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怪陆离的香港映像尽在他镜头下

就在不久前,第三十九届香港金像奖宣布结果,不得不承认,近年来的金像奖似乎是越做越小了,不过比起前几年香港电影的大滑坡来看,这两年总算是有回春的迹象了。

​光怪陆离的香港映像尽在他镜头下

尽管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提起香港,很多人脑海里闪过的还是那些年的香港电影,在那个时代,每年大约300部电影的产量,电影院每天都上映的新的电影。

那个时代的大神级导演也是多到数不过来,王家卫、杜琪峰、吴宇森、许安华、刘伟强、尔冬升、谭咏麟、林正英、袁和平、程小东……

不过今天不说导演,不说演员,我们来说说电影中另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摄影师。王家卫的御用摄影师就是大名鼎鼎的杜可风,除了杜可风之外,还有一位剧照摄影师,也正是今天文章的主角——夏永康。

​光怪陆离的香港映像尽在他镜头下

夏永康,自幼贪玩、个性反叛。学过设计、组过band乐队、开过公司,当过摄影、做过导演、美术指导、专辑设计……不过对世人而言,夏永康最明确的身份还是摄影师。

1997年夏永康从加拿大艾米丽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Emily Carr Institute)毕业后,遇到王家卫后,以剧照摄影师的身份参与电影《春光乍泄》、《花样年华》及《2046》等八部电影的拍摄及设计工作。

当时的夏永康甚至连光圈都不懂,只会用自动模式拍照。但是进入王家卫的剧组,让他学到了如何拍剧照,还改变了他看待人生的角度。

​光怪陆离的香港映像尽在他镜头下

春光乍泄剧照

​光怪陆离的香港映像尽在他镜头下

花样年华剧照

/跟“消音盒”不得不说的那些事/

当时为了不影响电影录音,拍剧照是一定要用到消音盒的,但是当时的夏永康并不知道,当他按下快门的咔嚓声,成就了他跟张国荣第一次对话,尽管对话内容是张国荣斥责夏永康的快门声吵到了录音。这也是夏永康第一次知道拍摄剧照是需要“消音盒”的。

​光怪陆离的香港映像尽在他镜头下

大概谁也没有想到这之后夏永康会和张国荣成为挚友,还为他拍摄了人生的最后一本写真集《庆》。

​光怪陆离的香港映像尽在他镜头下

由于没有消音盒,拍摄剧照时,夏永康只好静静地等待王家卫的每一次“咔”,正是因为这种环境,夏永康潜意识下,有了必须立刻记下精彩瞬间的概念,所有想法都必须汇集在那一秒,就在按下快门的瞬间。

​光怪陆离的香港映像尽在他镜头下

后来王家卫看照片是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夏永康拍摄的剧照拍的演员都是在放松状态下,这才知道夏永康没有消音盒,就让杜可风从美国带一个回来。不过等消音盒回来,电影拍摄也已经是尾声了。

/一张照片就是一个故事/

夏永康的照片最大的特点就是迷离,慵懒、感性。一个画面就是一个故事,在拍摄照片时,他很喜欢自己建立故事背景,经常告诉被摄者,这张照片的故事背景是怎样的,从而引导被摄者入戏。

​光怪陆离的香港映像尽在他镜头下

​光怪陆离的香港映像尽在他镜头下

​光怪陆离的香港映像尽在他镜头下

/比起器材,想法和内容更为重要/

夏永康说:“平时我也有拍一些宝丽来,也有其他机器,但最后还是用了傻瓜机拍的那几张。因为用傻瓜机的时候,人是很轻松的,拍出来的东西也是轻松的。太漂亮的机器反而会变「紧」了,模特也会紧张。不过有时候「紧」也是一件好事,也要从两面想,松和紧会因应题材和场景去变化。”

​光怪陆离的香港映像尽在他镜头下

​光怪陆离的香港映像尽在他镜头下

年初在上海刚结束不久的「越轨 · 夏永康」个人回顾巡回摄影展中,夏永康把自己25年间的摄影作品当成一本25年的日记展出,这是属于夏永康个人的影像世界。

​光怪陆离的香港映像尽在他镜头下

​光怪陆离的香港映像尽在他镜头下

​光怪陆离的香港映像尽在他镜头下

​光怪陆离的香港映像尽在他镜头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