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有“顏值”也有“材幹”

白蠟:有“顏值”也有“材幹”

“一葉知秋而知天下秋”。最早變黃落葉、最有秋天味道的樹,可能要數白蠟樹了。秋季白蠟樹的葉子會變成明黃色,十分漂亮。不過,白蠟樹並非僅靠“顏值”,它的“材幹”同樣出眾。

一、白蠟的特點

白蠟,是木犀科白蠟屬植物的通稱,落葉喬木。羽狀複葉,對生,小葉5——9,多為7,葉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葉緣具鋸齒或具波狀齒。圓錐花序頂生或側生於當年枝上,與葉同時開放,萼片4深裂,無花瓣。翅果,倒披針形。花期4月,果期8——9月。木材堅韌耐水溼,製做傢俱、農具、膠合板等,用枝條可編筐,樹皮稱秦皮,中醫用作清熱藥。

二、白蠟的習性

習性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溼潤氣候,頗耐寒,喜溼耐澇,也耐乾旱,對土壤要求不嚴。鹼性、中性、酸性土壤上均能生長,抗煙塵,對二氧化硫、氯、氟化氫有較強抗性。萌芽、萌櫱力均強,耐修剪,生長較快壽命較長。

三、白蠟的分佈範圍

北自中國東北中南部經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南達廣東廣西東南至福建西至甘肅均有分佈,喜溼潤,多分佈於山洞溪流旁。

白蠟:有“顏值”也有“材幹”

四、白蠟的市場價格

白蠟:有“顏值”也有“材幹”

五、應用前景:

絨毛白蠟適應性很強,喜溫暖、溼潤,耐寒、耐澇、耐鹽鹼、耐乾旱,抗病蟲害、有害氣體能力強。絨毛白蠟速生性較強,壽命長,在華北及西北東南部地區廣泛應用,是優良的行道樹、城鎮綠化和生態用材林樹種。特別在乾旱、少雨、較寒冷或地下水位高的澇窪地、重工業區以及鹽鹼含量較重的地區,是城鎮綠化和生態防護的首選樹種。

白蠟樹單就經濟價值來說非常巨大,不僅是非常重要的經濟型材,而且是名貴的中藥材。不過由於中國近幾年對白蠟樹的毀壞巨大,白蠟樹的產量正呈逐年下降趨勢,所以說種植白蠟樹既有前途又有錢途。

六、市場分析:

在苗木生產方面,中、小規格的白蠟種植面積較大,數量較多。其中胸徑6釐米以上的由於種植密度大,冠形較差,不利於培養大規格的標準苗木。

白蠟:有“顏值”也有“材幹”

苗木銷售方面,中、小規格的苗木,特別是小規格的苗木銷售較難,價格較低;胸徑7釐米~10釐米的苗木數量較少,較好銷售,但價格一般,比前幾年略有下跌;幹形較好的優良品種的苗木價格將高於普通白蠟。

在苗木需求上,胸徑7釐米~12釐米的苗木市場看好,價格較高。

七、栽培要點:

由於胸徑1.5cm~4cm的苗木較難銷售,而且種植密度較大,因此要捨得除掉一部分小規格苗木,加大空間培育大苗。絨毛白蠟培育大苗要移栽兩次,第一次定植密度要大,採用每畝650株~700株的標準,有利於培養幹形,幹冠比保持在1:2左右;當胸徑達到3cm~4cm時定植第二次,密度為每畝250株左右,要適時定杆,短截主枝,撫育側枝生長,使之形成較好的冠形。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點“花木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