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中哪些配角的生平可以再寫一本書?

feigary

金庸小說配角的生平可以單寫書的還真的有,比如下面這些!

連城訣裡的丁典,他練的神照經,他和淩退思女兒的愛情。


天龍八部裡的無崖子,他是逍遙派的掌門人,有英俊,他和他師姐天上童姥,師妹李秋水,小師妹之間的愛情糾結。或者是風流的段正淳和他的情人們的始末。

射鵰英雄傳裡的江南七怪的成名史,或者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這五絕絕對可以單寫一本。


鹿鼎記裡的陳近南,平生不見陳近南,變成英雄也枉然,為什麼這麼說,可以寫他的成名史。

笑傲江湖裡的東方不敗,大俠風清揚。

神鵰俠侶裡的李莫愁,她跟陸展元的情感仇恨。

俠客行裡的石清,閔柔,梅芳姑三人的事。

倚天屠龍記裡的明教教主陽頂天,或者明教四大法王。

碧血劍裡的金蛇郎君夏雪宜。


中孚鑑

有一個人,他從沒在書中正面出現,知道他的人也是寥寥無幾。但他卻影響了三個時代,其中留下的武功造就了兩個絕頂高手,留下的武器讓整個江湖為之動盪。

他就是獨孤求敗。

只聽這個名字,就知道他是個有故事的人。生平未嘗一敗,這才埋劍做冢。他的人生看似順風順水,酣暢淋漓。本來這樣的故事是沒什麼看頭的。

但是,他創武功的過程,卻是非常精彩。涉及到一個家族、幾方江湖勢力、皇權草莽、兩個至親好友。紛紛擾擾,江湖恩怨難以止息。他在那個時代掀起了滔天巨浪,最後黯然消失。

那麼,到底是哪個時代?

我們可以推算一下,楊過初次見到劍冢,已經離二次華山論劍16年之久了。從此時往前推,直到第一次華山論劍,41年之間,那是五絕時代。五絕交遊滿天下,如果有個人劍法超群,還帶著一隻大雕,在襄陽附近活動,他們不會不知道的。因此獨孤求敗不在這個時代。

同理,再往前推數十年,那是九陰真經的時代,所有人都在爭奪九陰真經。如果獨孤求敗在這個時代,以他橫行天下無敵手的設定,九陰真經一定是他的,就沒王重陽什麼事了。所以他也不在此時。

也同理,再往前推,是黃裳閉關的時代,大約40年,如果這時候獨孤求敗出現,風頭一定很大,不會沒人記得他。一個人很厲害,打遍天下無敵手,但他的名字卻不為人所知,只有一種可能。他的上面還有一個人,蓋住了他的光芒。

這個人,只有一個,那就是黃裳。獨孤求敗發光的時候,正是黃裳如日中天的時候。

他們之間可能有過一戰。獨孤求敗劍冢裡的紫薇寶劍不見了,說是誤傷義士,棄之深谷,也許就與黃裳有關。

兩人之所以有交集,也是因為黃裳的使命。黃裳曾帶兵剿滅明教,自己出手殺傷了很多明教高手,結果被那些人的七大姑八大姨尋仇。這裡面就有獨孤求敗。

獨孤這個姓氏,是光武帝劉秀的後代,一開始是在遼寧省獨山,以部落名為姓。後來在北魏年間到了洛陽,然後再後來往甘肅一代遷徙。甘肅直接挨著新疆。明教中人大多來自於周邊,獨孤氏這麼大的名頭,一定會有交集。

獨孤求敗青年時代就創出了第一高手的名頭,但他活動範圍靠近西域,所以在中原沒什麼名聲。明教一戰之後,黃裳名聲鵲起,他跟黃裳一中一西,各自代表自己的利益,決戰在所難免。

在這裡有必要說一下獨孤求敗的武功。我們都以為他的武功都是自創的,其實不是,尤其是獨孤九劍。

試想一下,獨孤九劍號稱破盡天下武功,就像一個黑客,能黑進所有系統。這有一個前提,想要破,你就必須先了解天下武功,然後你才能創出這樣一套武功來。獨孤九劍裡不光包含破刀、破劍,還有破鞭、破錘、破鐧等等奇門武功,當真是破盡天下武功了。

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只靠獨孤求敗自己是完不成的。黃裳被滅門後,閉關研究所有人武功,也還研究了四十年,所有仇人都死絕了。我們看到劍冢裡頭,直到他使用木劍的時候,還沒有獨孤九劍的苗頭,就說明四十歲之前他是沒創立獨孤九劍。如果這時候開始創,過個四十多年破盡天下武功,他都八十多了,這事不現實。

獨孤九劍是一個家族共同努力的結果,獨孤求敗只是領頭人,技術骨幹,再加上其他人共同創造了這門武功。

為什麼要創這麼武功呢?先放一放,先講他跟黃裳之間的糾葛。

獨孤求敗礙於家族和朋友的面子,不得不去跟黃裳決戰。但他隱瞞身份,跟黃裳見了一面,兩人雖然身份不同,一個朝廷中人,一個江湖草莽,卻成了好朋友。二人飲酒比武,暢談武學,實在是非常快活。

他越來越不想跟黃裳決鬥,但耐不住所有人以死相逼,只好約黃裳決鬥,到這時候,黃裳才知道,自己的好兄弟是獨孤求敗。命運捉弄,二人不得不刀劍相向。

那時候獨孤求敗就用的是紫薇寶劍。雖然二人惺惺相惜,但獨孤求敗還是不小心傷了黃裳。二人隨之停手,獨孤求敗內疚不已。但他不知道,令他內疚的事,還在後面。

黃裳回到家之後,發現敵人趁自己不在,滅了自己滿門。滅門的仇恨,令黃裳怒火中燒,恨上了所有人,包括獨孤求敗。他當著獨孤求敗的面,殘忍殺了幾個明教高手,發誓要殺盡所有人,隨即隱匿山林。

獨孤求敗想不到事情會變成這樣,悔恨不已。在黃裳閉關之後隨後也隱居了。

獨孤家族的人為了防止黃裳報仇,不斷尋找獨孤求敗。在他們哀求之下,獨孤求敗用黃裳教他的方法,結合獨孤家族蒐集的天下武功,創出了獨孤九劍。

黃裳破武功用了四十年,他在家族的幫助下,創獨孤九劍,也用了四十多年。這四十年間,江湖凋零,昔日的仇人都死光了。

獨孤求敗得知黃裳出山,害怕二人再次決鬥,引發江湖紛爭,隱匿不出,假裝自己死了。直到黃裳認識到了生死無常,這才出來相見。

四十年不見,黑絲變白髮,當年兩個意氣風發的人,都垂垂老矣。

黃裳當時死期將至,二人放下了恩仇,像當年一樣,做一對伯牙子期。他們甚至收養一雕一白猿,在山林間生活,整理武功。黃裳寫出《九陰真經》後去世,那隻白猿也逃走無蹤,只剩下獨孤求敗和那隻神鵰,拿著九陰真經。

他跟之後的王重陽一個心理,知道這本書的出現會造成江湖胡亂,又不忍心讓老友的心血付之一炬,就把九陰真經藏在了劍冢,說是等待有緣人來拿,其實內心希望它永遠不見天日。

而他自己,在劍冢溘然而逝,追隨黃裳而去。

他沒想到的是,那隻白猿手欠,到了劍冢拿走了真經,又遺落在江湖。引發了後面無數的紛爭。

他不會知道的,他們的恩仇,已經在他死的那一刻,完全消解了。


林二走江湖

金庸小說中有些配角可謂光彩四射,若單獨寫一本書的確可以。在金庸如此寫來本是為小說的精彩而創作出的人物,以他認真寫武俠小說的態度,不會拉出配角給他另立個別傳,但在讀者和有心人可覺大大不過癮,這樣的想法在60年前就有人有,而且也已經這麼幹過了,題主到今天才想起聊,實在太晚啦!

金庸的《射鵰英雄傳》令他名聲又上一臺階,書中很多人物令港澳與東南亞地區讀者津津樂道,因此若干衍生品應運而生,當然都是託名偽作,純蹭《射鵰英雄傳》的熱度,下面就隨便介紹幾種:

《九指神丐》,熟悉金庸小說的朋友一看就知道是以洪七公為主角寫的。



《全真七子》,性格各異,雖然在《神鵰俠侶》中還繼續出場,但《射鵰英雄傳》在報紙上連載那段時間,吸引了大量港澳東南亞讀者,於是就有了這本全真七子行俠故事的偽作。

《一指中神通》,不用多說,這是寫的王重陽,書中僅僅通過周伯通之口,一個大牛人的形象就活生生地出現在讀者腦海中,其影響更是籠罩全書,的確值得寫。

更早的《碧血劍》也有配角別傳,記得叫《金蛇劍》,寫金蛇郎君夏雪宜的。《書劍恩仇錄》的偽作中有一種《天池怪俠》,但內容基本還是紅花會群雄,並非以袁士霄為主人公。

上面談到的早期別傳故事集中於配角的江湖爭鬥,於其生平只是一筆帶過甚至不提。金庸的名聲徹底確立後,敢託名寫續書、別傳的基本都扯了,所以顧哥至今沒見過《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和《鹿鼎記》港版的配角叢書,臺灣諸葛青雲1980年代寫過兩種《笑傲江湖》和《鹿鼎記》的續書,之前向金庸打過招呼,但主人公一是令狐沖,一是韋小寶和他的孩子們,不屬於配角別傳。


顧哥玩武俠

這不就是番外嗎,書我倒是沒看過多少,香港TVB電視劇倒是看過幾部。

金毛獅王

《金毛獅王》講的是金毛獅王謝遜年輕時候的故事。

明教上一代的恩怨情仇確實可以寫成一本書,這部電視劇有五大看點。

1.金毛獅王是怎麼從一個屌絲成長為明教下任教主候選人,又是怎麼和成昆師徒反目成仇的。

2.成昆與陽頂天夫婦的三角戀,成昆是怎麼一步步黑化成為大boos的。

3.小流氓楊逍的崛起。



4.紫衫龍王與謝遜的曖昧關係,以及最後是怎麼嫁給韓千葉的。

5.白眉鷹王是怎麼離開明教創立天鷹教的。

九陰真經

九陰真經講的是黃藥師年輕時候的故事。

華山論劍的五絕每一個人都是傳奇,都可以寫成一部書,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就拍的不錯,當然我還是覺得東成西就更經典。



黃老邪確實是值得一書的人物,他和蘭心蕙質的馮蘅的愛情故事,與眾弟子尤其是梅超風夫妻之間的恩怨情仇,以及為了九陰真經前去華山論劍與其他四絕的碰撞,這些都足夠寫成一本書了。


劍魔獨孤求敗

獨孤求敗絕對是金庸武俠傳奇中的傳奇,對於這位傳奇人物著墨不多,但從早中晚三個時期所用劍法就足可見其波瀾壯闊的一生,寫成一部書綽綽有餘。


中神通王重陽

講述王重陽與林朝英之間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吳斜月

二十世紀中國文壇最偉大的小說家

金庸小說毫無疑問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壇最偉大的小說,雖則金庸沒有拿到諾貝爾文學獎!

說句良心話,已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其作品無量在質和量都難以望金庸之項背。


拿金庸小說中的配角來另寫故事,並讓配角擔正,這事早有人做了!

  • 金庸小說以長篇為大宗,論總成績,他的中篇短篇就遠遠及不上長篇了。
  • 長篇小說可以讓作者好好經營故事的主人翁,但是牡丹雖好,仍要綠葉扶持
  • 一部長篇小說不能只寫好主角,配角的份量也很吃緊重要。
  • 但是重要戲份總得要主角承擔,配角就要在有限的曝光率中好好發揮,電影如是,小說亦如是。

拿金庸小說中的配角來另寫故事,並讓配角擔正,這事早有人做了!

金庸也曾介紹過,當年《射鵰英雄傳》在香港面世之後,有其他作者以《江南七怪》和《九指神丐》等名目,自行寫自己的故事,都沒有跟金庸打個招呼呢!


拿「金庸巨」、「金庸新」等來做筆名

中國內地前些時也有人企圖冒名影射,拿「金庸巨」、「金庸新」等來做筆名。因為傳統習慣出版社會在書的封面上,印有「某某人著」的字眼。於是乎這些甚麼「金庸巨」、「金庸新」等等新進作家的作品,就要印上「金庸鉅著」、「金庸新著」了!

如前所述,江南七怪、九指神丐洪七公早年的故事都可以作為新撰小說的題材。其餘每一部作品入面每一位第一流的武林高手都可以寫。以《鹿鼎記》為例,百勝美刀美胡逸之年輕時的風流豔史、以及他疑似與胡一刀、胡斐家族的關係,就是很好的題材,這故事自然應以胡刀王見了陳圓圓陳姑娘一眼告終。甚至可以寫吳三桂起兵反清失敗之後,胡逸之保護至愛陳姑娘那可歌可泣的故事呢!

結論是:金庸每一部小說,都有好幾個配角可以獨立再寫傳記式小說。



潘先森說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下面我就按此脈絡來梳理一下,談談自己的想法。



飛雪胡一刀 遼東大俠胡一刀豪氣干雲,肝膽照人,千里奔襲只為給萍水相逢惺惺相惜的對手報仇。而其夫人豪氣不遜乃夫,這對夫婦的光芒比他們的兒子主角胡斐要亮麗的多,如果稍添筆墨就可以鋪陳成篇。

連城訣丁典 他是我最喜歡的金庸小說中的人物名,丁是目不識丁的丁,典是三墳五典的典,我就問,還有比這更具思辨性矛盾性的名字嗎?只不過以他為主角可挖的材料不多,還需要深加工,再創作。



天龍八部 這部書裡面可以拎出來的人物就比較多了。①段正淳和他那些紅顏知己們以及鍾萬仇之間的過往可以大書特書。②蕭遠山慕容博玄慈汪劍通之間的恩恩怨怨,間插著玄慈和葉二孃的風流韻事,時不時的還有史上第一裝逼犯鳩摩智出來插科打諢,我覺得這又是一部經典啊。③無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李滄海(原書中只提到三人的小師妹,名字是後來的電影取的)的四角戀愛足夠抓人眼球,我突然有個想法,如果把孩提時期的函谷八友這幾個寶貝弄進來,那畫面簡直不要太萌。④其他的,我覺得即使惡貫滿盈段延慶,一字慧劍門卓不凡都可以渲染單獨成書。總之,可以深挖的人太多了,網友可以自行補充。



白馬嘯西風 這個也不說了,原因與上面恰恰相反,因為正本還沒人看呢,就不要著急出番外了哈。與此相似的還有鴛鴦刀。

鹿鼎記 這個我不知道網友有什麼想法,反正我在想如果把韋春花的事蹟添油加醋的大書特書,會不會又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六才子書呢?



笑傲江湖風清揚 風老是必須的,而且也確實早就有這樣的小說,並且還不少。此外,本書中我有幾個很愛的人物:莫大、定閒、曲洋。應該都可以鋪陳描敘一番。只是如若有人真的要寫,拜託一定不要再讓曲非煙死。



書劍恩仇錄 如果是我來寫,主角一定是文泰來和駱冰,然後有情傷的無塵繼續做配角,然後餘魚同還沒有長大。

俠客行 這個是正面的寫黑白雙劍好呢,還是黑化著寫張三李四,這是個問題。

倚天屠龍記 開始本來想著非郭襄張三丰莫屬的,可是再審題,郭襄明明在書中連配角都不算,題主你叫我情何以堪?而且如果不寫郭襄,單獨寫張三丰還有什麼意思。那麼想來想去,發現也就這麼幾個人可以勉強寫一下:陽頂天、楊逍、謝遜。



越女劍 人物太少,選擇性太小,你讓我寫?那我是選擇甲士甲呢,還是劍士乙?

好了,終於把15部溜了一遍,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如此費周章,只需要上網搜這麼幾個名字:金康、全庸、金庸新、金庸巨…一切迎刃而解。


素衣山容瘦

金庸小說中有很多配角的光芒甚至蓋過了主角。他們通常性格孤僻,但是人生閱歷又極其豐富,身負絕頂武功,或孤高自傲或歸隱江湖。他們的人生甚至比主角還要光彩,完全可以再寫一本書。那麼這些人都有誰呢?



天龍八部中的逍遙三老,身在逍遙心卻被束縛。逍遙三老存在於一個十分神秘的門派逍遙派,逍遙派於武學一途在天龍中也是一枝獨秀,段譽和虛竹都是因為逍遙派武學而成為天龍里的絕頂高手。逍遙三老本身恩怨極深,這可以為寫書增加極多的曲折情節。無崖子收徒蘇星河丁春秋,童姥在天山靈鷲宮掌管三十六洞七十二島,李秋水居西夏皇宮,地域跨度之大,人員之多,完全可以寫成一本書。


掃地僧,掃地僧身為天龍第一高手,其身份神秘,武功絕頂,見識廣博,佛法高深。雖然只出場一次,卻解決了天龍中慕容父子與蕭氏父子幾十年的深仇大恨。表面看其出場只一次,身份成謎,似乎沒什麼可寫,但是也正是因為其和一個謎一樣,所以可以放開了大膽的寫,別人根本找不出毛病。

金神郎君夏雪宜。金蛇郎君雖然不是碧血劍中的絕對主角,但是也是第二男主角了。其身世悲慘,性格古怪,武功也是古怪另闢蹊徑一路。以他來寫書,完全可以挖掘其體內的古怪性格,配上其離奇經歷,完全又是一部碧血劍一樣的武俠小說。


金庸小說還有很多的人物都有不同於常人的經歷。例如,黃藥師、王重陽、林朝英、黃衫女子、郭襄、張三丰等等,他們的一生執著曲折,完全可以單列出來寫成一本書。但是書要誰來寫呢?如果沒有出眾才華的人去續寫,恐怕很難寫出精髓來。


陸十二

李莫愁。



她身為古墓派大弟子,貌美如花,武功高強。兒時的成長與小龍女一般,寧靜安詳,清心寡慾。直到遇到陸展元,這個攪亂了她一生,將她從九天仙子變成赤練魔頭的人。



陸展元究竟對她做了什麼事情?竟然她一生都無法忘懷,無數無辜的人也因此而死於她手。



她又是經歷了怎樣的內心衝突,而轉身變成心狠手辣,無惡不作的大魔頭?

段延慶。



一個對人世抱有深深厭惡和憎恨的大惡人。

“我本貴為大理國太子,上天何以待我如此不公?!”

當日他重傷倒在樹林之中,面目全毀,手足俱廢,以為一生便要了結於此。這時身邊忽然來了一位白衣女子,脫掉了身上的衣裳,然後躺進了他懷裡……

她起身離去時,全程都沒說一句話。段延慶怔怔地瞧著,只隱隱見到那女子身上散發著聖潔的光輝,那一定是觀音菩薩!這是老天佑我!於是段延慶在心底暗暗發誓,一定要奪回屬於自己的一切。



我們見到他時,他已是四大惡人之首,人人聞之喪膽的惡貫滿盈。這些年來他經歷了什麼?又是如何練成了一身高強的武功?

段正淳。



大家對於段正淳的武功和地位不是很感興趣。更在意的我想是他的風流史。

如果段正淳的故事再寫成一本書,我想一定是一本香豔絕倫的古代言情小說:高富帥拈花惹草,處處留情,惹得大家閨秀,名門將女尋死覓活…



或許我們還可以從中學習一下,如何才能讓一個女人為你神魂顛倒,幾十年後都還惦記著你……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值得著書立說的配角人物。比如

《笑傲江湖》中的瀟湘夜雨,莫大先生。《鹿鼎記》中身份迷離,大權在握的假太后,毛東珠。以及《倚天屠龍記》裡的光明右使,範遙等等。



——專注於武俠和文化領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共同探討。


武俠怪客

首先,王重陽。

五絕之一。五絕是指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五位武功登峰造極的絕世強者,即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陽五人,其中中神通王重陽為天下第一。

作為全真教派的創始人、華山論劍天下第一人、還有周伯通的師兄,在《射鵰》和《神鵰》裡對他的描寫都是非常側面的,畢竟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均悉數出場,只有中神通,早已仙逝,對於他的生平,我們只能靠後人及熟人對他的回憶來推斷。

比如武功方面,我們有時會難以捉摸清楚——周伯通對郭靖說他師兄如果是現在不消半日就可以將其他四人盡數折服,在神鵰中又對練成十成龍象般若功的金輪法王說若王重陽還在,金輪法王肯定在他手中走不出10招;而從洪七公和黃藥師不屑的言語中似乎感覺王重陽的武功並沒有高出多少,比方說,洪七公想著如果當年學全降龍十八掌,武功天下第一的名號肯定是歸他的,而黃藥師則認為,如果王重陽先現在還在人世,未必是黃藥師的對手。

但又有兩點能夠說明王重陽武功之高強,一是華山論劍第一名,其他人都輸得心服口服。二是王重陽是歐陽鋒這輩子最怕的人——怕到歐陽鋒二十年來不敢踏足中原半步。這都足以說明他的武功高出不止半籌。

除此之外,王重陽跟古墓派創始人林朝英之間的感情事也非常值得扒。如果不是王重陽,大概世間也沒有古墓派的存在了。

另一位,黃衫女子。

登場於《倚天屠龍記》。讓人印象最深刻的當屬在少林寺的屠獅大會上,以九陰真經輕鬆擊敗周芷若,將周芷若的陰謀大白於眾人。當張無忌問及她姓名時,她只留下了“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之後飄然而去。活死人墓,指的是古墓派,神鵰俠侶,指的是楊過和小龍女,因此這位黃衫女子的身世一直以來都受到大家的猜想,楊過和小龍女後事也沒有人知道,這絕對值得承接《神鵰俠侶》,寫一部外傳了。


巴塞電影

當然首推段正淳了,名字可以是《那些年追過的女孩》。

刀白鳳作為段正淳的原配,他倆應該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段正淳可能對刀白鳳沒有激情,抑或是厭倦了。但刀白鳳對段正淳可是真愛,因愛生恨,妒忌生恨,才去和段延慶瞎搞,然後出家。在《天龍八部》中,刀白鳳自殺殉情,就體現了她對段正淳的愛,雖曾遁入空門也不能忘記,可見愛之深啊!

阮星竹,一個再也平常不過的女孩,段王爺可能喜歡她的單純,喜歡她的不諳世事,更喜歡她帶來的不一樣的感覺。

甘寶寶, 一個不願只做寶寶的女人。結婚後面對對她這麼好的丈夫仍然對淳哥念念不忘,可憐淳哥能給他的是鍾萬仇給不了。是初戀的滋味,抑或是乾柴烈火的激情!

秦紅棉,一個敢愛敢恨的女人, 與段王爺分別後就隱居了。她知道段王爺已有家室,自己默默承受。一聽說有段王爺的消息立馬帶女兒重出江湖,這裡面的原因仍有疑惑。

最後說王夫人,神仙姐姐的母親。一個佔有慾很強的女人,因當年沒有留住段正淳反而記恨所有出軌的男人,可能是真正的愛上了吧。

忘了,還有個心機女康敏,一個我得不到誰也別想得到的狠人。

段王爺作為金庸筆下的情種,真的一個自帶光環的配角,值得寫個傳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