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亡妻回家的吳加芳:我既不“情義”也不“薄情”,只是個平常人|Figure X 剝洋蔥

背亡妻回家的吴加芳:我既不“情义”也不“薄情”,只是个平常人|Figure X 剥洋葱

吳加芳如今愛養花。花種養在房頂,每天傍晚放了工,換身乾淨衣服,他就到房頂侍弄花草。

花開得很別緻,一根長梗上四朵花,花朵火紅,個個成雙成對的,像電線杆上的四個大喇叭。這種當地俗稱“炮打四門”的花,吳加芳不曉得學名叫做朱頂紅,但一直曉得是亡妻石華瓊的生前所愛。

這些紅花,妻子曾親手種在老屋前的壩子上,每一株都成雙成對,甜的像兩個人的感情。大地震時,斷壁殘垣落下來,砸毀了花,也帶走了妻子。他把妻子安葬在老屋前的麥地裡,墳邊也種滿這種紅花,抬眼就能望到。後來,吳加芳各地打工,花朵嬌弱,漸漸頹敗。

十年了,陌上花敗復花開,大地震後的前五年,他陷入“情義男到薄情寡義男”的輿論漩渦中,痛苦不堪,後五年,他努力讓自己從傷痛的陰影中走出來,迴歸平淡。

“我總算從過去的陰影走出來了,但我忘不了過去。”現在,吳加芳每日在工地上做泥瓦工,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三個心願:修葺後房,給亡妻修墳立碑,讓兒子儘早結婚成家。

從地震中騎摩托車背亡妻回家的“情義男”

到後來閃婚、離婚的“薄情寡義男”

這十年他經歷了什麼?

背亡妻回家的吴加芳:我既不“情义”也不“薄情”,只是个平常人|Figure X 剥洋葱

這篇文章,來自我們的好朋友,

專做人物報道的:“剝洋蔥people”

長按二維碼關注

在喧囂的時代,

他們堅持深度報道,不人云亦云;

在真相稀缺的時代,

他們堅持用事實說話,不做“無用之爭”;

在情緒至上,爆款頻出的時代,

他們堅持用嚴肅而溫情的筆觸,

一層層剝開覆蓋在人們身上的“偽裝”。

他們關注個體的經歷,

記錄時代的腳步:

心境在兩種極端狀態下波動——時而登上躁狂高峰,時而陷入抑鬱低谷的躁鬱症患者。

背亡妻回家的吴加芳:我既不“情义”也不“薄情”,只是个平常人|Figure X 剥洋葱

在小鎮做情趣內衣的女工。

背亡妻回家的吴加芳:我既不“情义”也不“薄情”,只是个平常人|Figure X 剥洋葱

拍攝同性戀母親20年的導演 。

背亡妻回家的吴加芳:我既不“情义”也不“薄情”,只是个平常人|Figure X 剥洋葱

為了減肥,患上厭食症和暴食症的人們。

背亡妻回家的吴加芳:我既不“情义”也不“薄情”,只是个平常人|Figure X 剥洋葱

每當有懸疑雜案,

他們總是第一時間到達現場,

與核心人物交流,帶來一手信息:

對話鴻茅藥酒當事醫生譚秦東。

背亡妻回家的吴加芳:我既不“情义”也不“薄情”,只是个平常人|Figure X 剥洋葱

調查武漢理工研究生陶崇園墜亡事件。

背亡妻回家的吴加芳:我既不“情义”也不“薄情”,只是个平常人|Figure X 剥洋葱

杭州保姆縱火案。

背亡妻回家的吴加芳:我既不“情义”也不“薄情”,只是个平常人|Figure X 剥洋葱

白銀連環殺人案 。

背亡妻回家的吴加芳:我既不“情义”也不“薄情”,只是个平常人|Figure X 剥洋葱

作為國內一流的特稿平臺,

他們出品的這些優秀特稿,

或許你也曾讀到過:

三年自然災害期間的5萬江南棄兒 。

背亡妻回家的吴加芳:我既不“情义”也不“薄情”,只是个平常人|Figure X 剥洋葱

沒有人認領的遺體 。

背亡妻回家的吴加芳:我既不“情义”也不“薄情”,只是个平常人|Figure X 剥洋葱

因為被誤診,他當了7年艾滋病人。

背亡妻回家的吴加芳:我既不“情义”也不“薄情”,只是个平常人|Figure X 剥洋葱

拐走孩子的,竟然是隔壁的老鄉。

背亡妻回家的吴加芳:我既不“情义”也不“薄情”,只是个平常人|Figure X 剥洋葱

剝洋蔥people,

記錄值得記錄的人,

每天為你送上有態度有溫度的人物報道。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