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美在哪裡?

天法如訓

書法美在點畫,美在結字,美在通篇神韻和意境。點畫是局部之美,結字是局部之美,通篇神韻是整體之美。美的傳遞是客觀存在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當美引起共鳴,產生感動時,美就在你的意境之中了。

結字蘊涵著多種點畫之美。不管哪種字體,沒有點畫之美就沒有結字之美。結字不是點畫的簡單堆積,而是對點畫的駕馭。點畫的變化構成了結字之美。

下面我們來舉五個例子:

1)楷書:

歐體,“太寧”,這兩個字中的撇捺點橫,起伏於微妙變化之中。細看其點,各不相同;細觀其橫,筆筆不同。“太”字如金字塔般的巍峨,“寜”字四層疊加,無一不美。“太寜”二字,一疏一密,反差鮮明,構成了疏密對比之美。

2)隸書:

漢隸,“之靈”,“之”字四筆,有收有放,第三第四筆是放,尤其最後一捺,彰顯了《禮器碑》風格。“靈”字三層疊加,單獨看美,整體看更美。為什麼?因為三個部分為了整體之美,都有所調整,形成了左右對稱之美。

3)行書:

行書,王羲之《孔侍中帖》“取消”。“取”字“又”旁、“消”字“氵”旁,都一筆代之,形成了左右相依,繁簡對比之美,彰顯了行書的靈動。“取”字左旁三橫,不是均分,而是中間下筆,形成了“耳”旁的疏密反差之美。

4)草書:

草書,懷素《論書帖》“來常”,粗細提按,上下引帶,祥和中更有靈動。尤其“常”字,重心左傾,與上面“來”字,構成了正欹相依的行氣,體現草書跌宕起伏的運筆氣勢。“來常”結字,比起行楷,簡略許多,又合乎草書規範。

5)金文:

金文,《散盤》“門人”,其筆畫雄渾,內含千鈞。 “門”字左右兩邊佔位不等,共有四縱三橫,雙雙是在基本對稱中的不完全對稱。如果是完全對稱,必定給人以端莊森嚴之感,不完全對稱,則是“草篆”的高明。


以上真隸行草篆,儘管書體不同,字也不同,結字不同,筆畫也不同,但是它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點畫美,結字也美。如果把兩個字看成一個整體,把點畫結字看成局部,那麼,它們的每個局部都蘊藉著美,合起來,整體更美。


如果片面強調“圖式創新”,比如“黑白對比”,“視覺衝擊”,那就可能陷入“醜書”泥潭。這些“圖式創新”為什麼不美呢?因為離開了優秀的傳統。如果點畫像“拖把掃地”,結字“猙獰古怪”,醜陋如此堆積,怎麼還會有書法的整體之美呢?所以,沒有點畫之美、結字之美就沒有整體之美。見下例:

以上兩個什麼字?據作者註釋是“廓然”。這兩個字能夠給人以美的感動嗎?不能。道理其實也簡單:這兩個字既無點畫之美,也無結字之美,放在一起更加感到“醜陋”。


但是,局部之美的簡單堆積是否會自然而然形成整體之美呢?答案是不會。無論哪種書體的整體效果,大致有兩類:一類是整齊一律之美,另一類是對立統一之美。兩種整體之美,早在古文字時代就有了。譬如西周鐘鼎文《益公鍾》就是整齊一律之美,《盠駒尊蓋銘》有草書的意境,就是對立統一之美。見下圖:

《益公鍾》銘文

《盠駒尊》蓋銘


整齊一律之美,整篇不見格子,所有的字似乎都在預定的位置之中,一派整齊井然的神韻。《牆盤》、《九成宮》、《禮器碑》等等,都屬於整齊一律之美。金文後期、楷書、隸書章法都是沿著這個方向發展的,形成了整體之美。整齊一律之美,難在齊整中蘊藉靈動。


對立統一之美是另一類印象:通篇之中參差變化,大小相間,正敧相依,彰顯對立統一之美。比如《毛公鼎》、《蘭亭序》、《祭侄稿》、《黃州寒食帖》、《素蜀帖》均屬於對立統一之美。西周金文篇章,有不少屬於對立統一之美,行書、草書也是。對立統一之美,難在對立中的中庸協調。


在書法裡,有很多對立統一的元素,譬如筆畫的長與短,方與圓,粗與細;字形的大與小,疏與密,正與敧;運筆的快與慢,輕與重;運墨的濃與淡,潤與枯;字與字的間距,如緊與松,直與斜;行與行之間的寬與窄,字的多與少;佈局中的虛與實,靜與動等等,還有許多中間狀態,譬如方中有圓,粗中帶細,潤中顯枯,疏中有密等等,這些錯綜複雜的元素,在對立中統一,反差中彰顯美。

一般而言,整齊一律之美,由於對立統一的元素較少,屬於比較簡單的形態之美;對立統一之美,對立的因素越多,統一的難度越大,形態也就越複雜。儘管兩者有簡單與複雜之別,但難分高低,難定文野。簡單者,有神韻之美,其格調也高;複雜者,無神韻之美,其格調也低。

無論那種整體之美,都是整體對局部的駕馭,是有主有次、有虛有實、有舍有取的組合。整體之美有了局部之美得以步步深入,局部之美在整體之美的統領之下各顯其美。經典作品、優秀作品總是有這樣的內涵,彰顯整體之美,傳遞出美的神韻。

什麼是美的意境呢?聯想和共鳴就是書法美所傳遞的意境。唐太宗在看王羲之字時說“煙霏露結”、“鳳翥龍蟠”。這是唐太宗美的聯想。蘇東坡在讀米芾作品時點評“風檣陣馬,沉著痛快”。這是蘇東坡美的共鳴。可見,書法之美,因人的聯想和共鳴而得到彰顯。

書法美在哪裡?美在點畫,美在結字,美在通篇神韻,美在通篇意境。



水石書法

書法的三要素:筆法、結體、佈局(章法)。書法美在哪裡?書法美在書寫漢字的筆法、結體、章法上面。

1.準確性。“精到”,即字點畫、結構、章法精確到位,合乎法度。講到點畫,就有個形象、尺度(粗細、長短),輕重緩急和使用上的準確度,不能隨意塗沫。結構,就是有個點畫塔配位置的準確性問題,要求其合乎重心、勻稱、呼應、穿插仰讓、參差向背等法則。講章法,就有個整體佈局合乎法度的準確性。



2.鮮明性。個性、風格鮮明,由於作者的思想、學識、氣質、師承、及學書的經歷不同,其作品的風格自然會有所不同,是長期磨練創造出來的;經過專一、博採和蛻化三個過程而來,而且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才能寫出風格來。

3.生動性。生動性取決於點畫、結構、形象的生動性;作品通篇氣韻的生動性;點畫力感的生動性;通篇墨氣的生動性。

以上三點是評價一幅書法好壞高低的方法。而楷書作品更講究“精到”與“嚴謹”,因此墨色不如行草書那樣富有變化和生動隨性;只要符合書法的準確性、鮮明性、生動性三點的作品,就算是美的書法。


使志安寧之秋

書法美,是在於你的內心感受。如果你感受不到它的美,不是書者的水平有問題。而在於觀者的審美取向。買櫝還珠的故事大家都聽過。人人都知道夜明珠的珍貴,可偏偏有人只是喜歡裝珠子的匣子。花了買珠子的錢,買了匣子,把珠子還給你。你能拿他怎麼樣?我喜歡的是匣子。



你從一開始,別人對你說:王羲之的字,是中國書法的象徵。或者有人對你說顏真卿的字端莊雄健。耳濡目染,就會形成你對書法的鑑賞能力。田英章的字,是在傳統共識的歐體字的基礎上形成的。他的成功,得益於廣泛的歐體字的人群認可。而有的田粉甚至認為田英章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歐體第一人。聽著都好笑。天下歐體第一人是歐陽詢本人。只要你沒有跳出他的圈子,他寫的再好再完美,你也是在寫歐體字。小嶽嶽的金句:我膨脹了嗎?人應該有自知之心。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子衿tjk

中國書法是世人公認的最高藝術——無色而具圖畫的絢爛,無聲而具音樂的和諧。書法之美讓欣賞者心暢神怡、讓愛好者迷戀終生。
書法藝術之美就在於它能夠靠點畫的變化,結字的巧妙,章法的和諧體現一種外在美,同時也通過三者有機結合而呈現出來的韻律、氣韻、風格、情趣等體現的一種內在美。書法之道美於和諧。

可以說,書法是一種以極簡的方式來表現複雜思想感情的藝術。

而表現這種魅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點畫的或粗、或細,或剛、或柔;墨色的或濃、或淡,或燥、或潤;結體的或長、或方,或平、或險;章法的或疏、或密,或緊、或松。三者結合在一起,具有一種和諧、自然、豐富的美感。所以,書法也可稱之為“點畫的藝術”、“結體的藝術”、“佈局的藝術”。

書法的外在形式美來自漢字形態。篆、隸、草、行、楷五種字體,每種字體都有形式上的美感特徵。

篆書是勻淨的線條組織,結構類似圖案。

隸書筆畫變篆書的婉轉為方折,橫平豎直、撇捺翻挑,結構彷彿“崇臺重宇”。

楷書的筆畫形狀最豐富,結體欹側而端莊。

行書也是欹側的體態,但是筆畫牽連映帶,具有流利的美韻。

草書線條連綿盤曲,特別是狂草,捨棄了一切外在的裝飾,結構簡略,放逸生奇。

書法藝術之美通於易理,妙合自然。抽象的點線形式蘊含著無數客觀具象的神妙玄機。漢字的創造不是一時一人所為而成,應該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眾人不斷總結修改完善逐漸形成的規範。但是漢字的始創方法之一以類象形“博採眾美”,是不容置疑的。

世界萬物是書法藝術的本源,書法藝術的構成之理是書者對萬殊之象心靈感悟的意態轉換。自然萬象千姿百態,千變萬化,絢麗多姿,蘊含著玄妙的哲理性、豐富性、可變性和融合性。可謂天地之間有大美。

和諧之美表現在書法藝術上不是同質的相加,而是異質的相諧書法藝術之美就在於變化中求統一,在統一中求變化。如在用筆上的提按、方圓、疾澀;結體上的欹正、主從、收放;章法上的虛實、向背、疏密等。

正是這種多樣性和對立性因素的書法語言的相剋相生,相輔相成,相磨相蕩,才形成了“絳樹青琴,殊姿共豔;隨珠和壁,異質同輝”的統一和諧之美。

書法作品表露出來的意韻和美感是書者的心靈蹟化。書家的學養氣質、功力技藝、審美取向、情感心緒等都可以一寓於書,通過點畫線條的律動折射於外。

因此書法作品若想實現中和之美,首先書家在心靈上要有一個淡定自若自然和諧的精神世界。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修養,保持平和的心理狀態,師法自然,化象為意,面對傳統入古出新,孜孜以求。這樣創作出的書法作品才能含文包質,形神兼備,既得造化之功,又發靈臺之意,充滿自然和諧之美。

如果您也喜歡傳統文化,歡迎關注繁星國學,和我們一起走進詩書筆墨的世界!

繁星國學

一句話,書法的美在於它的自然和變化。自然的結構,用筆和章法,反之,則會嬌柔造作,譁眾取寵,所有的江湖書法都屬於這個類別。


結構的美

書法的用筆美

書法的用筆同樣追求變化,主要表現在線條的質量,比如枯、溼、濃、淡的變化,線條粗細的變化等等。我們看林散之先生的書法,尤其感受強烈,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其深厚的書法功力,更重要的是林散之先生的書法很有境界。

章法的美

書法的章法就是隻整體的佈局安排,比如像非白的佈局,講求行氣貫通。一幅優秀的書法作品佈局連綿不斷,搖曳多姿,而富有節奏感,這就是書法章法的變化體現出來的美感。沈尹墨說書法是無聲的音樂,其原因即為此。



田英章先生的字就是歐楷的翻版,並且非常有功力,我們可以以中很好的學習,體會歐楷的魅力。但書法藝術要求百家之長,然後才會有所作為,書法藝術應該體現作者的人文修養和氣質。如果和字帖寫的一樣只能稱之為寫字,而不能稱之為書法藝術。關於田英章老師的書法評價實在太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各抒己見吧。


書法講堂

關於書法之美,我粗略地看了諸位朋友的回答,各有看法和觀點,從不同的角度加以論述,各有其道理。我也想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我是三品齋主李存章,書法愛好者與習練者。我對書法美的認識是這樣的,它的美體現在兩個大方面,和其對應三個具體點。

第一個方面,就是整體之美。其對對應的即是章法之美。人們欣賞一幅書法作品,映入眼簾的首先是書法整體之美。整體的美把欣賞者的眼球抓住,不禁要下意識地感嘆一句:”這幅字真美!“

若祥論這書法的章法整體之美,是一篇大文章,這裡不去細論。

第二方面就是個體之美,其對應的二點即是字的點畫之美,與字的結構之美。字的點畫也稱線條,字的結構也稱結體。一個字的點畫與結構之美,更是書法的基礎之美,沒有字的點畫給構之美,書法之美則無從談起,沒有字的點畫結構之美,其書法的章法之美也就失去意義,沒有任何價值!

歸根結底,書法之美在於字的點畫與結構之美。至於細說字的點畫與結構之美,更是一篇大文章,這裡無法展開細說。

這裡再接繼上文,一幅書法作品的整體之美,把你的眼球吸引了來,感覺好美,自然會吸引你細觀,慢慢欣賞這幅書法作品的每一個字,每一個字的每一個點畫,以及每一個點畫的起止與位置,進而欣賞這每一個字的組織結構,這才是書法美的體現與欣賞!







三品齋日記

關於書法之美,前人總結為“十種美”,非常全面,現簡要概述如下,供書友們參考:

1、形態之美

“數畫並施,其形各異,眾點齊列,為體互乖”。美的書法筆調協調統一,合乎情理,圓筆的婉媚,方骨的雄強,藏鋒的含蓄,露鋒的神氣,不同的形態變化給觀賞者不同的藝術感受。

2、質地之美

“質”是指筆畫的質地、質感、份量、力度等。有質感的點畫,其意味風韻,渾厚含蓄,其表雖樸實無華,其裡卻“藏骨抱筋,含文包質”。富有質地美的書法,筆畫或挺拔有力,或婀娜凝練,筆韻流暢,無凝滯板之勢。

3、韻律之美

“韻”體現在用筆的節奏和墨色的變化。不同的節奏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徐緩的韻律,能給人以沉著謹嚴、從容不迫的藝術感受;急速的韻律,能給人以一種興奮激昂、痛快淋漓的藝術感受。不同的韻律又產生墨韻上的生動變化,濃淡相間,燥潤相雜,使整幅作品變得生機勃勃。

4、力感之美

書法藝術無論何種風格,都必須以功力為後盾。近代梁啟超先生把“力的美”作為欣賞書法的主要依據。剛勁之力,如鐵畫銀鉤,堅挺方折;柔和之力,綿裡藏針,婀娜凝練。儘管有風格不同,然都以不同的表現手法在作品中體現出具有共性的“力感美”。

5、氣勢之美

優秀的書法作品,有的氣勢雄偉,有的豪情奔放,有的紆徐沉著,有不可阻遏之勢,有的激越頓挫,有的神采飛揚,有的沉靜茂密,有的淋漓酣暢,有的縱橫舒展,有的精神團聚,手法雖不同,但無不縱意馳騁,心手交會,血脈相通,一起呵成。

6、結構之美

漢字的結構猶如建築,其中有美學,也有力學。不同點畫形態的變化,表現出不同的姿態,有的疏朗,有的嚴密,有的舒展,有的流麗,有的古樸,有的奇宕,有的峭瘦,有的豐腴。過於險絕則意涉狂怪,妙在平中寓奇,正不板滯。

7、章法之美

不同的佈局方法,是形成不同風格的重要條件之一。有的整齊勻稱,照應謹嚴,如一隊隊有紀律的行伍;有的大小疏密,錯落其間,如夜空中閃爍明滅的星辰;有的行間茂密,左右映帶;有的空曠疏朗,上下呼應。

8、意境之美

“意境”是作者通過對自然界和生活中一些現象的觀察、思維和體會,在其作品中流露出他的思想、情感和藝術修養。古代書家,從自然界萬物的變化中汲取養料,極大的豐富了書法藝術的表現手法。如從夜空中大小錯落的星辰中領悟到“雨夾雪”的章法,從起伏不平而氣脈皆直的峰巒山麓、江流大河中意味到以曲勢取直的筆法。

9、風格之美

有的作品,方勁堅挺,剛毅雄強,猶如一個威嚴的武士;有的作品,婉麗醇美,卓約多姿,猶如一個絕色的佳人;有的作品拙樸渾厚,深沉蒼勁,有古質之風;有的作品風流倜儻,疏放妍飄逸,有士人之雅;有的作品,矩矱森嚴,茂密安祥,有謀士之度;有的作品,骨秀神清,風韻蕭散,有逸士之態……,凡此種種,百花爭妍,各矜巧妙。

10、自然之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脫去了著意裝飾的外衣,泯去了人工斧鑿的痕跡,因而表現出一種天然的、富有魅力的美。要達到自然美的藝術境界,必須從法度入手,自然決不是隨便、馬虎、不拘形態,不守法度。所謂“不期工而自工”,作品往往有意外效果。

本文參考了相關文獻資料,在此致謝。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漫漫書法路,加我不孤獨!

歡迎書法同道關注“麓風軒”,一起交流學習,共同進步。


麓風軒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書體沿革流變,書法藝術異采迷人。

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書法一直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我認為書法美主要體現在:

線條美。

結構美。

章法美。

書法由點畫、結體、章法等構成,在作為藝術品欣賞時,必須透過這些現象領略其力感、情感、氣韻、風格等所產生的蘊涵美。

經常用“有情的圖畫,無聲的音樂”來比喻一副書法作品。這句話不難理解,也就是說書法欣賞也和美術、音樂欣賞一樣,離不開理想和想象,從中感到書法的美妙,旋律美。



當然了,每個人的欣賞觀,審美觀不一樣,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比如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的書體。

有的人喜歡歐體的險勁美;

也有人喜歡顏體的渾樸美;

還有人喜歡柳體的挺美;

更有的人喜歡趙體的遒麗美。

當然也有都喜歡的。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並不是說書法的審美沒有標準,這是比較狹隘的說法。


墨韻書香1314

書法作為一門藝術,它的美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欣賞,一是形體美,另一方面是神韻美。

學習書法的人都知道,學書法一般都從臨帖開始,碑帖上的文字都是前人成功的書法作品,是樣板,臨帖首先要追求形似,也就是字的形體要寫得像,寫像了就有了美感。書法的形體美具有強烈的觀瞻性,是看得見的形象美,雖然都是賞心悅目的,但各有特點,有敦厚穩重的、有雋永清秀的、有氣勢磅礴的、還有些書法中可以欣賞出樸實笨拙的自然美感,凡此種種都是通過眼觀而愉悅心理的美。每當人們看到漂亮的書法作品時,都以“行雲流水”、“龍飛鳳舞”、‘’字字珠璣‘’、“筆走龍蛇”等詞語來表達美的感受。






書法美的另一方面美,是神韻美。學習書法臨帖達到形似以後,還要繼續努力達到神似,也就是說,好的書法作品不僅是形體好看,更難得的是書法內在的神韻美,人們常說“字如其人”也是印證了,書寫文字自然融入了作者的精氣神。所以,好的書法是有氣勢的,有神韻的,是可以感染人的。譬如,我們在欣賞毛澤東的書法時,從文字本身的形體和結構上很難想象為什麼會這樣寫,那是因為我們沒有毛澤東的博大胸懷和豪放氣勢,但當你接觸了他老人家的書法後,你就會被那種無拘無束氣勢磅礴的磁場所感染,不得不為這種美而震撼。



最後,我還想提醒一些關於目前流行的“醜書”現象。書法是一門藝術,是藝術就要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而絕對不是感官折磨。為什麼有些書法作品看起來就像不會寫字的人寫的,而還能被人們所認可,甚至奉為上品呢?我來告訴你,那不是不會寫,那就是我上面提到的追求一種古樸而笨拙的美,就像斷臂維納斯的殘缺美,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沒有文化底蘊,沒有深厚的書法功底,最好不要嘗試這種風格的書法,如果嘗試,那很可能就是實實在在的醜書了。儘管目前很多人濫竽充數裝模作樣,但我們不提倡,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真正的藝術也來不得半點虛假。就像毛澤東的書法,你可以欣賞,可以學習,但你無論如何都創作不出來的,那是氣勢是豪放,是胸懷是神韻,不是隨便。


不用謝1



書法美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概括起來主要有:技法美、內容美、意境美、個性美和情感美等等。

技法美是指線條、結構和章法的美。在古代就有許多這方面的描述如“橫如千里陣雲”,“虎臥鳳閣”,“錐畫沙”和“屋漏痕”,還有孫過庭《書譜》的描述更是達到了無人能比的審美高度:“纖纖乎似初日之出天涯,落落乎猶如眾星之列河漢”等等。



內容美是指作品的文章美,比如說《蘭亭序》的文章內容就是一篇非常優美富有道家哲學思想的一篇文章。包括我們所書寫或自己創作單位詩詞文章內容等。

意境美的內容更是豐富。我們知道意境就是所謂的意蘊和境界。《古今書人優劣評》裡說:“鍾繇書如雲鵠遊天,群鴻戲海, 行間茂密,實亦難過。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故歷代寶 之,永以為訓。”又說:“蕭思話書如舞女低腰,仙人嘯樹。”“索靖書如飄風忽 舉,鷙鳥乍飛。”等等,都是欣賞者在對書法的意境的欣賞過程所產生的聯想。

個性美方面,我們知道,任何的藝術形式都具有共性的內容和鮮明的個性特徵,書法也不例外。歷史上的大書法家都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具有鮮明個性的書法大家。

情感美方面,也就是作品作者在書法作品中注入的情感或作品所凸現出的情感力量。如《蘭亭序》和《祭侄文稿》就是經典的代表。有人評《祭侄文稿》時說:“《祭侄文稿》尤為忠憤所激,至性所鬱結,豈止筆精墨妙,可以振鑠千古者乎?”。

這裡根據提問者的描述要求在說一下。我們知道田英章的楷書學習的歐陽詢的楷書,但我們仔細和歐陽詢的書法一樣嗎,顯然不一樣,這說明田英章的楷書即有對歐陽詢書法的特點的繼承也有更自己的獨到之處,這就是書法個性美的一個具體提現。當然還遠不止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