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後為恢復人口,採用了2000年前的西漢辦法,卻害苦了貧民

公元前202年,劉邦終於打敗了項羽,統一了天下。但是這個天下已經是滿目瘡痍,天下百姓莫不厭惡戰爭,以至於當年項羽問路時,那個老伯會欺騙項羽。經歷秦末的大亂和長達五年之久的楚漢戰爭,西漢建國時人口不足1500萬,比秦朝時期整整減少了800多萬人口,而且這些減少的人口還全部是青壯力。

日本二戰後為恢復人口,採用了2000年前的西漢辦法,卻害苦了貧民

西漢

為了恢復西漢經濟的恢復,必須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於是劉邦便開始了恢復人口的努力。首先劉邦便是遣散了部分軍隊,讓這些人可以回家耕種,順便可以調整當時的男女比例,並且每個回鄉的士兵都可以領到一筆遣散費,還分給土地。這些政策都是希望這些回鄉的士兵可以多多增加家室。不過匈奴的強大,卻使得人口更加緊張。

而劉邦不得以出了一個下策,那就是規定當時家中的女性超過14歲沒有結婚的,要多交稅120錢每年,在西漢120錢可是一筆不小的錢,整整可以買150斤糧食。這項政策一出,富人自然可以等到女子長到適齡在結婚,但是貧民卻只能把女子嫁出去,不管對方怎麼樣,至少可以減輕不少負擔。所以當時也就出現了強嫁女兒的事情發生,甚至出現了拋棄、隱瞞的事情。

日本二戰後為恢復人口,採用了2000年前的西漢辦法,卻害苦了貧民

西漢

這項2000多年的規定在隨後的中國歷史上幾乎沒有出現,畢竟當時西漢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過在二戰結束後的日本,居然出現了類似的政策。當時日本也是處於一個急需人口的時期,由於二戰前日本的人口基數並不是特別大,所以日本二戰結束後勞動力奇缺。人口的缺乏也導致了日本民族出現了恐慌,因為美國大兵的存在讓日本人產生了亡國之感。

日本二戰後為恢復人口,採用了2000年前的西漢辦法,卻害苦了貧民

日本

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頒佈了一條規定,家中有15歲的女孩沒有出嫁的需要登記,學生除外。而目的就是通過政府的減少福利,來使得這些女孩嫁出去,因為在家中超過15歲的女孩,不是學生就要失去福利,而嫁出去則又可以享受福利。所以當時的日本也出現了這樣的社會風氣,不過這也只是害苦了貧民,因為能夠上的起學的都是富人家庭。

日本二戰後為恢復人口,採用了2000年前的西漢辦法,卻害苦了貧民

日本

不過這項政策隨著日本經濟發展而失效,此後日本經濟恢復到戰前,不少戰爭遺孀希望可以生孩子,這時候日本政府便開始了鼓勵男大學生去奉獻。這種措施使得日本在那十年之間多生了700多萬人,這些堅實的人口基礎,為後來日本經濟的騰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