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買房和現在買房,哪個更划算?

Daenerys劉童鞋

馬雲說,未來房價如蔥價!但是我想說的是,未來的工資有多少!我個人覺得,現在買房比以後買房更好,為什麼呢?

第一,你不知道未來的房價優勢,你等到十年後,那麼相當於你就在賭!而且這種賭代價是很大的,因為如果你只是普通的家庭,那麼你有能力去支付這樣的房價嗎?


按我的統計,目前國內房價正屬於增長期,為什麼會漲呢?因為社會在變化,經濟在變化,隨著國家的不斷富強,各個地區也開始了自己的“扶貧攻堅”戰略,那麼經濟發展,必然會導致房價的上漲。我們隨便拿一個城市來舉例子。就拿武漢房價來舉個例子吧!我們看一下它的變化趨勢!


你覺得會降低嗎?

我們再舉個例子:

幾十年以前的普通工人工資是30塊(打比方),那麼房價是1000元/平,好了,現在工人的工資漲到了3000元,一共漲了100倍。而房價漲到10000元,才漲了10倍!但是,你一個月的工資能買到嗎?即便工資的上漲是房價的10倍!到結果是,你一樣買不起!

未來房價我們每個人都不能預估到,萬一三四線城市一下漲到20000元一平,那麼你的工資能漲到20000元一個月嗎?如果真的不值錢了,那麼肯定會跌,那究竟是跌多少?一百也是跌,一萬也是跌!


所以我覺得,要買房子的應該早做打算!當然了,如果你有先天的預測性或者敏銳的察覺能力,那麼就另當別論了!

我們無法預測房價未來的走勢,我們聽到大佬說房價要跌,但是跌來跌去,跌了這麼多年,我們還是買不起房子!所以我們應該只能聽取意見,該怎麼做還是看自己!

而且未來人工智能的普及,勢必會淘汰一批人!那麼沒了工作能做什麼呢?還能買的起房子嗎?這也是個問題!


個人意見,經供參考!


雜談論者


買房難,買房貴,很多人為了一套房子傾家蕩產,甚至負債累累。一棟鋼筋水泥的屋子,就能賣出天價,很多人都在推測未來房價的變化,到底是越來越貴,還是越來越便宜呢?

大部分人認為,房價是不可能跌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其實房價的改變需要考慮很多問題,比如國家的大政方針、人口的增減、老齡化、城市配套設施 等等,之所以不會跌有幾方面原因:

貨幣的增長

我國貨幣的發行量已經突破了萬億大關,按照目前的國家發展來看,除非遭到重大的經濟變革,否則人民會變得越來越有錢,物價也會越來越高,房價也一樣。

我國持有房產的人數在4.07億人左右

很多人都是貸款買房,房子的錢還是銀行出的呢,如果房價暴跌,就會導致很多房貸拒還,銀行也會因此增加很多壞賬,而且房地產涉及行業眾多,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啊。

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劇

有需求就永遠有市場,因此不是國家不願意降低房價,而是起碼在10年內根本沒辦法降低。

但也有人表示房價絕對會越來越低,比如馬雲就曾說過,8年後中國最便宜的東西就是房子,現在的房價很大一部分是哄抬物價,如果實現價格透明化,就極有可能把房價拉低。

但是也有人調侃說,對馬雲而言,買房就跟買白菜似的,無論現在還是八年後,畢竟人家對錢是沒有興趣的。


找靚機二手機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先說結論: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買房其實也一樣。實在點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句話已經被說爛了。很明顯未來的房價也將隨著房子的屬性變得更加平穩。

當然至於什麼時候買更划算,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房價將保持長期穩定平穩發展

房地產可以說是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如果經濟發展過於依賴房地產,那麼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波動,經濟發展也將變得不穩定。

基於這個邏輯,調控房地產行業是必須的。伴隨著2017年的史上最嚴限購政策出臺,不過限購限貸限價限地,而且還通過調整貨幣政策改變開發商原本高槓杆操作的行業慣性。

目前進入2018年,整個房地產市場一片穩定,並且還有一些先前增長過快的城市出現輕微下降。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題主完全不用擔心10年後與現在買房到底哪一個更加划算。

更多的是要看自己,想什麼時間買房。若是想現在買自然無妨,當下市場穩定,是個入手的好時機,如果想等到十年之後,那自然也看自己的規劃。普通人買房其實無需考慮太多,更重要的是自己究竟買房幹什麼。

你要的是房子還是生活

很多人說房子就是生活的,其實這兩者還是不同的。房子更多的是一件商品,但是生活卻是人生的組成部分。舉個例子來說,大學畢業以後,同寢室的兩個姑娘,都在北上廣。

兩年前,一個姑娘拼盡全力付了首付跟老公結婚還貸,另一個姑娘隨心而為不願揹負房貸前行。最開始我對兩人的舉動並沒有明顯偏好,只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這兩種都是生活的不同方式。

然而兩年過去了,揹負房貸的姑娘如今仍然在原來的那家公司做著與兩年前類似的工作,薪資穩定雖然增長不多,但是安穩順妥。然而另一個沒有買房的姑娘已經在兩年的時間裡遊玩了4個國家,換了兩份工作,如今的薪水已經是兩年前的四倍。再次見到她時,她說她也打算買房了,現在房貸對她來說輕而易舉。

原本相差不大的兩個人,兩年的時間,因為各自不同的選擇,而有著完全不同的人生。有時候沉重的房貸,的確與輕鬆的生活是難以兼容的。既然如此,想買房的話,就要想清楚現在的自己是要房子呢,還是要生活呢。

這也許決定著往後10年的人生。

不管十年後還是現在,租房更划算

說了這麼多,實在點來講不論是現在還是10年後,租房其實遠比買房划算。不少明星大腕也是選擇租房而不是買房的。

張智霖就是明星當中不買房的代表,他作為一個社會知名人士,有人採訪時問他為什麼不買房。他的回答相信可以成為不少年輕人思考的方向:因為買房是一件性價比很低的事情,我如果租房生活的話,買房用的錢足夠我租房生活100年了。

他說的完全沒問題,在房價如此之高的今天,買房的確不划算。如果出於划算的考慮,那不如下載嗨住APP,從全城房源中篩選適合自己的好房源,做一個聰明的租房生活者。


嗨住租房

有專家說十年後最不值錢的就是房子。

就編者而言,十年的時間有點短暫,15-20年以後預計房子會便宜。為啥呢?聽編者給你分析一番:

1、家庭成員多、接管的樓房多,簡而言之就是供大於求。

現在住樓房的居民多是80後這一代,他們結婚、養孩子有自己的樓房,畢竟他們的父輩,爺爺等輩的人也有屬於自己的樓房!80後大多是獨生子,加上雙方父輩、爺爺輩的樓房預計有4套房以上。

2、從經濟學角度觀點

目前的房價太高、之前的樓房價格被中間投機倒把人的炒作,縣城及城市的房價已經到了不理性的價位,從大的趨勢來看,房價與大多數購房者的實際收入不相匹配,有的專家介紹一個人七年的收入與當地的樓房款差不多,結合本地的房價算一算,這個收入與樓房不相匹配。

現在買房與十年前買房已截然不同,十年前買房的這批人現在都大賺了一筆。

舉例說明:10年前的房價縣城1500元,而現在房價4500-5000元,十年前15萬元買的房子現在能賣50萬,大賺了3倍左右。

當然從目前的觀點來看,現在買房與10後買房那個更划算,從目前來看,十年後買房划算,但是這個十年的變化太多,世事難料,要看各個地方的實際情況,也要看總體的調控情況。

現在的房價偏高,會不會十年後物極必反…


小希時間

八年前我不想買房,主要不想背那麼多的貸款,但是老婆執意要買房,租房子沒有家的感覺!我卻執意掙錢然後全款買房,當時收入很客觀!老婆說房租和房貸沒差多少,也就是首付的問題,可以買個首付低的!

然後我們買了房子,當時房價80萬,貸了60萬,說實話壓力不是很大,自己的房子,隨意的折騰,住著也舒服,也不用擔心房東孩子結婚還是老人搬來住!

八年後,買的這套房子市值240萬,其實沒有投資的意向,當時純粹是為了自己住!現在想想自己掙錢不少,但是趕不上物價的上漲,錢的購買力一直處於下降狀態!

如果投資房產,現在要選擇城市,看城市的發展,還有地產目前走向!如果是自己住的話,買房子什麼時候都合適!

首先說10年的租金問題,現在房子差不多一個月2000元,一年就是24000元,十年就是24萬!而這些錢可以說不少了!如果是自己買房,價格不太貴的房子,至少也是還了十年的月供,最主要在這十年裡,你不用考慮搬遷的問題,很少有房東能把房子租給你十年的時間吧!

雖然現在很多地區的房價已經開始有所下降,上升的空間目前來看不是很大了,這不是主要問題,以下幾點可以分享一下!

1、城市化發展加快,農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遷移!

2、二胎政策放開,青年人口增多,需求量增大!

3、錢的購買力問題,錢一直在貶值,購買力一直在下降,《愛情公寓》裡面有一段,500萬可能就是一個月的電話月租!

4、自己住,什麼時候買了都是舒服!


戀花的季節


這個問題沒有設定具體的位置,我先假設是北上深這種超大型的都市。至於很小的地級市或是縣城等不在此討論範圍內。

我是個積極應戰的人,不是被動挨打的人,所以要是問我答案,那肯定回答現在購買,不過首先你買的起的話。

我認為買房子更多的是買位置,北京目前來看是三環內,再過幾年是四環或是五環內。上海目前是內環,過幾年是中環,再過幾年是外環。

理由是不能說全國的人在盯著這很小的地方,幾千萬人盯著還是有的,你想盯著三環內的人會是每月掙幾千塊錢的人嗎?顯然不可能啊。都是高端人才,或是各種老闆等。這些地方稍微降一點就會有人出手購買。就算有人因各種原因離開這裡,也會有人馬上填補進來的,這是個動態的過程,但是會越來越牢固,越來越難,所以為什麼不是現在購買呢。

大家都不要把別人當傻子,更不要把自己想的多麼聰明,每個人的想法都是房價下降,自己買房,買了後房價就上升了。這是做夢的想法,就是應該想著房價和你沒關係,總之要有一個固定的住房,對自己對孩子等都有安全感,這種隱性的好處還是有的,不要為房價漲了,跌了,而焦躁,那個沒用,完全是損耗。


希望我的答案能夠幫助到您!


馬王爺在此

我們普通大眾就不要從那些專業的角度去分析,去猜測。最簡單,最直接,也是最明顯的就是有前車之鑑的例子:2008年的房子和2018年的房子哪個貴?哪個便宜?答案不是一目瞭然。再者買房主要看需求,如果的確需要,那麼任何時候買都划算。如果是投資的話就談不上划算了,那就得考慮收益了。

其實說到買房,說是買房。真正買的就只是個房子嗎?只是一堆鋼筋混凝土堆出來的窩嗎?肯定不是。現在的房子關係到很多方面的東西。有時候買房不如說是買的資源。一些優質的公共資源。例如:你買房了了,就能落戶了,落戶與非本地戶口之間的差距不用多說吧?中間關係到教育,醫療,生活的便捷等等……那這些差別所產生的差距又是巨大的。為什麼一線城市的房價貴?很多人都在噴,其實不然。你一個三四線甚至五六線的小城市能和一線二線的城市比嗎?從教育環境,醫療,交通,生活環境,生活便利等等這些基礎生活條件來比,那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很多人會說“我幾百萬鄉下蓋個別墅住的愜意的不得了,再買輛寶馬,隨便開”是這樣嗎?按照這想法,那些一線城市的人,隨便把自己房子賣了都的千兒八百萬的,為什麼不賣?寧可住著筒子樓也不賣了去小城市。想到孩子讀書,以及年紀大了,不需要往返一二線城市去看感冒的時候就會發現,那想法多麼不成熟。俗話說的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總是嚮往著好的地方。所以那些擁有優質資源的城市自然而然房價會貴。

其實有時候很多東西包括某些城市的規模以及發展,其實都是間接或者直接受帶動影響。這就是為什麼一線城市越來越繁華,越發達的原因。因為那裡好,所以人都想去,去的人多了,它的發展就會更好。


快樂的小小少年

我認為不管什麼時候買房,關鍵看居住的位置,人口多的地方房價高,人後少的地方房價低。



比如:一二線城市外來人口比較多,人多地少房價自然很高;小縣城外出人口比較多,人少地多房價自然很低。

10年後,一二線城市人口依然很多,房價依然很高;小縣城人口會減少,房價會很低。買不買房重要,重要的人如何能讓家人幸福,如果必須買房才能讓家人幸福,那就努力賺錢。



沒錢買房就等等,努力學習和工作,獲得更多財富;貸款買房就堅持,還清每月的房貸,付出一些努力為了家人值了,成為房奴承受壓力,也要努力學習和工作。



很多人抱怨現在賺錢難了,對於買房猶豫不決,關鍵是沒有認清買房的重點,其實家庭幸福快樂的生活,才是我們奮鬥的目標。

我個人認為



第一種情況:如果自己有能力買房,家裡不是很需要買房,我會用這筆錢進行投資或者做生意,讓錢生錢,創造價值。

第二種情況:如果自己有能力買房,家裡要買剛需房,我會貸款買房,慢慢還錢,讓錢發揮錢的價值。


虎奧創作

你現在感覺房價貴,是因為你沒見過更貴的房子,這屬於思想設限,每個人都有。十年前一線城市很多人已經覺得很貴了,今天卻發現那時的房價太小兒科。


如果你相信中國會越來越好,那麼肯定是現在買划算,中國的房價與經濟增長,人民幣貶值,通脹率都是掛鉤的,也就是說正常情況房價每年最少都有7%的上浮,但根據政策的調控並不能那麼平均的體現出來。

比如說今年受政策影響,房價沒漲,這就屬於壓制,明年放開調控應該就會有14%的上漲空間。看看過去幾次調控後的房價就會知道,如果你認為中國經濟會越來越差,那就別買房,十年後再看。

再說房價細分到每個城市又不同,人口流入和城市土地面積,人均收入水平,城市經濟增長速度,發展規劃等等。總體來說一二線城市肯定現在買划算,三四五六線城市長遠來看肯定不行,但不確定時間是多久。
自住投資惠州東莞中山可以關注或是私信我。


小二樓視

前一段時間馬雲說過,當今的年輕人都太急於買房子了,都怕漲價,房價在未來10年也很可能是最便宜的,不建議年輕人購房,這句話引起一片輿論,網友們紛紛稱他說的沒有參考價值。對於馬雲這種身價的人,有什麼房子是買不起的呢,這句話相比較馬雲來說沒毛病,人家已經站在全人類頂峰了。

但是馬老闆忽悠“10年後房子是最廉價的”,倒不是給他自己說的,而是在給大家提倡議。對此,我想說的是,假如你是跟著馬雲混的,這句話或許真的還挺管用的。當下互聯網是最賺錢的,人家是互聯網領域的大咖,跟著他混,隨隨便便跑贏房子。緣由很簡單,不是一切人都是馬雲。他不倡議年輕人買房,有很多默許前置條件的,而這些條件,絕大多數人都不具備。

我想馬雲說這句話的時分,也應該是將房子與收入相比照,看兩者的速度誰更快。從歷史數據來看,收入不斷是跑的比房子快的。

還有個數據,可能更直觀,1992年的時候房子是992塊錢一平米,大家普通一個月掙88塊錢,去年全國房子均價6000多一平,增長了6.5倍,但是大學生均勻工資去年是3750塊錢,增長了40倍。如今環境變化太快,好幾年後的事情真不敢說,特別是房子,去年還是2成呢,今年就是3.5成了,去年還是85折,今年曾經沒有折扣了。

當然,我們得供認,如今的樓市曾經辭別高速期,進入平臺期,這個時分大家在能否買房這件事上容易飄忽不定,這能夠了解。與其算10年後的房子是不是最便宜,但將來更可期的指標是,2020年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我個人建議還是買房吧,不要聽馬雲瞎忽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