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雙航母首次“會師”、“同框”,為何選在這裡?

中國雙航母首次“會師”、“同框”,為何選在這裡?

中國雙航母首次“會師”、“同框”,為何選在這裡?

大白新聞注意到,此次中國的雙航母“同框”、“會師”是在大連造船廠。為何是在這裡?據悉,中國第一艘炮艇、導彈驅逐艦、油水補給船、航空母艦等都誕生在這裡。大連造船廠被譽為中國“海軍艦艇的搖籃”、中國“航母夢工廠”。

中國雙航母首次“會師”

來自大連造船廠現場的消息證實,5月27日上午,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回到了大連造船廠碼頭,而在船廠迎接它的則是剛剛結束海試,停在船塢中的首艘國產航母。中國的雙航母就以這種方式勝利會師,完成了歷史性的“同框”。

對於這一引發外界廣泛關注的“同框”,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表示,兩艘航母在船廠同框的幾率並不太大。這次是一個特殊時期,國產航母完成海試返回船廠,遼寧艦恰巧在該階段返廠檢修,所以才會出現雙航母同時出現在船廠的情況。

在國產航母正式入列服役後,它和遼寧艦應該擔負各自戰備值班任務,雙航母同時進大連造船廠檢修的可能性很小。遼寧艦2014年曾返回大連造船廠進行4個月的例行維護,此後遼寧艦進行多次跨海區訓練,所以再次進行全面“體檢”是很正常,也是很有必要的。

對於不少網友歡呼“雙航母時代到來”,中國航母專家李傑表示,“雙航母時代”應該是以航母形成戰鬥力為標誌,目前剛完成海試的國產航母只有象徵意義,即便正式服役,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還需要海軍對設備和人員進行調試與磨合。

宋忠平認為,同框意味著中國距離雙航母時代已越來越近,“雙航母只是我們的一個起點,未來可能會有更多航母同框”。雖然距離國產航母形成戰鬥力還將有一段時間,但接受採訪的專家普遍認為,由於遼寧艦打下的良好基礎,國產航母的相關過程將會大大縮短。

《艦載武器》雜誌執行主編石宏認為,遼寧艦承擔著很多人員的訓練任務,極大縮短了新艦形成戰鬥力的時間。媒體報道稱,4月遼寧艦的訓練畫面中出現了“2”字頭的艦載機編號,這可能代表為國產航母配套的第二個艦載機團已經在遼寧艦上開始訓練。

此外他認為,遼寧艦已經摸索出航母編隊的模式,按照這個模式抽調相應艦艇可以在短時間內組成具備戰鬥力的航母編隊。因此“遼寧艦從交付海軍到形成戰鬥力,花費了近六年時間,首艘國產航母的這個過程可能只需要兩年左右”。

中國雙航母首次“會師”、“同框”,為何選在這裡?

國產航母

中國雙航母首次“會師”、“同框”,為何選在這裡?

遼寧艦

揭秘中國“航母夢工廠”

2017年4月26日上午,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今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這第二艘航空母艦,也是首艘國產航母,2013年11月開工,2015年3月開始在大連造船廠的塢內建造。

此前,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也是在大連造船廠駛出。從2005年4月26日開始,大連造船用了7年多時間,把這艘鏽跡斑斑的、幾乎只剩一具空殼的“瓦良格”號進行更改制造成為我國首艘航母平臺。兩艘航空母艦,為何都選擇在大連造船廠出廠?

大連造船廠一位老工程師曾介紹稱,大連造船廠曾創下中國新中國造船史上的諸多第一,在軍工和民用造船領域,擁有十分豐富的建造“大船”的經驗,僅以軍工產品而言,大連造船廠是國內水面艦船製造綜合實力最強、為海軍建造艦船最多的船廠。

據悉,大連造船廠是近代中國造船業的發源地之一,其已成為中國首家躋身全球造船企業前五強的世界著名造船企業,被譽為“中國造船業的旗艦”。這個120年前由俄國人創建的一個小船塢,如今已從“中國海軍艦艇的搖籃”成為中國的“航母夢工廠”。

據媒體報道,大連造船廠是我國水面艦船製造綜合實力最強、為海軍建造艦船最多的船廠,被譽為“中國海軍艦艇的搖籃”。自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大連造船廠為海軍共建造了45個型號、820餘艘艦船,同樣創造了諸多第一。

1954年,中蘇合營時期的大連造船廠建造了第一艘50噸登陸艇,這是中國建造的第一艘登陸艇。此後大連造船廠為中國海軍首造的艦船有6604型反潛護衛艇、55甲型炮艇、中國第一種定型批量生產的水面戰鬥艦艇、第一艘自行設計建造的反潛護衛艇、第一艘彈道導彈潛艇等。

這裡有必要說下被譽為“共和國第一艦”的051型導彈驅逐艦。這是大連造船廠建造的我國第一艘自行研製的導彈驅逐艦。051型導彈驅逐艦在1971年12月31日正式交付海軍,是當時世界上最快的導彈驅逐艦。

此後,在051型的基礎上陸續建造了“051”B型導彈驅逐艦,這是中國海軍在20世紀末擁有的國產噸位最大、作戰指揮能力最強、裝備技術性能最先進的現代化水面戰鬥艦艇,被譽為“神州第一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