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晚、吃得少、愛哭鬧?兩步搞定寶寶“節後綜合徵”

春節過後,寶寶為什麼會變得比以前難帶了?!

嘴巴更難伺候了,平常做的飯菜過了個年都不屑一顧了,就愛翻箱倒櫃找零食,飯量、奶量驟減。睡覺也不老實,過了夜晚12點還載歌載舞,不知道該鼓掌還是無視~~

過年養成的“壞習慣”要怎麼糾正回來?

睡得晚、吃得少、愛哭鬧?兩步搞定寶寶“節後綜合徵”

寶寶變難帶的重要原因節後綜合徵

每每假期結束,你也總有那麼一段難熬的時期——晚上不肯睡,早上起不來,身體像被吸附在床上;吃什麼都提不起胃口,肚子脹脹……這種惱人的“節後綜合徵”,其實寶寶也會有哦。

寶寶“節後綜合徵”的典型症狀有:作息無規律、食慾不振、情緒不佳。因為春節期間的生活和平時變化太大,以致於寶寶的作息時間被打亂、飲食不規律、從每天有爸媽陪伴到爸媽要上班而產生心理落差,所以寶寶在節後也需要一段適應期,逐漸迴歸到正常的生活節奏。

睡得晚、吃得少、愛哭鬧?兩步搞定寶寶“節後綜合徵”

節後壞習慣逐個破吃

節日的食品一般都是高糖高脂高鹽,又香又好吃,讓人停不下來。寶寶吃多了不易消化吸收,腸胃負擔加重,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食慾下降。

如果寶寶只是胃口不佳,並沒有伴隨嘔吐、腹瀉、便秘等急性腸道疾病症狀,那麼爸媽就無需太過擔心,你需要做的是讓寶寶迴歸健康均衡的規律飲食。

建議你把家裡的飲料、零食收起來,眼不見為淨,讓寶寶淡忘它們;保證一日三餐(包括兩餐之間的加餐)按時進食,但你不必強迫TA吃東西,寶寶的身體會對自己的食量進行自主調節,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胃腸功能就會慢慢恢復;安排適量的運動,可以在飯後帶寶寶出去走走、散散步,有利於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

溫馨提醒

節後壞習慣逐個破睡

過年期間,幾乎沒幾個孩子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規律,熬夜玩手機看電視、晚睡覺、不午睡……這些情況估計你的寶寶也沒少沾。到了節後,寶寶的作息時間大亂、睡不好、脾氣差,所以,請做好心理準備打一場睡眠調整的持久戰吧。

1、要睡好,需玩好

寶寶最重要的三件事——吃、玩、睡。想要寶寶睡得好,吃和玩都得先做好。

首先,寶寶如果出現消化不良、腸脹氣,可能會導致夜間煩躁不安、夜驚,睡不安穩。

其次,想要寶寶睡得香,需玩得好、運動足,這二者是良性循環。當寶寶醒著的時候,要多製造一些能接觸大自然的戶外活動,安排一些寶寶感興趣的活動、遊戲。多運動、盡情玩耍,讓寶寶的腦力和體力得到釋放,同時也能讓寶寶心情更愉快。

2、要睡好,還得“靜”

這裡的“靜”指的是較安靜的活動和安靜的環境。晚飯後陪寶寶玩一些比較安靜的遊戲,如看繪本、講故事、畫畫、玩拼圖等,還可以播放一些睡眠曲當背景音樂,讓寶寶平復情緒。

我們大人依賴鐘錶來安排生活,而寶寶則依賴於光線、內在生物鐘及外在生活順序來預計將要發生的事情。因此在寶寶準備睡覺前,把窗簾拉上,把屋裡燈光調暗,儘量保持家裡環境安靜,確保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

3、怎麼都不肯睡怎麼辦?

上面說的你都做了,還是沒效果怎麼辦?可能寶寶真的還想你陪TA再玩一會因為過年期間幾乎是24小時黏在一起,現在爸爸媽媽要上班了,聰明的寶寶寧願犧牲點睡眠也要和爸爸媽媽多玩一會;寧願做個淘氣包、熊孩子,也要爸爸媽媽多關注一刻。

這種情況下,不妨暫停一下入睡嘗試,心平氣和地抱抱TA或推車出去轉轉,讓孩子放鬆下來,表達你對TA的尊重,願意多陪伴TA。

睡得晚、吃得少、愛哭鬧?兩步搞定寶寶“節後綜合徵”

節後寶寶表現“不乖”,爸爸媽媽可不要一味責怪TA哦,你的耐心和愛就是糾正TA的壞習慣的最佳“良藥”。也許你也發現,越是對孩子不耐煩、發火、大聲吼,TA的對抗情緒越強烈;當你心平氣和跟TA慢慢“磨”,接納TA、尊重TA、和TA進行正面溝通,雖然不能一時間讓孩子妥協,但是卻會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