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2家企業為何登上應急管理部的1號公告?

一天之內,新組建的應急管理部連發兩份公告。

1號公告中,42家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被納入安全生產失信聯合懲戒“黑名單”管理。

2號公告中,中石化上海賽科公司因“5•12”閃爆事故,被撤銷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稱號。

安全是企業生產的頭等大事。4月23日,應急管理部召開掛牌後的第一次部長辦公會議上,應急管理部黨組書記、副部長黃明就強調,把安全生產始終放在突出位置,作為應急管理工作的基本盤和基本面,始終作為絲毫不能放鬆的基本任務和基本保障,狠抓安全防範責任措施落實,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但梳理1號、2號公告卻發現,依然有企業對再三強調的事情充耳不聞。

這42家企業為何登上應急管理部的1號公告?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製圖

“上榜”理由

據悉,1號公告中納入“黑名單”管理的42家企業,主要有以下6類情況:一是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導致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責任事故;二是未按規定取得安全生產許可,擅自開展生產經營建設活動;三是有意瞞報、謊報、遲報事故;四是採取隱蔽、欺騙或阻礙等方式逃避、對抗安全生產監管監察;五是被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依法責令停產停業整頓,仍然從事生產經營建設活動;六是煤礦超層越界開採等。

以42家上榜企業之一的揭陽市汽車運輸總公司為例,該企業就是廣河高速公路龍門路段“7·6”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車輛的運營方。

2017年7月6日,駕駛人趙紅廣駕駛粵 VV1351 號大型客車行駛至惠州市境內廣河高速公路龍門段73公里440米處時,車輛失控向左偏離行駛方向與公路中央分隔帶護欄發生刮撞後旋轉並掉頭仰翻於中央分隔帶上,造成客車上19人當場死亡,31人受傷。

這樣一起交通事故又怎麼會和失信行為掛上鉤呢?背後的事情可沒這麼簡單。

據1號公告可以看到,該企業屬於嚴重屢教不改型

公告表示,該企業未按照“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對下屬揭西分公司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統一管理。未建立對下屬公司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的監督考核機制,未按照公司《安全生產聯合檢查工作制度》牽頭組織所屬企業開展安全生產互檢,未對下屬公司開展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未發現揭西分公司事故車輛長期變相掛靠經營,不按許可的線路、班次、站點運營等違法行為;在揭西分公司因客運車輛違章行為被中央電視臺2016年1月31日曝光,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通報要求其全面整改後,揭陽總公司仍未採取針對性的技術、管理措施及時消除下屬公司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而在同日發佈的2號公告顯示,2018年5月12日,上海賽科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苯儲罐發生閃爆事故,造成6人死亡。依據《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工作管理辦法(試行)》(安監總辦〔2014〕49號)規定,現撤銷上海賽科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稱號。

次日,應急管理部官網發佈的通報中可以看到,該事故暴露出

事故企業和承包商安全風險管理缺失、專業管理缺位、漠視重大危險源管理、特殊作業管理流於形式、違規違章嚴重等突出問題。

不可鬆懈的整治

在國家的大力整治之下,各地方的執法力度也不斷加大。據悉,本次納入“黑名單”管理的42家企業中,非事故類“黑名單”企業22家,佔52%,較之以往大幅上升,表明各地注重從執法過程中發現違法違規企業,這也將有利於推動各類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促進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進一步彰顯安全生產失信聯合懲戒“黑名單”管理的重要作用。

此外,據此前應急管理部公佈數據顯示,今年截至4月20日,全國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同比分別下降17%和12.9%;發生重大事故同比減少4起、63人,分別下降44.4%和54.3%;沒有發生特別重大事故;大部分地區、大部分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尤其是煤礦未發生重大事故,同比減少4起。

“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要增強憂患意識、底線思維,決不能有絲毫鬆懈、半點馬虎。”應急管理部黨組書記、副部長黃明在應急管理部第一次部長辦公會議上就指出,今年以來,全國發生4起一次死亡9人的事故,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較大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雙上升”,反映出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

對企業而言,進入二季度,部分企業趕工期、追搶產量的願望強烈,加上今年化工市場效益持續向好,時刻不放鬆思想、降低要求,或才能杜絕事故的發生。

對於應急管理部,兩份公告之後的考驗則將是夏季高溫、高溼、暴雨、雷電多發等背景下,各地區、企業會否高度重視,提前制定採取有效的防範應對措施,認真做好相關企業夏季和汛期安全生產工作。

安而不忘危,未雨需綢繆,涉及安全之事不容鬆懈。


來自:國是直通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