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山水的仙姿秀色孕育出段七丁繪畫的獨特風格

四川山水的仙姿秀色孕育出段七丁繪畫的獨特風格

段七丁

一九四九年生於四川省蓬溪縣。擅中國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省美協山水畫會副會長。一九七七年於西南師範大學任教,後擔任副教授。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段七丁自幼酷愛藝術,受到其父親四川著名美術教育學、國畫家段虛谷先生的教育和薰陶,並先後得到諸多著名畫家的指導,受益於馮建吳先生最多,他長期學習中國古今山水名作傳統功夫紮實,更得“師古人之心”的古訓。段七丁山水畫藝術技法多樣而又統一,無論是清雅的水墨寫意,儒麗的重彩青綠,講究的用筆,斑斕的色彩,皆因心而發,因情而寫。

出版有《段七丁畫集》、《中國山水畫技法》、《中國重彩山水畫技法》,主編《中外名畫鑑賞》等教材。

四川山水的仙姿秀色孕育出段七丁繪畫的獨特風格

四川山水的仙姿秀色孕育出段七丁繪畫的獨特風格

段七丁先生的繪畫藝術風格

文 /林木

與一般已畫成套路的國畫家們不同,七丁沒有一套定型的千篇一律的情感模式、意境模式和司空見慣的形式程式,他始終堅持自己在複雜生活中的豐富的情感經驗,並以這種情感為基礎去創造其情感表現的自我的藝術,難怪七丁從一開始就以風格的多樣、技法的多變和意境類型的豐富而聞名。遍歷全國,行過萬里的畫家筆下出現過新疆牧場牛羊歡騰的熱烈,亦曾有西藏牧區夕照的輝煌;有三峽寧河放舟的豪放,亦有江南水鄉夜語的溫馨。當然,美如天府,秀甲天下的四川山水給這位多情的畫家以更深的陶養,他畫得更多的自然是四川的景色:從雄秀美麗的貢嘎、峨嵋,到靈秀清新的川中丘陵;從奇偉險峻的峽江巖谷,到神奇絢麗的九寨山林。當然,正是四川山水的仙姿秀色孕育出七丁繪畫的獨特風格。

七丁繪畫取材一般不大。他往往截取自然的半邊一角,一堵門牆,一泓清潭,一片農舍,一座小丘,或者老柏兩三樹,漁舟一兩隻,而著意玩味其意趣:小鎮的閒適,夜語的呢喃,溪聲之淙淙,月歸之靜謐,畫家善於在普通而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濃郁的詩情。在他的山水畫中,正是那些點景似的小小人物,卻畫龍點睛似地讓平凡的似乎簡單的景緻昇華到詩的境界,在走路、理髮、讀書、捕魚、晾曬、洗衣等日常生活場景裡使小情小景的山水畫平添出若干親切與溫馨。這種對四川農村隨處可見的普通場景的表現,構成了七丁藝術平淡天真的獨特的風貌。

四川山水的仙姿秀色孕育出段七丁繪畫的獨特風格

雙駿圖

水墨設色紙本

尺寸:69×46cm

款識:餘年少時酷愛馬,每相遇而不忍離別,常有隨其而去之事。為此,亦有逃課遲歸而不幸受罰之苦。若得空牆片紙,興起即稚塗抹畫,有不思其餘之癖。此兒時趣遺矣。一九九五年季春興之所至寫此並記之。段七丁柃北碚溍雲山下。

鈴印:段七丁。蓬溪。閒雲。

七丁在傳統繪畫的筆墨表現上有著良好的素養。他深知筆墨表現的箇中意蘊。在他的畫中,用筆之道,極盡變化之能事,他善於在運筆之輕重、疾徐、濃淡、寬窄、乾溼、頓挫、光毛、提按、長短及種種複雜的形態變化中,在諸對毛段的對立統一中去構成變動而有序的畫面。其用墨之法與用水之法的有機結合,使其畫面水意迷濛、墨象鬱然,其潑、破之法尤為精到,大片潤澤明潔、淋漓恣肆的濃淡墨色相滲相融,自成一種獨立審美的形式感。

四川山水的仙姿秀色孕育出段七丁繪畫的獨特風格

季春 45×69cm

當然,七丁藝術在意境與筆墨上的開拓如果在數年前已頗具成效,顯示他在傳統藝術的繼承上已有相當深厚的功底的話,那麼,這種成就似乎更多地屬於對傳統形態的成功的把握,我們不難在這一批雖然富於變化、意趣亦各異的作品中找到稍多的傳統的印跡。

然而,藝術作為個人情感的獨特的符號表現,它必然隨著畫家情感內涵的不斷變化而產生相應的形式變化,從某種程度上,作為形式表現的中國畫來說,形式作為藝術創造和情感表現的終端,它本身應該具有相對更重要的比重。新的情感要求表現它的形式符號也具備新的形態。以此觀之,七丁近年的新作具備更多的創造的因素。

四川山水的仙姿秀色孕育出段七丁繪畫的獨特風格

湖山暮靄 68×68cm

事實上,藝術的創造和新意的出現必須對既有的熟悉的程式與符號系統予以某種改變,使其創造出某種陌生中的熟悉,習慣中的變異,七丁近年之新作就有此種特徵。

如果說傳統中國畫已形成一套成熟的章法結構的話,七丁的新作在此方面的突破是十分明顯的。他開始打破其習慣的也是傳統的以遠、中、近明顯三段分佈而以中景為主的立軸式章法程式,或者以一景為主輔以它物,以疏簡留白為主的斗方式小品結構,而出之以飽滿的西方式焦點結構的新構圖。他的畫面,開始出現壯闊的大場景,前、中、遠景被有意識地予以自然的過渡,熟悉的豎長構圖被中國傳統中並不多見的陌生的橫式構圖(但又不是“長卷”)所代替,焦點式結構的處理給他的繪畫帶來一種自然樸素的意味,而民族傳統中“三遠”式宏觀觀照的方法的有機納入,又使其構圖並沒有落入西方式套路。這樣,平易、樸實、滿密、複雜的橫長構圖開始給七丁的繪畫帶來了新的意味。就是方形的結構,七丁也在寫實式的焦點結構中安排得嚴整、方正、豐滿而充實,這就與傳統形態的斗方小品有了較大的區別。結構在繪畫中有著舉足輕重的統率作用,結構的變化造成了七丁繪畫全新的視覺面貌。

四川山水的仙姿秀色孕育出段七丁繪畫的獨特風格

嘉陵雲帆 68×68cm

結構的改變也引起筆墨處理上的變化。如果說七丁的繪畫曾經也以筆墨的深厚功底傳為美談的話,那麼,那種傳統意味太濃的筆墨卻很難帶來創造的新意。而七丁這批新作中,大氣雄強的結構本身也開始排斥那種精緻、疏簡、清新、淡雅,以“計白當黑”為準的傳統筆墨觀。濃墨重筆的風貌開始呈現。七丁此時主要在一片重墨之中去重新安排墨象的變化,新作固然仍以潑墨為主,在濃淡互破,水墨互破中求變,但濃重的墨象的基調卻始終保持,此時的墨色是在濃墨中的細微變化。在七丁的重墨處理中,畫家巧妙地有限地引入西畫對光影的表現,以對受光留白的方式在大片濃墨中留出少許透氣之點,亦如圍棋之留眼,一眼尚存,全盤皆活,這實則又是東方式平面構成之活用。

四川山水的仙姿秀色孕育出段七丁繪畫的獨特風格

竹溪清秋 138×70cm

這批作品中的用筆也因畫面形象的落實,複雜而趨繁密,配合其重墨的運用,運筆也出現以繁取疏,密中求空的意匠處理,同時,用筆老辣、硬拙、強悍、野霸,一股逼人的豪氣因筆墨而充溢於畫幅之間。這無疑使筆墨自身獨立的表現性之使然,這是使其宏闊的場景再添氣勢,而斗方小景也爽秀渾成的內在原因。儘管筆墨處理上出現了這些新的變化,但七丁並未全部拋棄舊有筆墨的優秀成分,我們仍然可以在這批新作中看到筆墨在辯證中的複雜變化,仍然可以看到運筆中那些精彩的氣勢、節奏與旋律。

四川山水的仙姿秀色孕育出段七丁繪畫的獨特風格

明月峽 69×46cm

當然,最沒有變的仍然是七丁對生活的摯著與熱情。他仍然徜徉於自然之中,駐足於山林之下,儘管情感體驗不斷地變幻,新的詩情、新的意境在不斷地產生,新的技法、風格在不斷地出現,但貫注其舊作、新畫中那股鮮活的詩意和充沛的熱情卻仍在繼續。七丁的情感世界鍾匯著四川山水那特有的毓秀與靈奇,必將使其藝術出現又一輪美與情的昇華。”

四川山水的仙姿秀色孕育出段七丁繪畫的獨特風格

赤壁賦 89×69cm

四川山水的仙姿秀色孕育出段七丁繪畫的獨特風格

唐人詩意圖

款識: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唐末莊句。1997年西遷後返北碚上課寫此段七丁

鈴印:段七丁

尺寸:70×45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