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本期要給大家介紹一種咱們雲南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美食——野生菌,最近正是吃菌的好時節,給大家推薦幾種美味的吃法,吃貨們一定不可錯過…

雞樅菌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雞樅菌厚肥碩,質細絲白,味道鮮甜香脆。含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蛋白質、脂肪,還含有各種維生素和鈣、磷、核黃酸等物質。其滋味都很鮮,為菌中之冠。

菌族皇后——竹蓀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竹蓀又名竹笙、竹參、僧竺蕈,是雲南省特產的一種名貴食用菌。主要生長在雲南省昭通地區和雲南省南部竹林中。竹蓀有著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緻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整個菌體顯得十分美麗,被人們稱為“真菌之花”。竹蓀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等營養物質。

松茸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松茸又名松口蘑、松蘑。菌蓋初為半球形,後展開成傘狀,表面乾燥、灰褐色或淡黑褐色,菌褶白色,秋季生於紅松、落葉松和油松林地。

牛肝菌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牛肝菌是牛肝菌科、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統稱。雲南省牛肝菌類資源豐富,可食牛肝菌主要有白、黃、黑牛肝菌。白牛肝菌,又稱美味牛肝菌。生長於海拔九百米至二千二百米之間的松、櫟混交林中,或砍伐不久的樹林邊緣地帶。生長期為每年五月底至十月中旬。每當雨後天晴時,生長得較多。白牛肝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不但云南省,就連西歐各國也有廣泛食用白牛肝菌的習慣。牛肝菌除新鮮食用外,還可乾燥切片,加工成耐貯存的乾貨。黃、黑牛肝菌與白牛肝菌同科,食用方法相同,味道也近似。

乾巴菌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乾巴菌又名松毛菌,每年7~9月生長在馬尾松樹下。這種菌沒有菌蓋和菌褶,簇生如牛牙狀,故俗稱為牛牙齒菌。乾巴菌剛出土呈黃褐色,老熟時呈黑褐色。肉質堅硬、乾燥,含有鈣、蛋白質、硫胺素等營養成分,有酷似醃牛肉乾的濃郁香味。醃牛肉乾當地百姓稱為乾巴,因而此菌得名乾巴菌。

猴頭菇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猴頭菇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每年八、九月久雨初晴時,是猴頭菇出產的時節。在雲南省東北部和西北部的深山密林中,一隻只毛茸茸的猴頭菇寄生在櫟、樺等樹的樹幹上。猴頭菇色白並帶有淡黃或粉紅色,橢圓光潔,遠望頗似一隻只乖巧機靈的金絲猴,因而得名猴頭菇。猴頭菇營養豐富,富含多肽及多種維生素。醫學證實,猴頭菇具有組織修復、增強細胞省活力、抗癌、延年益壽和美容等藥用功能。猴頭菇肉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葷”之美稱。其食法多樣,有素炒、葷炒、清燉、紅燒、蒸煮等,是極為難得的珍饈美味。用猴頭菇與銀耳一起燉煮,是一道很好的保健甜點。經過蒸煮,汁液粘稠,呈淡粉色,清香爽滑。於夜間睡前食用,可安眠平喘,增強細胞活力和機體抵抗力。

虎掌菌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虎掌菌每年八至九月生長在高山懸崖的草叢深處。出產於楚雄彝族自治州和麗江納西自治縣。這種菌無蓋、無柄,在菌體上長滿一層細細的茸毛,呈黃褐色,並有明顯的黑色花紋,形同虎爪,因而得名。虎掌菌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很高,新鮮的虎掌菌有濃郁的香味,乾製後香味更加濃厚。“異狀、奇香”是虎掌菌的兩大特點。洗淨的虎掌菌切為粗絲。與綠豆芽、脊肉絲一起入鍋,配加佐料炒熟,再淋上熟雞油,即成“銀牙肉絲炒虎掌菌”。此菜芳香撲鼻,滋味特殊,是食用菌菜餚中的上品。

黑木耳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羊肚菌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羊肚菌是雲南省的特產食用菌,主產於麗江地區和迪慶藏族自治州。羊肚菌表面呈黑綠色網狀,呈橢圓形,略似羊肚,故得其名。羊肚菌菌肉細嫩,有香氣,味鮮美而富有營養。享有一定聲譽,暢銷國內外。

金耳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金耳,因其顏色金黃,又稱黃木耳;因其形似人腦,又稱腦耳。金耳是雲南省出產的一種稀有珍貴的食用菌。主要出產於麗江、維西、香格里拉、德欽等屬於金沙江流域的河谷地區。金耳含有豐富脂肪,蛋白質和磷、硫、錳、鐵、鎂、鈣、鉀等微量元素,是一種營養滋補品,並可作為藥用。據《中國藥用真菌》,金耳性溫中帶寒,味甘,能化痰、止咳、定喘、調氣,平肝腸,主治肺熱、痰多,感冒咳嗽、氣喘、高血壓等。金耳主要用於製作各種素菜。用金耳烹製的素菜具有特殊的色、香、味,是筵席上不可多得的佳餚。金耳富含膠質,用冰糖燉食,不僅滑嫩爽口,還有清心補腦的保健作用。金耳生長需要適宜的自然條件,產量有限,極為珍貴。我省金耳出口多年,主銷東南亞,供不應。

會拾菌,更要會炒菌,十種野生菌超美味烹製法,吃貨不容錯過!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幹炒法

幹炒法是急火快炒,油量適中,放水或加湯,煸炒至熟。特別適應牛肝菌、乾巴菌、雞樅、虎掌菌等野生菌的烹製。幹炒以取香為主要調料,以幹辣椒、青辣椒、大蒜為主,當然也可以放一點火腿、臘肉、香腸、蝦仁之類的配料共同來炒,但不宜多放,這是雲南尋常人家最常用的野生菌烹飪法。

推薦指數:★★★★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滾湯法

滾湯法又叫煮湯,以喝鮮湯為主。煮湯可以先放少量的油煸炒後再放入水或湯煮熟,也可以將水或湯燒開後放入食用菌。注意湯水不能放得太多,調味料要清淡一些,以突出鮮醇的口味。適宜煮湯的有青頭菌。猴頭菌、北風菌、刷把菌、雞樅、雞油菌等。

推薦指數:★★★★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扣蒸法

扣蒸法就是將原料整齊碼放在碗中,上蒸籠蒸熟後反扣在盤子中。碼放原料時可以塗抹一些雞肉泥、魚肉泥、蝦肉泥或蛋清等含膠元蛋白質之類的物質。以期葷素搭配合理,營養均衡,味道也更加醇厚。適宜扣蒸的野生菌有青頭菌、猴頭菌等。

推薦指數:★★★★★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生炸法

生炸法其特點是油多火旺,用這種烹調方法加工的原料加熱前一般須用調味品浸漬(碼味),晾乾水氣,然後再下油鍋炸至色澤金黃或者水分收幹,生炸菌的特點是香、酥、醇厚,適宜生炸的有雞樅、虎掌菌、牛肝菌、乾巴菌等。美味有餘,營養稍少。

推薦指數:★★★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生煎法

生煎法是把原料切成厚片,放在鍋中用中至小火慢慢地煎至成熟。生煎時鍋中油不能多,要兩面煎黃。應具有外香脆內鮮嫩的特點。適宜生炸的有雞樅、松茸、乾巴菌等。味道雖好,吸油較多,吃多會發胖噢!

推薦指數:★★★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燒烤法

燒烤法就是將菌直接放在火上烤至成熟。烤時要注意火力的大小不能燒焦,也不能塗抹油脂。要保持原汁原味的鮮香。吃時可以蘸椒鹽、番茄沙司,辣醬油等。適宜燒烤的有雞樅、松茸、青頭菌。猴頭菌、牛肝菌等。

推薦指數:★★★★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掛糊炸

掛糊炸是炸的一種形式,它是將原料包裹上澱粉或者蛋糊、糯米皮再放到油鍋之中炸至成熟。它要求外焦裡嫩,色澤金黃。適宜掛糊炸的有雞樅、松茸、青頭菌。猴頭菌、牛肝菌等。涼拌法是把生的原料或晾涼的熟原料,切成小型的丁、絲、片、條等形狀、加入各種調味品然後調拌均勻的方法,拌時可根據原料的生熟分為生拌、熟拌和混合拌等方法。拌的特點是:現拌現吃,調味品多樣,花色品種多。把野生食用菌過水或過油後再加上調味料就是一道鮮美的佳餚。適宜涼拌法的有雞樅、松茸、青頭菌。猴頭菌、牛肝菌、羊肚菌、竹蓀、靈芝菌、、虎掌菌、北風菌、雞油菌。側耳、香菇、金耳、銀耳、木耳。谷熟菌、刷把菌、奶漿菌、養面菌。白參、金針菇等。

推薦指數:★★★★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微波焗法

微波焗法是通過微波爐的微波加熱成熟的一種方法,它有方便快捷的工效。所有的野生食用菌都可以洗淨後加入調料用微波打至成熟。時間3—5分鐘即可。

推薦指數:★★★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火鍋涮法

火鍋涮法是為喜愛火鍋的朋友專門設計的,它可以把所有的野生食用菌都放在一鍋中涮食。要求做到湯清、味醇、菌新鮮。當然還可以加入一些海味河鮮、雞、鴨、肉、蔬菜之類的,目前火鍋野生食用菌十分流行。

推薦指數:★★★★

這麼多的野生菌食用方法,你嘗試過幾種。

雲南野生菌10種美味製法,吃貨不能放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