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在這裡就任大元帥,宋氏兄妹在這裡居住,百年滄桑話農林

孫中山在這裡就任大元帥,宋氏兄妹在這裡居住,百年滄桑話農林

農林下路街景。 譚亮 攝

說到農林路,許多人都很熟悉,那裡是我們幾代廣鐵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然而,它為什麼叫農林路?歷史上這裡曾經發生過什麼故事?很多人也許不得而知。今日作者帶你一起走進農林路,掀開那塵封的往事——

百年滄桑話農林

■徐勤

來廣州生活快30年了,頭兩年住在三元里附近的走馬崗,後來搬到東山共和村,此後又搬過幾次家,我卻再沒有離開過東山。過去廣州有句民諺,“東山少爺,西關小姐”。其實東山沒有山,只有幾座地勢稍高點的崗地,諸如龜崗、煙墩崗、蟾蜍崗、竹絲崗、馬棚崗、貓兒崗、松崗等。東山之名,起源於明代的東山寺,地點在今天的越秀圖書館(東山百貨大樓對面)這一地塊上,清初,因寺名而漸次將寺四鄰成片的崗臺地區泛稱東山。

20年前,我家搬到東山迤北的貓兒崗,樓下這一片是現在的農林小區,它由3條南北走向的經路與9條東西走向的緯路組成。3條經路分別叫農林下路、農林上路、農林東路,農林上路是小區的中軸線,9條緯路由農林上路衍生而成,分別叫農林上路一橫路至農林上路九橫路。

農林小區是廣州的一個普通街區,從外表上看,看不出它有什麼特別之處。然而如果你放慢腳步,靜下心來慢慢品讀,你會發現它老邁的骨子裡長滿了故事——在中國近代史上,這裡上演了一幕幕波瀾壯闊的大劇。

孫中山在這裡就任大元帥,宋氏兄妹在這裡居住,百年滄桑話農林

農林街景。 徐勤 攝

農林路的由來

如今,農林下路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車水馬龍,已成為廣州一條繁華的商業街。農林上路兩側,罕見高層樓宇,但見六七層的住宅樓和兩三層的老舊別墅,塞滿了縱橫交織的農林路方塊之中。

每天傍晚,附近的街坊都喜歡到這裡來遛彎,我也常常在夜色中來這裡散步,放鬆疲憊的身心。漫步在農林路上,既不見農田,也不見樹林,為何這裡叫農林路呢?它又是如何跟“農”“林”二字掛上了鉤?每當我走在這條路上,腦子裡經常會冒出這個問題。

時光追溯到100多年前,農林路一帶屬於廣州東郊的荒丘野冢和農田菜地。1908年9月,清廷設立廣東勸業道,掌管全省農工商業及交通事務,負責這事的是廣州知府陳望曾。他上任後創辦了官立蠶業學堂,並籌集資金在此建立農事試驗場。此時,留學美國康奈爾大學獲農學博士的唐有恆以及留學英國、專攻化學的劉寅學成歸來,陳望曾聘請二人分別籌辦農事試驗場和附設農業講習所之事。唐有恆任試驗場籌辦處主任兼農藝師,當即派人勘定廣州東門外鷗村前面(今區莊)犀牛片右側為場址,併購地98畝,印尼華僑張振勳捐地80畝,合計178畝。同年10月,唐有恆主持的農業講習所成立,成為華南農業大學百年名校最早的奠基石,這是廣東創辦的第一所近代高等農業學校,為廣東現代農業科技培養了最早的一批拓荒者。

孫中山在這裡就任大元帥,宋氏兄妹在這裡居住,百年滄桑話農林

農林講習所。(資料圖片)

1909年10月,清廷批准設立“廣東省農事試驗場及其附設農業講習所”。為增加試驗項目決定擴大試驗範圍,在試驗場南邊相連的馬玉水、貓兒崗、竹絲崗購地150畝,場地擴大至320多畝。隨後,根據全場土質地勢,統一規劃農區、林區。他們積極引進外國的農業技術,在場內設農業、圃學、畜牧、蠶桑、化學、氣象六科;又建蔬菜、花卉、果樹、蠶桑、造林和畜牧等試驗區;進行選種、土壤、施肥、防治病蟲害等方面的試驗和鑑定;對各縣的種植、物業、農業經濟和教育狀況進行普查。林業試驗區下分四區一圃,分別營造單純林、混合林、同齡林、異齡林,以為全省推廣人工造林之模範。原廣東全省農事試驗場,自此改名為廣東全省農林試驗場,“農林”之名由此而來。

當時的農林路一帶,到處都是蔬菜、花卉、果林、蠶桑和畜牧等試驗區。在這裡,馬鈴薯從國外被引入廣東,廣州現在到處可見的細葉桉,也是在農林試驗場首先培育出來的。試驗場還建立了氣象觀測所,揭開了廣州現代氣象觀測史的第一頁。

孫中山在這裡就任大元帥,宋氏兄妹在這裡居住,百年滄桑話農林

1909年的廣東全省農事試驗場。(資料圖片)

孫中山曾在此就任大元帥

廣東農林試驗場創辦期間,一批歸國華僑與留學生在此振興農務,以實業救國,推動了全省農業、林業、畜牧、氣象觀測等方面的發展。上世紀初,廣州作為中國近代革命的策源地,農林試驗場在中國革命史上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廣東作家、近代史研究者葉曙明先生在《廣州舊事》中寫道:“如果說東山作為廣州的權力中心,也許只有1919年前後那段時間。那時南北分裂,南方成立了軍政府,岑春煊和孫中山都是七總裁之一。軍政府的所在地,在東山口的農林試驗場內。‘五四運動’期間,學生遊行示威,包圍政府請願的一幕,就在這裡上演。”

孫中山在這裡就任大元帥,宋氏兄妹在這裡居住,百年滄桑話農林

圖為大元帥就職典禮。(資料圖片)

1923年3月2日,孫中山在廣州市東郊農林試驗場設立大元帥府。

據史料記載,1923年2月21日,孫中山從上海回到廣州,他吸取了第二次護法運動失敗的教訓,決心接受共產國際的幫助和中國共產黨合作,第三次在廣州建立革命政權。3月2日,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即大元帥府)在廣州東郊農林試驗場正式成立,孫中山擔任陸海軍大元帥之職,農林試驗場變成了打擊軍閥的革命大本營。大元帥孫中山、財政部長廖仲愷、外交部長伍朝樞、軍政部長程潛、大本營參謀長蔣介石等要員都曾在這裡辦公,農林試驗場成了中外矚目的廣東革命政權中樞重地。

1922年,陳炯明任廣東省省長時,為了籌款,農林試驗場被抵押給廣東銀行。次年,由於到期無款取贖,政府為清還軍用債款,被迫變賣了農林試驗場。農林試驗場在開辦15年後,正式宣告結束。1923年4月3日,大元帥府遷至廣東士敏土廠(今海珠區紡織路)。5月15日,孫中山參加黃花崗起義十二週年紀念活動,順道再至農林實驗場參觀,在場內種橡膠樹一棵紀念。

孫中山在這裡就任大元帥,宋氏兄妹在這裡居住,百年滄桑話農林

位於農林上路二橫路1號的宋子文舊居。(資料圖片)

民國時的“模範住宅區”

廣州建城始於公元前214年,如同其他歷史文化名城一樣,其發展也是以傳統核心城區為原點,漸次向外延伸。廣州城市的原點位於今天的人民公園廣場,其後歷經滄桑不斷拓展,到清朝初期,形成北倚越秀山鎮海樓、南臨五仙門靖海門、東抵大東門、西達西門口的城垣格局。1918年廣州市政公所成立後,實施拆城牆築馬路,自此拉開了廣州大規模的市政建設。

民國時期先是由一些廣東籍華僑歸國置業,在大東門外一帶建起了極具模範效應的新式房屋,商賈一時紛紛效仿,爾後軍政官僚也跟著到此營建官邸。逐漸,仿效之風擴展到百子路、菜園西、竹絲崗、新河浦、農林上路和梅花村一帶。最終,形成了20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的廣州文物標誌——“東山別墅區”。東山的花園別墅多是“獨院式”單棟住宅建築,具有“榕樹婆娑,小築清幽”的獨特風貌。此類“獨院式”住宅,多為二三層,平面佈局靈活多樣,建築造型深受西方風格影響,有古典柱式,也有少量採用中國傳統形式,室內裝修較好,地面多鋪優質水泥花階磚,門廊用水磨石噴塗等高檔材料。

東山一帶在這之後,開始了較大規模的開發,其中重點就是“模範住宅區”的建立。1927年6月,時任廣州市政委員會委員長的林雲陔倡建“模範住宅區”。1928年“廣州市模範住宅區委員會”成立,市政府公佈了相關章程,集中在東山一帶建設供達官貴人和華僑富商居住的“模範住宅區”。

1929年,廣州市第一任工務局長程天固在模範住宅區基礎上提出建設松崗住宅區,範圍在“東山安老院(即今梅花村省委機關幼兒園及省委工程隊)之南、廣九鐵路(即今中山一路)之北、東至自來水塔、西至仲愷公園(即今公交車東山總站)”。按照這個區劃範圍,松崗住宅區囊括了農林上路所在的貓兒崗,成為廣州市政府推出的首個“模範住宅區”。1932年,松崗住宅區大體建成,廣東軍政要員包括陳濟棠、孫科、林直勉、徐景堂、李揚敬、劉紀文等在松崗住宅區建築官邸私宅。1932年5月,松崗住宅區更名為梅花村。

農林上路一帶原來是農業試驗場,風景秀麗,自然吸引眾多華僑和軍政要員在這裡跑馬圈地,蓋起了自己的宅邸。農林上路二橫路1號原是宋慶齡的弟弟和宋美齡的哥哥、時任中華民國財政部部長、中央銀行行長宋子文的住所,人稱“宋公館”;三橫路1號是李宗仁任總統時期遷都南下廣州時的中國銀行行長的宅院,再早些,是侵華日軍在廣州的憲兵機關;位於七橫路7號的小洋樓,是中國近代第一代著名建築師黃玉瑜自建的花園別墅;八橫路16號的那座日式兩層洋樓,是侵華日軍駐粵指揮官的別墅;農林上路14號那棟帶花園的“模範住宅”,傳聞是國民黨一個軍長的宅院;農林上路路口,今地鐵東山口站D出口對面那棟別墅(現在改建成美容院),早年是廣九鐵路8號樓(其餘1至7號樓在馬路對面的小東園),日軍佔領廣州後,這棟樓駐紮日偽鐵路保安隊……這裡的每一棟洋樓,就如一間間小博物館,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孫中山在這裡就任大元帥,宋氏兄妹在這裡居住,百年滄桑話農林

農林下路街景。 譚亮 攝

解放初期南下幹部的棲息地

1949年10月14日,具有光榮革命歷史的名城廣州迎來了解放。10月21日,葉劍英率華南分局機關遷駐廣州市,開始了城市接管和建設工作。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主政華南分局的葉劍英請求中央將分配在北方地區的廣東北撤幹部調回廣東充實各部門,於是大批幹部南下來到廣州。當時華南分局機關設在梅花村,華南分局黨校設在農林下路,國民黨軍政要員和資本家、華僑解放前夕離開大陸時留在這一帶的房產,就成了南下幹部及其家屬的臨時住所。

孫中山在這裡就任大元帥,宋氏兄妹在這裡居住,百年滄桑話農林

古色古香的紅磚房。 譚亮 攝

位於農林上路二橫路1號的那棟淡黃色別墅,坐北向南,擁有一個別致的小花園。別墅高三層,二、三層建有半圓形的陽臺,護欄花紋精美,左邊一條臺階從室外花園直通二樓。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宋子文曾在此居住。如今院子門外懸掛著“宋子文舊居”和“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的牌子。1949年10月,葉劍英南下廣州後就居住在這棟樓裡。

當時廣州剛解放,情況十分複雜,葉劍英成為國民黨特務機關明令除掉的中共重要領導人之一。為了保證葉劍英的安全,廣州市公安總隊選調了一支特別部隊負責他的安全。儘管如此,仍然是險象環生。1950年的一天下午,葉劍英到中山五路某劇場參加一個民主人士座談會,會後驅車返回住地。當汽車行駛到農林下路時,一輛停在路邊的卡車後廂上的帆布猛然挑起,一串子彈向葉劍英的座車射來。幸虧警衛人員早有防範,及時反擊,敵特慌忙駕車逃去。葉劍英的居所“宋公館”也遇到過一些情況,葉劍英就把警衛員們叫到一起,佈置警衛工作,安排警衛戰士分別守備各要道,並經常查崗。後來葉劍英搬到新河浦省委小島居住,時任華南分局副書記、廣東省常務副省長的古大存一家搬進了二橫路1號。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農林上路成了省廳級高幹和南下幹部的聚集地。曾在農林上路居住過的還有時任華南分局常委兼廣東省副省長林鏘雲;廣東省副省長安平生、郭棣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梁威林以及華南分局、廣東省委、省政府、華南分局黨校等一大批南下幹部。我的同事丁滄海就是在農林上路長大的孩子,當年他父親丁希凌從河南調到廣州,在中南局工作,他家就住在農林上路七橫路7號。“文革”期間,紅衛兵說別墅的老宅子地下藏有金銀珠寶,要來抄家,得知消息,丁滄海一家搬到了梅花村。“文革”後,丁蒼海家又搬回農林上路14號別墅,後來落實僑務政策,別墅歸還給了屋主。丁蒼海說,小時候我去過郭棣活家,他是一位民主人士,時任副省長,他家住的小樓是農林上路最顯赫的宅院之一,家中陳設漂亮,“文革”中被紅衛兵翻得底朝天,後來他家住的那棟小樓好像也拆建了。

上世紀六十年代,農林上路還是一條土路,卻是令人羨慕的一處“世外桃源”。南下幹部徐雲(原名鈕昭)的兒子、資深媒體人鈕海津先生在《家住農林上路》一文中給我們描繪了當時的情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家居住在農林上路那些年,農林上路給我的感受是寧和溫馨,炊煙裊裊;綠樹成蔭,鳥語蟬鳴;街道潔淨,行人恭謙;小樓優雅,院靜籬馨。從一橫路到九橫路沒有一座院樓的外觀是COPY的。由是,但凡進入農林上路的外人,都會自然而然地放輕腳步做深呼吸,享受著白蘭花的清香和滿街鳳凰花的火紅,偶爾還能聽到貓咪們在院牆內傳出來的盪漾春聲。”

孫中山在這裡就任大元帥,宋氏兄妹在這裡居住,百年滄桑話農林

農林上路一橫路。 譚亮 攝

廣州市歷史風貌區

自上世紀初清政府在此建立農林試驗場,到如今滄海桑田已過百年。農林上路的名稱依然叫農林上路,然而,此農林上路已非彼農林上路了。

據鈕海津先生回憶,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中南局從武漢南遷廣州,各部分辦公地址和來自中南五省的幹部職工家眷的居處均設在梅花村和農林上路以及三育路,這片區一會兒增添了上千人。之後的六七十年代,恬靜的農林上路越來越熱鬧,到了八十年代熱鬧更甚。

1980年後,歷次政治運動中受害的廣東幾百名廳級和省級幹部得以平反,落實政策的最主要的實體體例就是解決住房。然而此時農林上路已無“空屋”,棲身問題壓力龐大,於是省府機關在農林上路(省委機關在梅花村)見縫插針、拆低建高,加蓋了良多樓房,解決了大量住家的燃眉之急,但也把農林上路都塞滿了。

農林上路五橫路蓋起了一座省長樓,三橫路1號前院蓋起了一座“廳長樓”,留下的另一半兩層別墅之後也被拆除蓋了新樓。農林上路八橫路16號那座日式兩層洋樓也被拆除改建高樓了。現在,整個農林上路民國期間建起的花圃洋樓所剩無幾。據廣州市第一批歷史建築普查結果,如今農林街道僅存16處老房子被掛牌為“廣州歷史建築”。

孫中山在這裡就任大元帥,宋氏兄妹在這裡居住,百年滄桑話農林

農林春色。 譚亮 攝

昔日“模範住宅區”的一棟棟花園別墅,是前人留下的寶貴遺產,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是這座城市記憶的實物保存。令人遺憾的是,上世紀60年代以來,農林上路一帶不少民國時期的“獨棟洋樓”已被陸續拆除。如今走在農林上路,如果留意觀察,你會發現農林上路九條橫路中竟然沒有六橫路,這條路不知何時已經整體消失。

1994年11月,廣州市文化局對東山一帶的“獨棟洋樓”進行了普查,一些老舊別墅掛上了“近代別墅群”的標牌,確定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內部控制待公佈)。2000年8月15日,農林上路被廣州市列為內部控制歷史文化保護區。就在這之後,筆者還親眼目睹了農林上路幾棟老舊別墅遭到了拆除,那大型機械發出的“吭吭吭”的破拆聲,震撼人心,令人痛心疾首。還有一些老舊別墅被重新裝修,紅磚外牆被貼上了靚麗的現代建築材料,失去了昔日的建築風貌。

2014年11月,農林上路升格為廣東省人民政府確定的“廣州市歷史風貌區”,省政府在農林上路旁樹牌公示。儘管這個省級歷史風貌保護區來得有些晚,但不失為農林上路的一個福音。但願此舉能喚醒人們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讓歷經滄桑的農林上路從此受到有效的保護,給子孫後代留下一份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