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被稱為兵學亞聖,他的軍事理論有何獨到之處?

湯姆貓傑瑞鼠

孫臏可以說是戰國時期最傑出的軍事家了,不過這位老兄雖有高超的軍事才能,在為人處世上卻忠厚誠實,所以才著了同門龐涓的道,差點性命不保,不過也算是福大命大,最終逃出生天,還痛快淋漓地一雪前恥,從而引出了膾炙人口2000多年的“孫龐鬥智”的佳話。

孫臏的獨到之處我認為可以用八個字簡要概括:審時度勢,因勢利導。這早在田忌賽馬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孫臏參觀完第一次賽馬後,就發現田忌與齊威王比賽的馬腳力都差不多,都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建議田忌加大賭注,並且向他保證必能取勝,他簡單地把賽馬的順序顛倒了一些,最終使得田忌兩勝一負而贏得比賽,這個被稱為“策對論”的方法其實說出來誰都懂,可是要發現卻很難,記得第一次看到田忌賽馬的故事的時候,真是由衷地感嘆,這傢伙真是太聰明瞭。

下面再說說那兩場著名的戰役:桂陵與馬陵之戰。桂陵之戰中,齊威王命田忌、孫臏率領救援趙國。孫臏分析當時形勢認為等興師到趙國時,邯鄲已破,不僅人困馬乏,救趙已經毫無勝算。於是讓田忌一面派出輕裝戰車,故意直搗魏國首都大梁的城郊,迫使龐涓不得不率軍回援;一面派出少數部隊佯裝與龐涓的部隊交戰,故作示弱使其輕敵。田忌按孫臏的要求一一照辦,龐涓果然上當,並且丟掉輜重,以輕裝急行軍晝夜兼程回救大梁。孫臏帶領主力部隊在桂陵設伏,一舉擊敗龐涓。馬陵之戰中,孫臏又故伎重演,再次實施圍魏救趙之策,並且利用魏軍自恃其勇,輕視齊軍的特點巧妙設計減灶之計,採用誘敵深入的戰術,成功引誘魏軍進入埋伏圈後加以殲滅,並最終使老冤家龐涓也命隕大樹之下。經此二戰,魏國元氣大傷,徹底失去了霸主地位,孫臏也因此而揚名天下,搏得兵家亞聖之名。


慣與長夜

孫臏,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人,兵聖孫武的後人。他年少時曾拜鬼谷子為師,學習軍事理論,同師學藝的還有師弟龐涓。
幾年後,自忖學業已成的龐涓離開了老師和孫臏,來到魏國並得到魏王的賞識和重用,封為大將軍,執掌軍隊。而孫臏則繼續跟隨老師學習,並得到老師密不傳人的兵法——《孫子兵法》的真傳。經過數年含辛茹苦的學習,學業有成的孫臏拜別老師也來到魏國,試圖幹一番事業。心胸狹小的龐涓自知孫臏的學識、兵法均在自己之上,他的到來威脅到自己獨霸獨尊的地位。因此設計陷害孫臏,並使其受到臏刑,成為一個永遠站不起來的殘疾人。僥倖活命的孫臏被齊人救回齊國後,受到齊王的器重,並封他為軍師。
公元前354年,龐涓率軍攻打趙國,並將邯鄲圍困,趙國急向魏國求援。齊王派大將田忌與軍師孫臏率軍解救。孫臏採用“圍魏救趙”的戰術,逼迫龐涓撤軍回援,孫臏則在桂陵設伏。待龐涓來到桂陵時,受到伏擊的魏軍死傷慘重,幾乎全軍覆沒,龐涓只帶少數殘部僥倖逃回。
十二年後,恢復元氣的魏軍再次侵犯韓國,韓國又向齊國求救。孫臏再次採用“圍魏救趙”和“減灶之計”,使龐涓所率大軍在馬陵被消滅,智窮力竭的龐涓,迴天泛力,羞憤自殺。
後來,孫臏辭職還鄉,埋頭兵法研究。由於有著嫻熟的軍事理論,又經過多年的軍事實踐,孫臏再次編寫兵法便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1972年,在山東的文物挖掘中,從出土的竹簡《孫臏兵法》中可以看出,其軍事理論的深奧和獨特的見解。
孫臏認為:
  • 戰略戰術上要有“勢”,也就是依據一定的條件佔有主動和優勢,並提出了持久作戰的思想。
  • 提出了軍事服務於政治,依賴於經濟;反對窮兵黷武,強調積極備戰,事備而後動。
  • 強調賞罰分明,令行禁止,加強軍事訓練,提高軍隊素質。
  • 提出以“道”制勝,也就是掌握天時、地利、民心、士氣、敵情、戰法、戰機等內容,方能取勝於敵。
  • 提出“必攻不守”的觀點,就是攻虛擊弱,此乃作戰理論的核心。
孫臏被稱為兵學亞聖,他的軍事理論,千百年來都是軍事家們必學的兵法和理論。他在軍事上理論上的獨到見解,被歷代軍人所同崇仰。就是現今,也有著廣泛的影響和參考價值。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