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初入職場,怎麼看出領導是培養你還是把你當廉價勞動力?

說一句不太好聽的話,剛出來混的職場新人,有幾個不是廉價勞動力?


問題是,你現在也沒本事創造更大的價值啊,你就值這個身價,抱怨就沒什麼勁了。任何時候,在職場,你的收穫都是與付出成正比的,新人也可能很忙碌,但是大多是從事低價值的工作,更何況大多數時間還要用來熟悉環境。

說一句更不好聽的話,公司新人培養成本更大付出更多,老帶新需要投入人手,新鮮人一個不僅不能很好勝任工作,甚至還會犯很多的錯需要擦屁股。更糟糕的是,一旦有一天你學會了翅膀硬了,回頭叛變革命跳槽了,這幾個月的培養就打了水漂……

大學生初入職場,怎麼看出領導是培養你還是把你當廉價勞動力?

初入職場,長本事才是真格的,成天琢磨是不是吃虧了,只會變得斤斤計較。

很多年輕人喜歡講“給多少錢幹多少活”,這話聽著好像特有道理,但是反過來想想,多少錢等於多少活?誰說了算?

還不都是自己瞎琢磨的!

琢磨的有沒有道理?

管他孃的呢,反正老子就這麼想!

很有個性,不過可惜沒有人會縱容你的個性……

你一個新人,一會兒這活兒不該我幹,一會兒那事兒怎麼不找李四,一會兒張三閒著為什麼不安排他……你和大爺似的,你猜領導會不會喜歡你重用你?

這是除之而後快的造型啊!離被幹掉不遠了。

大學生初入職場,怎麼看出領導是培養你還是把你當廉價勞動力?

新人入行,我比較建議,能多做就多做點,這不是傻不傻的問題,人情世故要懂,大的方向要看。

哪怕一些打雜的事,有點眼力見能幹就都幹了,領導都不瞎,會看得見,這是一種態度,人家會更願意培養你。甚至沒有工作安排,主動問問領導可以做什麼,一個年輕人成天總尋思怎麼著安逸,這不科學。

更重要的是,你不幹活怎麼能學到東西?在職場,最重要的是成長,你越來越牛,才能有更好的物質回報,成長才是硬道理。工作不都是給老闆乾的,也是給自己積累的。

以後你在業內幹出名堂,就算這個老闆眼睛瞎了給的錢少,還把你當廉價勞動力,換份工作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最怕的就是,沒什麼本事,成天還瞎捉摸我咋賺錢少,那不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那是“滿腦子心眼害死人”。

大學生初入職場,怎麼看出領導是培養你還是把你當廉價勞動力?

我第一份工作,試用期1200元,三個月轉正後1500元,廉價的緊。

但是我也經常加班,打雜的事也幹了不少,在這家公司,我專業技能提升的飛快,而且還積累了不錯的人脈,也得到了老闆的認可。一年半以後離職,月薪就近萬元了,而且之前的老闆還經常找我做一些私活,給錢也大方。講真,可能剛入行吃了的虧,後來都找補回來了。

有時候老話講,吃虧就是佔便宜,誠不我欺。關鍵的是,你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看大不看小,想太多芝麻綠豆容易讓自己狹隘,佔的都是小便宜,吃的都是大虧。

大學生初入職場,怎麼看出領導是培養你還是把你當廉價勞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