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紫砂壺,你碰到了嗎?

  • 紫砂壺的識別 ——
  • 紫砂壺成型目前有兩種基本方式,全手工成型與半手工成型(又叫模具成型,也是紫砂壺系列)。
  • (1) 手工紫砂壺與模具紫砂壺的區別 :
  • ①手工制壺,坯體外表形成泥層,內層相對疏鬆,中間砂粒聚集形成泥砂堅骨,使紫砂特有的透氣性能得到很好的保留。經過燒製後,質地收縮不一,泥砂層次不齊, 外表粗粒凸現,使壺表面呈現出溫潤的質感和明快的光澤。壺內壁由於礦物結構疏鬆和砂粒堆積空隙,體現出內透外吸的本性功能,呈現出紫砂特有的性質。
  • 真正的紫砂壺,你碰到了嗎?

  • 而模具製作的,泥質在均衡性、同一性都受到了很大的破壞,內、外壁缺乏立體性結構分層,燒成後表面失去質感效果,壺壁吸透率跌降至60%以上,紫砂特有的性能所 剩無幾。最突出的表現為:使用久了,往往出現灰暗死板等現象。
  • 真正的紫砂壺,你碰到了嗎?

  • ②手工制壺,經反覆拍打泥片成形後,在外壁進行削、刮、整的工序,而且每個工序都相當費功夫。
  • 真正的紫砂壺,你碰到了嗎?​​​
  • 而模具壺製作工夫不在拍打上,基本成形後,為使泥與具吻合,工夫用在內壁上。
  • 真正的紫砂壺,你碰到了嗎?​​

  • (2)辨別手工紫砂壺與模具紫砂壺:
  • ①首先,模具做的紫砂壺內外壁打磨得比較光滑,手工做的壺要在泥凳上細細打磨,做好後內壁裡會留下泥凳的木紋。
  • ② 其次,純手工紫砂壺的底和壺壁是分開進行,但紫砂泥卻是同一時間調製的,這種時間差造成壺在經過火燒後,會在壺底形成一圈明顯的鑲嵌痕跡。如果是模具做出來的紫砂壺,在燒出來之後,後底蓋銜接處沒有明顯的痕跡。
  • ③一般純粹模具做的活,在壺的中間從壺嘴到壺把有一條細細的痕跡,仔細觀察是可以發現的。
  • (3)純手工紫砂壺:
  • 純正的紫砂是不能用灌漿的(紫砂泥本身的軟度是做不到灌漿的,除非是加了其他的東西),可以手拉胚和灌漿製作的茶壺不是紫砂壺。傳統的紫砂壺,是用拍身桶和鑲嵌身桶兩種工藝形成各種形狀的紫砂壺,也就是紫砂成型工藝。全手工壺乃紫砂壺中的“明星”,愛壺之人都夢寐以求。一把製作精良的全手工紫砂壺,哪怕不是大師手筆,依然能夠身價百倍。
  • ①全手工紫砂壺,一般都會有手工痕跡,仔細觀看(“四看”),還是能有所發現。
  • 看壺身表面:全手工壺有著拍打留下的痕跡,類似於皺紋。有的壺明顯一點,有的壺則需要仔細觀察,但不管怎麼樣藝人們不會抹殺這些能證明全手工製作的痕跡。壺身的線條、弧度上不會十分完美,往往會微有起伏。
  • 看茶壺裡面:有泥條的接頭痕跡,身筒的泥門比較松,有泥凳的木紋痕跡,還會有一定的皺褶,(這點很重要,別的有可能會作假,但皺褶卻假不了)有的蓋有作者的印章。
  • 看壺的外面:壺口如果是有線的,或是有坨子的,不容易看出手工痕跡;如果是上準片的,由於準片是用脂泥粘的,收縮過程中會或多或少留有痕跡。
  • 看壺底:如果是一捺底或是有坨子的,也不容易看出手工痕跡;如果是上假底的,假底的泥片也是用脂泥粘的,收縮過程中會或多或少留有痕跡。
  • 那些手工痕跡不能成為一種定式,它的明顯程度取決於泥料特性的不同,泥料收縮大,痕跡就明顯一點,泥料收縮小,痕跡就淺一點,而且製作過程中的精細程度也很重要,不能因為痕跡不明顯就否認是全手工壺,要綜合考慮。就像朱泥,收縮最大,表現出來的痕跡往往最多,壺身外面有時都能看出痕跡。
  • ②全手工紫砂壺,還可以通過“一摸”、“一挑”、“一觀”、“一聽”,以辨別真假。
  • “一摸”:撫摸壺體,看有感受到沒有一些細膩的小孔,天然紫砂是有細膩的氣孔的。
  • “一挑”:就是挑壺蓋,壺蓋要密封性好的;另外還有就是儘量壺嘴、壺把在一個水平面;如果好的壺蓋,還要看壺的落款。
  • “一觀”:天然紫砂壺的顏色古樸典雅、色彩非常含蓄,光澤度不高,很穩重敦實。
  • “一聽”:敲擊聲音,聽壺體的迴音是否悠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