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劉強東曾經在《開講啦》上面說過一個故事。

有一次,他給人民大學捐了1000多萬,他對人大那邊負責這件事情的人說,這錢重點是要給那些家裡窮的,經濟比較困難的學生。

可是過了一、兩年,人大的那個負責人跑過來焦急地對他說,這個助學金不好發,就連申請的人都非常少。

劉強東感覺很詫異,因為當年他上人大的時候,班裡就只有兩個貧困生救助的名額,而班裡70%的學生都來自於農村,大家都會去搶這個救助金的名額,按道理說,這個助學金應該是很好發的才對。

可是人大的負責人對他說,現在的人大跟你們那時候完全不一樣,能夠上人大的,來自農村裡面的學生可能連30%都沒有。

劉強東感慨不已,他說:

雖然過去那個時代很苦很窮,但是農村和城市的差距並不是很大,城市裡的教育也只是比農村教育早個5年6年。

但是30年過後,你現在在北京上個4中,基本上就可以上北大清華人大了,甚至是國外的名校。

而你如果上了一個很差的學校,那麼你離學校大門還很遠。

所以說,農村的孩子是從幼兒園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被城裡的孩子遠遠地甩在了後面,你很難很難考上大學。

有的人說,你這種是很不好的宣傳教育,農村也是一個廣闊的天地!農村也是大有可為的。這句話我今天還是信的,但是機會很少。

無獨有偶,知乎上一個叫Umika Chan的清華學生,說他剛入清華的時候,第一節課老師讓他們每個人填了一張問卷。

上面有兩個問題是:“你父母親的職業?”和“你上大學以前到過最遠的地方是哪裡?”

後來那個老師公佈了調查問卷的結果,他說他每年都會在清華做這個問卷調查,得到的結果大同小異。

調查結果顯示,能夠上清華的學生,絕大部分父母都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較高的社會地位,他們能給孩子帶來最好的教育資源。

那個老師對他們說:

在座的各位能考上清華,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你們的父母。

你的家庭背景決定了你能接觸到資源的多少,決定了你的學習環境,決定了你上的小學、初中、高中,也決定了你的眼界和見識。

你能來到清華,不僅僅是因為你努力,更是因為你有了上述這些東西。

其實不僅僅是人大、清華,放眼整個985大學、211大學,一定是城市裡面的孩子比農村裡面的孩子更多,有個事實你不得不承認:現在教育的本質就是拼爹拼媽,拼的是父母的資源、背景和見識。

2

王詩齡參加《爸爸去哪兒》為大家所熟知,可是你並不知道她的教育資源才是得天獨厚的。

她學習滑冰的時候,是由世界奧運會冠軍陳露親自為其指導。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她學習鋼琴的時候,可以和鋼琴王子李雲迪同臺演奏。

在新年音樂會上,王詩齡與其合奏一曲《小星星》,當天在後臺,王詩齡還給了李雲迪一個“香吻”。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她學習游泳的時候,金馬影帝張家輝陪練。

她親暱地稱“和家輝爸爸練習游泳”,不過,這個游泳教練真的是讓人驚呆了。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王詩齡的爸爸是導演,媽媽是著名主持人,奶奶是醫生,而爺爺是著名畫家王暉。

她爺爺是吳冠中先生的弟子,不是一般的厲害,作品非常珍貴,很多都收藏在博物館裡,隨便一幅畫就價值6位數。

如果她長大後要當主持人,只要達到媽媽的高度就非常了不起了,如果她要當導演,和爸爸學習一下就相當厲害了,如果她要當醫生,能夠觸及到奶奶的境界就相當牛了,如果她要做畫家,爺爺隨便指點幾下,就可以超越一大批人。

有人說條條道路通羅馬,可是有的人一生下來就住在羅馬。

3

去年是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父母都是外交官,在很小的時候,他就跟著父母,去過多個國家。

他說:

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像我這種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

這種東西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是能比他們走很多捷徑。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天價學區房,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家長擠破腦袋都要買?還不是為了孩子的教育!

比如趙薇為了女兒到香港面試,特地花了1億買了學區房,她自己簡直就是《虎媽貓爸》的翻版。

還比如竇靖童,一路的國際學校讀下來,李亞鵬當年為了讓她讀名校北京四中,曾經苦等校長三小時而不得,最後歷經種種曲折終於進了北京四中。

李亞鵬多大的明星啊,為了子女的上學問題,也得苦等。

可能你無法理解,為什麼這麼多明星、政商名人都要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名校,名校到底有什麼好的?讀了名校將來畢業不是一樣還是要自己找工作?

之前烏鎮飯局的一張圖就揭示了這個道理。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不要以為這只是簡單的一次互聯網大佬們的聚餐,看他們畢業的大學你就全明白了。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為什麼要上名校?

絕不是隻給了你一張畢業證那麼簡單,在那裡,你會遇到一批和你同樣優秀的同類人,你將會有更開闊的眼界和更優質的資源、人脈,而這些,往往決定了你未來人生的走向。

4

可這是一個摺疊的世界,你看到這一面的人在左右逢源、揮金如土、光芒萬丈,而另一面的人還處在水生火熱之中。

大家還記得那個冰花男孩嗎?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這個小男孩是雲南昭通一名留守兒童,名叫王福滿,年僅八歲,他家距離學校大約4公里多,氣溫極低、路途又遠,趕到學校花了一個多小時,滿頭冰花。

可是他並不是上學路途最遠的,這座小學距離縣城50多公里,最遠的學生要早上五點半起床,步行三小時,翻過好幾座山。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同樣是上學,同樣是一樣的年紀,可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豈止是八輩子能夠趕得上的。

不止是冰花男孩,像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很多。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根據中科院和斯坦福Freeman Spogli國際研究所等聯合進行的一次調研數據顯示,農村地區整個中學階段(初中、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的累計輟學率高達63%。

城市裡面那些精英的孩子不斷在學習、進步,而農村裡面的許多孩子卻是在後退的,這樣差距就更大了。

5

國外有一個短視頻:

一群大學新生在草地上準備開始一場比賽,老師對這些學生說:

“在比賽開始前,我有幾個要求,如果你符合要求,就向前走兩步。如果不符合,就呆在原地不動。”

“如果你們父母的婚姻持續到了現在,向前兩步。”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如果你有機會得到私立學校教育,向前兩步。”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如果你請過家教,向前兩步。”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如果你從來不用擔心手機欠費,向前兩步。”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如果你從來不用和爸媽一起擔心賬單,向前兩步。”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

當所有要求說完之後,有人還在起跑線上一步沒動,但也有人離終點只有40米了。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這個時候,老師對學生們說:

站在前面的人回頭看一下,我說的每一個要求,和你們個人的能力都無關,也都和你做過的事無關,但你們卻已經領先了這麼多。

隨後,老師提高分貝喊到:

“準備。”“跑。”

排在最後起跑的孩子,儘管奮力奔跑、加速、追趕,但他們衝到隊伍中間的時候,排在前面的孩子已經衝過了終點。

但是也有排在前面的孩子,被後面的孩子給趕超了的。

我們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我們好像忘了,我們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人生不是一場800米的賽跑,我們不妨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一點,它不是單場的賽跑,而是一場接力賽,是幾代人和幾代人之間的接力賽。

當別的孩子超過你的時候,不要氣惱,那是因為他的父母比你的父母跑的要快。

6

有一部非常有名的真實紀錄片叫《人生七年》,簡單說就是拍攝14個7歲的英國小孩,並且每隔7年拍攝一次,每次拍攝持續七天,從7歲,14歲...最終以56歲作為結尾。

50幾年時間過去了,這7個孩子命運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結果顯示:精英家庭的孩子,大部分上了好學校,找到了好工作,他們依然是精英,而幾個來自底層的孩子,包括他們的後代,依然常常與失業相伴,他們依然是底層。

階級是如此固化,但仍然有一個孩子實現了逆襲。

他叫Nick,從小在農村長大,學校離家裡有4英里,整個學校只有一個班級,他每天步行去上學,放學回來後還要去喂牛、羊。

他還有一個聾啞弟弟,家裡實在太窮了,這讓他非常自卑,不敢和別人說太多話。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考上牛津大學,是他改變命運的轉折點。

大學畢業後,他就移民美國,在美國一個著名大學擔任教授,後來又娶到了白富美的老婆,完完全全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讀書,是寒門學子唯一的出路,是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一張高校文憑,不能確保讓人站上頂峰,卻會讓大多數人免於跌落谷底。

我們比別人的起點低這沒錯,但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比別人更加努力!

高二那年,韓寒退學後說 “應試教育貽害萬年”,可是前不久他說起當年的事情後悔了。

他說:“退學是我的不對,對於普通人來說,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我們國家各種階層壁壘還沒有完全清晰,只要你夠努力,還是有很大概率去衝破次元壁,去到更高的地方。

在中國努力學習,努力工作,進好的大學,學更多本事,最終改變生活,改變家族命運的可能性,一定比在發達國家要大得多。”

很多時候,上帝是給了我們一手爛牌,可是他並沒有剝奪你出牌和贏牌的權利,即使拿到一手爛牌,也請你打出最好的效果,成熟的人應該學會對自己負責,而不是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卸給原生家庭!

父母能給孩子的,不一定是全世界最好的,但一定是竭盡全力給了你全部。

不要去抱怨父母,那可能是他們的所有。

有人在羅馬出生,而你只是在去羅馬的路上,這就是拼爹的人生嗎?

沒有傘的孩子,只能學會努力奔跑。你有什麼理由放棄改變命運的機會?努力是你唯一的宿命!

當你放棄努力,鍾情於網吧遊戲的時候,羅納爾多打著赤腳在巴西平民窟反覆練習踢球射門;

當你感覺迷茫,深夜流連於朋友圈的時候,俞敏洪挑著兩麻袋行李坐著火車從農村趕到北大報道;

當你感情受挫,爛醉於朋友間聚會的時候,王寶強離開嵩山少林寺輾轉各大劇組跑著龍套。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面對差距,有的人會選擇自怨自艾,沉迷墮落,可是有的人會選擇奮起直追。

要如何趕上這巨大的差距?唯一的出路就是努力,這可能是一代人、甚至是幾代人的努力。

除了努力,別無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