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循環水COD嚴重超標解決辦法

詳解循環水COD嚴重超標解決辦法

近期有很多朋友問到如何降低COD,COD是我們汙水排放現在最關注的的一個指標,下邊跟著源達淨水材料來做下具體的瞭解

吸附法:

  大孔吸附樹脂是一類具有大孔結構且不含交換基團的高分子樹脂,在樹脂內部存在三維空間立體孔結構,其孔徑、孔容和比表面積都較高,對於酸、鹼和有機溶劑表現出不溶性,對熱、氧以及化學試劑則表現出惰性。根據樹脂的表面性質,大孔吸附樹脂可以分為非極性、中極性和極性三類。非極性吸附樹脂是由偶極距很小的單體聚合而得,不含任何功能基團,孔表的疏水性較強,可通過與小分子內的疏水部分的作用吸附溶液中的有機物,最適用於從極性溶劑(如水)中吸附非極性物質。極性樹脂含有酰胺基、氰基、酚羥基等含N、O、S極性功能基,它們通過靜電相互作用吸附極性物質。中極性吸附樹脂含有酯基,其表面兼有疏水和親水部分,既可由極性溶劑中吸附非極性物質,也可以從非極性溶劑中吸附極性物質。在操作中,需要依實際的情況和要求進行選擇。

詳解循環水COD嚴重超標解決辦法

  氣浮法:

  氣泡吸附分離(adsorptionbubbleseparation)簡稱為氣浮分離(flotation),即溶液中的固體、沉澱、膠體等吸附在上升氣流上而與母液分離。該技術是利用水中各種原有溶解、懸浮物質表面活性的差異。或通過投加藥劑而產生的表面活性的差異而進行分離的方法。

  化學混凝法:

  所謂化學混凝法是指通過向廢水中投加絮凝劑如聚合氯化鋁、聚丙烯酰胺等,利用絮凝劑的吸附架橋,壓縮雙電層及網捕作用,使水中膠體及懸浮物失穩、相互碰撞和凝聚轉而形成絮凝體,再用沉澱或氣浮工藝使顆粒從水中分離出來以達到淨化水體的方法。

詳解循環水COD嚴重超標解決辦法

  電化學法:

  電化學法處理廢水的實質,就是直接或間接的利用電解作用,把水中汙染物去除,或把有毒物質變成無毒或低毒物質。用電解法或電化學法處理廢水,按照去除對象以及產生的電化學作用來區分,又可分為電化學氧化,電化學還原,電氣浮等法。

  臭氧氧化法:

  臭氧的分子式O3,是氧的一種同素異形體,與氧具有無色、無臭、無味及無毒等特性不同,它是淡藍色的,且具有特殊的“新鮮”氣味,在濃度稍高時具有毒性。近年來,光催化氧化技術在煮練廢水處理領域的應用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經濟效益,但該領域的研究還存在諸多問題,如尋求更高效的催化劑,催化劑分離與回收等。

  生物法:

①好氧生物法

  好氧生物處理法是在好氧狀態下將有機物氧化成二氧化碳、硝酸鹽、水、硫酸根等穩定物質,常見的好氧法有活性汙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汙泥法的原理是通過對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吸附、生理代謝和絮凝作用從而對有機物進行降解。活性汙泥法在分解大量有機物的同時,又可以運轉效率高,小量調節pH值,出水水質較好,因而被廣泛採用。生物法處理煮練廢水中,活性汙泥法的使用最為普遍。但活性汙泥法剩餘汙泥的處理一直是個難題,據資料報道,在國外一般汙泥處理或處理費用佔整個汙泥處理廠運行費用50%~70%,國內也佔到40%左右。

②厭氧生物法

  廢水的厭氧生物處理是指在沒有遊離氧的情況下,微生物進行無氧呼吸,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成穩定、簡單的小分子有機物的處理方法。對於濃度不高而其中有機物結構複雜、難以生化的煮練廢水,處理的目的主要不是降低COD,而是提高可生化性,通常利用厭氧過程的第一、第二階段的水解酸化反應,來完成廢水的初步處理,是煮練廢水目前常用的厭氧處理技術之一。相對於好氧法,厭氧法處理廢水的應用範圍更廣,既可用於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又可用於低濃度的有機廢水處理,汙泥量少,僅為好氧法的1/6~1/10。

詳解循環水COD嚴重超標解決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