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36歲收費員哭訴自己只會收費帶來的思考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反差?是個人的能力問題!但又是什麼原因導致能力相差如此之大?

36歲了,在收費站上班應該是不超八小時,還剩16個小時,再除去8小時睡眠,再除去吃飯和路上的時間,怎麼也能剩4個小時吧?這4個小時你屁都不幹就知道享受、荒廢,玩遊戲、玩手機、無病呻吟著朋友圈,想著去哪裡吃美食,想著去哪裡玩樂……這些時間你增長個一技之能增長不了?長一百個本事恐怕也現成吧?

你看看那兩位60多歲的老人,人家憑什麼能做幾個群的意見領袖?人家怎麼就能學會photoshop?人家也上班,人家也工作,人家也把工作做的很好,人家怎麼就能會那麼多技能呢?人家發揮了業餘時間的價值!

如果那兩位老人是個特例,你身邊肯定有整天累的跟狗似的人群,他們除了工作幾乎沒有業餘時間,但人家照樣擠時間學這學那的,照樣能擁有其它的一技之長。

你還好意思說你除了收費啥也不會?

工作本來就不應該有鐵飯碗,崗位本來就應該能者居之,每個位置本來就應該流水式的誰能誰上不行滾蛋。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在變的,這個社會本來就應該不斷向前滾動,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必然,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體現,新事物出現你適應不了就應該淘汰,看似殘忍實則這才是應有的正常狀態。

這跟達爾文的自然選擇是一樣的,無論是哪一種生物優勝劣汰才是真正的生存壯大,而人們卻偏偏要給自己戴上道德高帽,幫助弱者才是品德高尚,殊不知人只是生物的一種,壓根就逃不出自然選擇的學說,你有幫助弱者的那個空兒都已經強大十倍了,每個個體都這樣強大了十倍整個種群就增加了十倍的生存能力,遠比你和他共同拖累群體的競爭力要強,我們應該把精力放在群體的競爭力上而絕不是某個小弱兒身上。不是說不幫而是說你必須有足夠的本事,你隨手一拉就能把他拉起來才行,等著拉了半天都拉不起來拉那幹啥?那樣降低群體的競爭力,意義何在?於是,問題就來了,正是這種“同情弱者”才讓某些弱者鑽了空子,憑藉自己是弱者就好逸惡勞,就等著別人來喂,才出現了36歲了除了收費啥也不會就應該繼續讓收費站收費的可笑事情。

再站到人民大眾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取消收費站是一個高度利民的的舉措,但你卻為了個人的私慾不讓關掉收費亭。我們一直宣揚的是群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怎麼到你這兒就個人利益至上了?

面對社會的進步,不斷學習、不斷增長能力才是一個人應該有的一個生活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