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那些人之71:審時度勢話虎蛇

人物簡介:地周星跳澗虎陳達,少華山二寨主,兵器為出白點鋼槍;鄴城人氏,北宋時鄴城稱臨漳縣,屬河北西路相州,即今河北臨漳。地隱星白花蛇楊春,少華山三寨主,兵器為大桿刀。山西蒲州解良人氏 ,蒲州是北周所置,北宋時稱河中府,屬陝西永興軍路,領河東、臨晉、虞鄉、猗氏、萬泉、龍門、榮河、永樂八縣。府治在山西永濟縣。據何心《水滸研究》解釋,解良應為解梁,北宋時稱臨晉縣。二人在神機軍師朱武的帶領下打家劫舍,過著小富即安的強盜生活,後加盟梁山,分別坐定第72、73把金交椅。剿滅方臘昱嶺關之戰,二人被亂箭穿身悽慘而死。

水滸那些人之71:審時度勢話虎蛇

少華山三位好漢武功平平,不顯山不露水,然其歸順梁山之途,則蘊含諸多玄機。

梁山好漢的領導核心是天罡第一星宋江,而《水滸傳》中第一個出場的強盜則是地煞第一星朱武,這是施耐庵的創意,暗示梁山好漢逆天而行。洪太尉上山拜見天師,遇見兩個動物——吊睛猛虎和雪花大蛇,這恰恰暗釦出場最早的兩位好漢——跳澗虎陳達和白花蛇楊春,也暗示梁山好漢“虎頭蛇尾”的結局。金聖嘆評點: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蓋檃(yǐn)栝(kuò)一部書七十回一百八人為虎為蛇,皆非好相識也。何用知其為是檃栝(剪裁改寫之意)一部書七十回一百八人?曰:楔子所以楔出一部,而天師化現恰有一虎一蛇,故知陳達、楊春是一百八人之總號也。三人因何落草?書中交代“為官司所累,不得已上山”,寓意朦朧且深刻: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梁山好漢揭竿而起殊途同歸,都是被萬惡的“舊社會”逼的!

水滸那些人之71:審時度勢話虎蛇

話說北宋政府準備圍剿紅色革命根據地少華山,朱武嚴陣以待進行“反圍剿”。要想在“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的嚴峻形勢下,保持“敵人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的氣概,唯有采取“高築牆,廣積糧”的戰略方針。朱武提出主動出擊,到華陰縣“借糧”,這個想法其實無異於與虎謀皮,根本行不通。畢竟在少華山影響力還不大的時候,華陰縣政府根本不會把它看在眼裡。

考慮到史家莊史進的干擾因素,朱武主張不要硬碰硬,陳達卻不認可,他強調強盜得有強盜的“範兒”,先打史家莊,後取華陰縣,於是他親自率眾前去挑釁史進。到了莊前,陳達才知道好漢不吃眼前虧的實用性,他先欠身施禮,在史進大聲呵斥的情況下,他審時度勢、和顏悅色地提出“假道借糧,秋毫無犯,回頭拜謝”的軟話,怎奈聯防隊長史進政治立場堅定,於是二人過招,果然,受過專業武術訓練的史進三招兩式之間活捉了陳達。

眼看拜把子兄弟被捉,楊春就提出和史進“死掐”。此時的朱武頭腦還算清醒:我武功不行,你也不行,去了不是白搭嗎?不如採取“苦肉計”,於是兩人一把鼻涕一把淚地登門謝罪,說我們兄弟三人雖非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俗話說,大蟲不吃伏肉。作為勝利者的史進,估計從小看武俠小說看多了,腦子一熱,就說算了吧,放人!不打不成交,四人從此結下深厚友誼,成為拜把子兄弟。因為這層關係,史進徹底與政府決裂。史進孤身刺殺強搶民女的華州賀太守,不慎失手,魯智深得知消息後,搬來梁山救兵,智取華州。陳達等見梁山兵強馬壯,順便燒了山寨,投誠宋江。

水滸那些人之71:審時度勢話虎蛇

這也是審時度勢的結果。按道理講,少華山是最早反抗北宋的紅色山頭,少華山的“星星之火”一不小心就“可以燎原”。怎奈朱武領導的少華山兵少將寡,遠遠沒有山東及時雨實力強。如果論“誰敢橫刀立馬”者,少華山還數不上陳達和楊春,史進加盟後,大家唯其馬首是瞻,而宋江等七千軍馬不遠千里到少華山的一個目的,就是招降史進,擴大革命影響力。朱武、陳達、楊春在與政府鬥爭的失敗中應該醒悟:一滴水若想永不幹涸,唯有加盟浩瀚大海這個靠山。

瓦崗寨寨主翟讓讓位給李密,就是讓“能者上,庸者下”審時度勢的結果。在這方面,當年張國燾有點“看不清”,他認為擁有紅四方面軍八萬精銳紅軍,就可以想當然成為“一把手”,卻忽視了自己缺少精明智囊團,結果失敗在所難免。取得最終的勝利,有時靠拳頭,更多的則靠智慧。

這真是:無奈少華同落草,負荊義氣可稱賢。誰期結義果同死,箭雨如蝗身不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