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創新區域協同發展再出新舉 “精美—邛崍”簽約武侯共謀新篇

錦江之南,因武侯祠之名立區;天府西南,古蜀“臨邛”今名邛崍。成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兩地再創新舉措,共謀新篇章。5月25日,武侯區人民政府與邛崍市人民政府產業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如期舉行,“基於長期以來的友好關係及雙方在產業發展需求的高度契合,積極整合資源,發揮比較優勢,打破圈層結構,重塑產業經濟地理,促進投資要素高效流通,共同構建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開創圈層融合新局面。”成為雙方對此次簽約的美好希冀。


成都創新區域協同發展再出新舉 “精美—邛崍”簽約武侯共謀新篇

天府新區邛崍產業園區效果圖

成都創新區域協同發展再出新舉 “精美—邛崍”簽約武侯共謀新篇

園區航拍圖

一直以來,武侯區與邛崍市在優化城市產業佈局及文化旅遊、智能製造、醫藥研發生產等產業領域聯動發展上具有高度契合點。此次簽約,雙方將在共同構建產業生態圈、共同建設羊安產業新城、共同打造新經濟產業園區三個方面展開跨區域深度合作。將遵循“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市場運作”的總體原則,主要由武侯資本集團與成都市羊安新城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對接開展具體合作。

牽手

“三不三標杆”

指導破解區域協同發展之題

傳統意義上的地域難題,是否真正會影響縣域發展的因素呢?成都市委主要領導對邛崍市提出的“邊遠不邊緣、樹立綠色發展的新標杆;傳統不落後、樹立創新發展的新標杆;重才不護短、樹立從嚴從實的新標杆”的“三不三標杆”重大要求為這一問題給出了新的答案。

一個城市的發展格局和發展空間,決定了發展能級的大小。邛崍與武侯的“牽手”,或許會成為邛崍縣域發展能級提升的“助力器”,成為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的“加速器”。

武侯,勇擔“中優”使命,調整空間佈局,以功能區建設為依託,不斷厚植城市發展的競爭優勢,以產業發展為基礎,做優文化創意、大健康、金融電子商務等現代商務商貿業等主導產業,積極構建產業生態圈,大力發展新經濟,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邛崍,站在“全力融入天府新區、建設現代化‘精美—邛崍’”的高度上,積極找準“西控”“南拓”格局中的職能擔當和發展座標,著力構建以“精新智造”為引領的先進製造業體系;以“精細農業”品牌為核心的都市現代農業體系;以“精品文旅”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體系;以“精緻城鄉”為目標的新型城鎮體系;以“精彩生活”為導向的支撐保障體系,“精美—邛崍”載體建設全面提速,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此次簽約,首要意義便在於,雙方突破了行政區域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從而創新破解了區域協調發展之題。

走入天府新區邛崍產業園,泉水湖、規劃館、招商中心、人才公寓等施工現場如火如荼的場景讓人對未來有諸多期待。“邛崍搭上天府新區建設的快車,才分享到了國家政策疊加、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佈局等方面的紅利,由此建設‘精美—邛崍’的底氣也才更足了。”邛崍市相關負責人坦言,天邛產業園將對標天府新區規劃建設標準,充分落實“以產促城、產城相融”的規劃理念,計劃通過5到10年努力,將天邛產業園建成50平方公里現代產業新城。

為此,在深入思考和調研之後,邛崍市在提出的三大戰略定位中,將“天府新區現代化產業新城”放在了首位,以天府新區邛崍產業園區為重要載體,努力建設現代化“精美—邛崍”。

而此次與武侯簽約,在諸多業內專家看來,將成為成都探索破解區域協同發展之題的一個“樣板”。“未來,雙方確定以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為總體目標,集武侯、邛崍兩地之力,發揮各自優勢,創新體制機制、優化發展環境、提升載體能力、集聚產業發展、提高產業層次,聚焦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夯實產業支撐,優化產業空間佈局,創新產業生態鏈建設,實現兩地產業融合、均衡協同發展,將為成都在這方面提供可參考的意見與經驗。”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發展戰略與區域經濟研究部有關人士如是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謀事

融入天府新區

注入發展新動力

在全省縣長培訓班上,市委主要領導在關於縣域經濟的發展上提出這樣的思考,“要善於走跨區域合作之路,主動在區域中尋求功能和產業定位,在承接輻射和配套產業中發展壯大。”

這樣的思考,在邛崍有著生動的實踐。歸其緣由,得於邛崍人的“謀事”。

對於遠離成都中心城區的邛崍而言,工業曾是其發展的短板。這一缺口,如今卻轉化成為邛崍最具潛力和競爭力的優勢產業。

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邛崍市將遵循新發展理念,主動擔當“西控”“南拓”使命,科學發展、加快發展。

如何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建設天府新區邛崍產業園區,成為發展的一大突破口,這是邛崍市抓住“南拓”機遇作出的重要部署。

“要實現新跨越,邛崍必須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不佔地域優勢的邛崍市,在成都市“南拓”戰略中,牢牢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發展機遇。該市將以天府新區邛崍產業園區(含成甘工業園)為核心,推進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精密設備為重點的“精新智造”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按照生態友好、集約環保、產城融合、和諧宜居的理念,高起點規劃建設“時空走廊式”羊安新城,努力將羊安打造成為成都南部重要城市功能區。

格局之變的開篇,要從邛崍羊安工業園區正式更名為“天府新區邛崍產業園區”說起。去年正式改名掛牌後,天府新區邛崍產業園區從此進入重塑經濟地理、高標準、高質量的產業生態圈建設發展快車道,計劃通過5—10年努力,將其建成50平方公里現代產業新城。

隨著該產業園的加快推進,借力天府新區的強大聚合力,目前天邛產業園區正全面加快建設融捷新能源汽車電池產業園、威高精密智造產業園等重大產業項目,深挖食品飲料產業潛能,推動“千年邛酒”創新創造,打造“精新智造”特色產業集群。

緊緊圍繞“全力融入天府新區”重大部署,以龍頭企業為引領,邛崍市狠抓產業鏈、生態圈招商,瞄準“6類500強企業”,大力實施招大引強。去年,新簽約引進成都市確認重大項目12個(其中“153”龍頭項目4個,含投資80億元的融捷新能源汽車電池產業園項目、投資50億元的雲南城投成都超硅半導體生產基地項目、投資50億元的國民天成化合物半導體生態產業園項目、投資35億元的威高醫療裝備產業園項目)。

“全面落實年”,積極“融入天府新區”的邛崍市,如何在增強縣域經濟活力上有所作為?首要便是創新區域合作。一是設立共建園區,成立天府新區邛崍產業園區,按照“總部+基地”的模式,建設天府新區產業發展和成果轉化雙基地,從規劃同圖、產業同鏈、交通同網、政策同享、招商一體和人才交流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二是開展聯動招商,按照“總部+基地”模式整合雙方資源,集成扶持政策,促進總部、研發和生產基地項目雙向落戶。三是實現利益共享,對共同促進入駐天府新區的總部和研發項目,按比例分享年度、稅收地方所得部分。

今年一季度集中開工的15個重大產業化項目中,不少也以天府新區邛崍產業園區為重要載體,當前,天府新區邛崍產業園區正深入貫徹落實成都市“全面落實年”精神,以重大產業化項目為抓手,啟動“百日攻堅”行動,通過“優化審批服務、加強現場服務、強化建設管理”三大舉措,全力推動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建設,積極構建新能源電池、集成電路產業生態圈,並以產業生態圈理念推進項目招引。

思變

創新思維

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現代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特別強調創新思維方式變革對實現經濟發展階段性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邛崍與武侯的“牽手”,成為了對創新思維破解區域瓶頸的生動實踐。

此次邛崍市與武侯區的“牽手”,雙方將主要開展三方面的合作,突破行政區域抓產業,共同構建產業生態圈。以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為方向,在人才、技術、資金、信息、物流和配套企業等產業發展要素方面,創新供給方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通過共享、匹配、融合發展,引導主導產業集群要素聚集,促進雙方產業發展上下游關聯企業協同發展,加快貫通創新鏈、融入產業鏈、對接資本鏈的服務體系建設,營造良好產業發展環境,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夯實產業支撐。

共同建設羊安產業新城。按照“區域集中、產業集群、開發集約”的整體佈局思路,以“產城融合”發展為方向,推動城市轉型升級,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依託兩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旅遊文化資源,帶動創新力量和服務體系集聚,增強中心城區總部經濟、新經濟、金融、電子商務等現代商務商貿業的外溢和輻射功能,優化城市產業佈局以及在文化旅遊、智能製造、醫藥研發生產等產業領域聯動發展,實現產業承接轉移及功能互補,建設集生產、研發、居住、消費、生態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城市新區。

共同打造新經濟產業園區。堅持“創新驅動、標準引領、品牌發展、質量為先”的理念,高品質規劃、高標準建設,擬在邛崍市羊安產業新城內打造一個專業化、品牌化的現代化示範園區。重點支持培育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流量經濟、共享經濟,聚焦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為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注入新動能。園區建成後,按照“招商一體化”模式進行產業鏈招商,共享招商成果。同時探索“邛崍·智谷”品牌合作模式,實施標準化園區管理體系,完善企業協作服務平臺,提供多元化服務,提升產業園區核心競爭力。

突破行政區域創新抓產業,共同構建產業生態圈。以此次簽約為契機,邛崍將深入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優化產業功能佈局,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努力將邛崍與武侯打造成區域產業協同發展的有形樣板,為成都市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貢獻更大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