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方法论第二弹!营销脑洞又来袭!

上次我们推送了创意方法论以后,有小伙伴私信小艾说想看到更多内容,于是今天我们分享创意方法论第二弹!让我们继续拯救枯竭的营销脑洞吧!

1、咒语

让一个词或者一句话霸占用户的脑海,比如脑白金的“收礼只收脑白金”、恒源祥的“羊羊羊”,耐克的“just do it”。简单的话反复说,就会释放咒语般的魔力。

2、做个截图

看聊天截图,不似干巴巴看文章般枯燥,它把读者代入熟悉的场景,像躲在门后偷窥别人对话,刺激、过瘾。

你可以直接把私聊和群聊截图(当然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也可以用“做个截图”App,照模板编造对话。可以用来做买家秀,也可以换花样,像微博上的“妖姬葵”就做得很有趣。

创意方法论第二弹!营销脑洞又来袭!

3、小纸条

比如我们上学时和同学互传的小纸条、乐纯酸奶盒子、饮料瓶、快递包装、面包店小票、吉祥物、台历,上面写点有趣的话、格言、故事、段子,都是一种有趣的传播。

4、画出新意思

一图胜千言,简单几笔表达的信息,往往比几百字的效果还好。但是普通的绘画,很难抓住人眼球,需要搞搞新意思,注入幽默的元素。

5、萌萌哒敲可爱

在这个时代,萌是一种利器,瞬间拉近一件文章或产品和读者、用户之间的距离。

可以多了解些网络新词和句子,可以设置一个虚拟人物发言,把专业的知识用通俗的话说出来,比如贤儿机器僧;也可以在设计上让古代的、或者高冷的产品接地气,比如故宫淘宝;

还可以为你自己、公司、产品,制作一套蠢萌搞笑的表情包,嵌入名字或 Logo。

创意方法论第二弹!营销脑洞又来袭!

6、拆字

把一个字拆成几个偏旁部首,或者把其中一两个笔画画成简笔画、gif 动图,就像王左中右做的变态字。

要知道,汉字本身就是从陶器和壁刻的简笔画演变来的,直观、认知成本低。

7、替代词

收集经典的广告语和文案,以同类的一批词语,替代其中的某个词,寻找灵感。

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用其他遗址和博物馆替代“故宫”,我在上海博物馆修文物、我在兵马俑修文物、我在半坡挖文物、我在周口店挖头骨。

8、十二问

围绕你要写的主题、推介的产品、采访的人,提出一些问题,作个《问题列表》。问题会带着读者的思路走。

参考《起步十二问》、《普鲁斯特问卷》、《知乎年度300问》。

创意方法论第二弹!营销脑洞又来袭!

9、硬币有两面

每一件事,凭直觉去了解,会把自己的成见带入,失于偏颇。那么,不妨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都思考一下,就像一枚硬币有两面。

先批判它,说五分钟;再为它辩护,说五分钟。然后综合起来去考虑,就更全面了。

10、一千零一封信

给猫写信,给狗写信,给一盆花写信,给月亮写信,给一颗遥远的行星写信,给你的台灯写信,给电脑写信,给路飞写信,给王家卫写信,给你的偶像写信,给你的老同学写信,给你的产品写信,给用户写信 ...

写的信不一定要发出去,它本身就是一种训练,训练措辞、训练创意、训练了解和感知对方。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大家学会了吗?想要获得更好的效果还是要进行多多的实践哦!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艾柏利智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