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裝備雖差,但是辦法不少,12分鐘瓦解美軍魚餌戰術!

隨著戰局的逐漸演進,美國人在朝鮮的空中優勢已經受到了威脅,這也敦促美國軍方加大了對空軍投入的力量。根據美方資料顯示,到了1952年年中的時候,美國遠東空軍總數已經達到了10萬人,飛機1400餘架。中國空軍雖然由開始的250架增加到了450架,可是這種敵我力量的對比,還是非常懸殊。

志願軍裝備雖差,但是辦法不少,12分鐘瓦解美軍魚餌戰術!

在初期的作戰當中,中國空軍有蘇聯飛機的協助,因為戰場在38線以北,有的時候還會有地面防空火力的支援,所以打得還算比較順手。但是多次失手之後的美軍總結了經驗,他們調整了飛行安排。尤其是在大批新式的F-86噴氣式戰鬥機投入使用之後,中方的指揮部門就要考慮新的對策了。

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是志願軍空軍一貫的風格和氣魄。而這一次編隊齊整,數量達到20架的中方戰鬥機群,在我方屢有斬獲的空域內接敵而不戰,讓所有的飛行員們都很吃驚。

志願軍裝備雖差,但是辦法不少,12分鐘瓦解美軍魚餌戰術!

1952年7月,聶鳳智接替劉震出任志願軍空軍最高指揮官。此時中蘇雙方在戰術上,主要依靠的是米格-15,以及米格15bis飛機的優良爬升性能進行突襲。美軍由於政治原因不能侵入中國領土作戰。

於是從中國境內起飛的米格飛機,就以很大的速度爬升到萬米左右的高空。而從38線以南來執行任務的美軍飛機為了節省油料,一般會以相對較慢的速度緩緩爬升。於是在雙方遭遇的米格走廊地帶,米格飛機在通常情況下,都能佔據一定的高度優勢。對美軍飛行員而言,想要化解對手這個優勢,第一,靠的是編隊數量多,第二,靠的就是戰術。

志願軍裝備雖差,但是辦法不少,12分鐘瓦解美軍魚餌戰術!

在此之前魚餌戰術的出現,已經讓中方不少部隊吃了虧,地面指揮員不讓韓德彩的部隊出擊。也正是考慮有遭遇到誘擊的可能,而當時作為志願軍空軍第十二師第三十四團團長和空中指揮員的鄭長華,也因此領到了一個艱鉅的任務,即研究破解敵人的魚餌戰術。

鄭長華和他的隊友們,仔細分析了魚餌戰的特點,在地面作了很多次的模擬演練,終於摸索出了一套對付魚餌和口袋的辦法。1953年的1月3日,他們終於有機會在實戰中試驗一下了。

志願軍裝備雖差,但是辦法不少,12分鐘瓦解美軍魚餌戰術!

在鄭長華的指揮下,我軍四個中隊迅速衝入了敵人齊整的編隊,沒有準備的美機編隊頓時打亂。12分鐘的空戰,面對驚慌四散的敵人,我軍1、2、3中隊都有斬獲。分別擊落敵機一架,我軍無一架受傷,美軍的魚餌戰術就此告寢。儘管後來在整個朝鮮空戰中,鄭長華共擊落了兩架敵機,在戰友當中並不算是數量很多,但讓他沒想到的是1953年6月,空軍授予了他“二級英雄”榮譽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