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劇中的那些人物——〈康熙王朝〉之李光地

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獲得更多文學歷史知識,謝謝支持!

電視劇《康熙王朝》 中有一段李光地和藍齊兒的愛情戲。藍齊兒角色是虛構的人物,歷史上並無此人。劇中的藍齊兒是一個幸福、快樂的格格,她少年時代就隨同容母妃到福建老家探親,見到了為孤兒請命的青年李光地,從此種下情種。
歷史劇中的那些人物——〈康熙王朝〉之李光地​李光地也在她的啟發下決意留在朝廷效力。在她16歲那年,康熙帝出於大清利益的考慮,把心愛的女兒嫁給了仇人葛爾丹。當時,藍齊兒實際上已經有了喜歡的人——李光地。


歷史劇中的那些人物——〈康熙王朝〉之李光地​在不得以的情況下,藍齊公主踏上了和親之路。而李光地也在康熙的利用下,作為一把匕首絆倒了明珠和索爾圖兩黨,他的結局是被送到遙遠的臺灣去管理當時還很荒蕪的漁島。

歷史劇中的那些人物——〈康熙王朝〉之李光地

在真實的歷史中:

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晉卿,號厚庵,別號榕村,泉州人。是清朝一位有才幹和見識的名臣。曾任直隸巡撫、兵部侍郎、吏部尚書,1705年,拜文淵閣大學士,1718年卒於位,享年77歲。
歷史劇中的那些人物——〈康熙王朝〉之李光地

李光地當政時,曾提出一些正確的策略,建樹頗多,對當時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統一,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更值得稱道的,是他在平定“三藩”、收復臺灣,和治理河患的政績。1670年中進士,進翰林,累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他為官期間,政績顯著,貢獻巨大,康熙帝曾三次授予御匾,表彰其功。
歷史劇中的那些人物——〈康熙王朝〉之李光地

李光地為官期間清廉忠正,政績顯著,懂得知進退,善辨風向,甚得器重,身任要職。李光地在複雜的官場中能夠保全自己,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受到皇帝寵信得以安然。


歷史劇中的那些人物——〈康熙王朝〉之李光地

李光地出生在書香世家,甚有教養,五歲時便從師學習,聰穎過人,能對文章。少年時期李光地常研究經史等書,在他二十二歲的時候參加鄉試便一試中舉,後中進士為編修。
歷史劇中的那些人物——〈康熙王朝〉之李光地

李光地的人生開始出現轉折點是在一次回鄉省親,那年“三藩之亂”開始成型,而在福建的靖南王便多方收攏人才為己用,李光地自然收到反清勢力的逼降和收攏,本輕率投降但在友人陳夢雷的勸解下前去密報朝廷,獻上“蠟丸疏”,成為平定“三藩之亂”的功臣,為康熙讚許,但李光地卻將這功勞攬為己見。此後李光地開始步步高昇,任翰林院學士、禮部侍郎等。
歷史劇中的那些人物——〈康熙王朝〉之李光地

李光地在任巡撫時開河道引運河,興修水利,不僅滋潤田地還使得洪水不再氾濫,且多次賑災,造福了百姓,且為國庫財政和考場作弊之事均有一番貢獻。


歷史劇中的那些人物——〈康熙王朝〉之李光地

李光地一生為大清王朝做出不少突出貢獻,作為漢臣能夠在清朝達到如此地位甚是不易,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因甚得聖上信任,遂多次遭眾臣彈劾,言語攻之,但聖上均以其貢獻保之,未降罪。
歷史劇中的那些人物——〈康熙王朝〉之李光地

李光地對程朱理學也深有專研,為清代著名理學家。李光地在“三藩之亂”後開始走上步步高昇的官場生活,為官清廉,政績顯著,關心民生,深得康熙讚歎。李光地因品行端正,為官正道被委任為文淵閣大學士,他不僅在政治上被康熙帝倚重,且一向注重思想文化的康熙對李光地的學識更是看中,康熙是一個喜歡專研學問之人,對很多方面的學識深有興趣,由其是理學,遂李光地擅長的理學思想為康熙統治國家深有影響。
歷史劇中的那些人物——〈康熙王朝〉之李光地

李光地為官清廉,善於認清現實,懂得躲避禍事,其政績突出,有平定三藩之亂的貢獻和收復臺灣的功勞,是一個很懂得變通之人。年輕時曾經以“出賣”朋友獨攬平定三藩之亂的功勞,雖後來他的朋友上奏此事得到嘉善,而李光地也不影響其在朝中的地位,但卻在他忠正的人生中落下一個汙點。
歷史劇中的那些人物——〈康熙王朝〉之李光地

李光地晚年時因高齡,且為官擔憂國家之事,過於疲勞被惡疾纏身,當時李光地幾度欲辭官回鄉不被准許,後得到假期回鄉,又被康熙召回復職,因此李光地被群臣認為是貪圖權勢。康熙得知李光地病逝後,甚是感傷,他也深知群臣對李光地的誤會,便將以前李光地請辭的奏摺拿出發給群臣,以此解除他們對李光地的誤會。李光地死後被送回家鄉,其墓位於安溪縣,是為石頭構成的,外觀是一個“風”的字形。


歷史劇中的那些人物——〈康熙王朝〉之李光地

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獲得更多文學歷史知識,謝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