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既然已成曲中人,何必再聽曲中曲。曲終人散夢已醒,何處再尋夢中人。 既知曲人存於夢,何故執於曲外人。 不願再做曲中人,奈何越聽越沉淪。曲中曲,人中人,曲散人終離。一曲肝腸斷, 天涯何處覓。


我也不知道從何時我開始愛上了歌曲,又有幾時在歌曲中看到了年少時的自己。

《山丘》就像是在經歷一生,聽到年少,聽到愛情,聽到老去,只有在體驗過這一切之後,你才能找到那種感同身受的共鳴。

《男孩》一個全新的自己,講述面對愛情的男人心聲。
“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那個人》
你等的那個人有時候可能是空空如也的天空,因為你相信命運,而她卻懷疑生活。希望每個人都不要錯過最後一班回家的車和那個你深愛的人。
“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給你們》
從今以後TA就是你一生的伴,TA的一切都將和你緊密相關, 福和禍都要同當。
“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醉赤壁》我對你用情極深,希望你能早日遇到可以讓你終生守護的那個人。
“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最後沒能在一起》
是真的愛過也不曾後悔,只是緣儘讓我們不能再繼續,此歌也代表我對你訴說的心聲,再見了我曾最愛的女孩!
“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喝醉之後才明白》
總會在生病了才明白誰最愛你,總是在最無助的時候明白了一切。
“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曾有那麼一句話:人這輩一子啊,最害怕就是突然有一天聽懂了一首歌。 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