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典名言警句

中國經典名言警句

1.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顧炎武

譯:學習時不要在淵博浩翰的知識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為學到一點點知識而驕傲自滿。

2.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中庸》

譯:勤奮好學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

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陳廷焯

譯: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4、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 ——《省世格言》

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5.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增廣賢文》

譯: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峰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裡自由遨遊。

6.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增廣賢文》

譯: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後退。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

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8.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林逋《省心錄》

譯: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9.學不可以已。 ——《荀子》

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10.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論語》

譯:學過的知識,在適當的時候去複習它,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

1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

譯: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過的知識,不斷地學習,溫習,學問和修養一定會很快得到提高,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中國經典名言警句

點擊圖片,掃描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