏是怎麼解決的?

第七個,行者武松。武松在清河縣,喝醉了酒,和人鬥毆,以為給打死了,嚇得跑出來,估計身上沒什麼銀子。到柴進莊上,住了些日子,正遇上宋江。當他要回清河縣的時候,柴進雖然不喜歡他,卻也“取出些金銀”送與他,宋江也取了些銀兩給他,想來回到清河縣是不愁了。他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之後,被刺配到孟州。出發前,他就籌集好了路上所需盤纏:“家中但有些一應物件,望煩四位高鄰與小人變賣些錢來,作隨衙用度之資。”途中經過十字坡,結識張青孫二孃夫婦,臨行時,張青“又送十來兩銀子與武松”。之後,為張都監陷害,血濺鴛鴦樓。他沒有殺完人了事,他在後花園馬院殺了一個後槽,包了些散碎銀兩,“入在纏袋裡”。殺了張都監等人後,又把桌子上的金銀酒器踏扁,揣在懷裡。之後在孔太公莊上又遇上宋江,因為是宋江好朋友,臨行時,孔太公又各送五十兩銀子。再後,去二龍山找魯智深入夥,這些銀兩足夠用了。

其他人等出門,無論長途、短途,緊要事、無甚緊要事,作者都為他們安排了盤纏,而不是像武俠小說中那樣,走到哪裡,要吃就吃,要喝就喝,還經常丟出幾十兩銀子給別人,卻從不交代這些銀子的來源。在這一點上,《水滸傳》就要接地氣得多。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