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臺“斷交”4大種子選手出爐,其中之一已摩拳擦掌

“中非雙方都期盼著早日實現‘大團圓’,照一張‘全家福’。今天,我們朝著這個目標又邁近了一步。現在,非洲只有一個國家還沒有同中國建交。我們真誠希望這個國家早日加入中非友好大家庭。”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26日在中國與布基納法索復交儀式上的講話,立即在臺灣島內引發強烈震動。

與臺“斷交”4大種子選手出爐,其中之一已摩拳擦掌

5月1日多米尼加共和國與大陸建交,與臺灣“斷交”。5月24日,布基納法索宣佈與臺當局“斷交”,臺“邦交”僅剩18個。

一個月內兩次“斷交衝擊”讓臺灣的“外交前景”更加暗淡:誰會是下一個和臺灣“斷交”的“友邦”?

與臺“斷交”4大種子選手出爐,其中之一已摩拳擦掌

除了非洲的斯威士蘭,島內還擔憂臺“邦交國”聚集的拉美也可能“失守”。國民黨籍“立委”林郁方認為,接下來,海地和洪都拉斯很可能選擇與臺灣當局“斷交”。《中國時報》稱,大陸在海地設有商務辦事處,而洪都拉斯更與大陸有龐大的貿易量,兩國都“相當危險”。

而根據臺灣“自由電子報”28日報道,位於加勒比海的海地很可能下一個宣佈“斷交”的。海地總統府幕僚透露,雖然臺灣是海地“長期盟友”,但海地為了自身利益,不排除和大陸合作的可能性。

海地總統莫伊茲(Jovenel Moïse)帶著國會及企業代表今日將抵達臺灣進行訪問。報道援引“邁阿密論壇報”報道稱,莫伊茲此事很可能是來和臺當局“談條件”的。

與臺“斷交”4大種子選手出爐,其中之一已摩拳擦掌

海地總統莫伊茲(資料圖)

海地總統幕僚長威爾森·拉羅(Wilson Laleau)說:“臺灣是長期‘友邦’…但海地正尋求更多利益。我們正與各方洽談任何可能性。”海地不再需要傳統援助或慈善基金,而是願意投資發展海地的對象。

“邁阿密論壇”此前也曾報道稱,到過海地首都太子港的人都知道,當地基礎設施幾近瓦解,停電是常態。該市市長表示,外援能改變這一切,但不是來自海地的傳統夥伴,而是中國大陸。美國前奧巴馬政府“拉美政策顧問”分析,海地目前正處於大陸與臺灣之間,而海地很可能利用這點和臺當局重新談條件:“海地需要大量增加投資金額,以促進本地經濟成長,而這將會是他們和臺灣談判的重點。”

島內對臺灣“外交”狀況風聲鶴唳,令臺灣“外交部”疲於救火。“中央社”27日報道,島內社交媒體上突然傳出洪都拉斯外長正在北京談條件,今天或明天就會斷交。還有消息稱,下一步海地外長可能會被叫去北京。對此,臺灣“外交部”趕緊“闢謠”稱:“在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區的‘友邦邦誼’穩定,目前沒有‘友邦’外長在北京的情形。請民眾不要誤傳謠言。”

似乎是為了彰顯臺灣對外“邦誼”穩固,臺當局還大張旗鼓地宣告海地總統即將訪臺。臺“外交部”26日晚表示,海地總統莫伊茲將率團於下週來臺進行“國事訪問”。為感謝海地總統致力強化與支持“兩國邦誼”,蔡英文還將頒贈最高等級“採玉大勳章”,莫伊茲也將代表海地政府頒贈蔡英文“國家懋績大十字金質勳章”。

不過,臺灣當局“安民告示”作用有限。即便是前民進黨“立委”、綠營大佬沈富雄也直言:“一個國家的總統或總理,要在北京和臺北之中選一個當邦交國,他會選誰?當然選大陸,這是腦筋正常;選臺灣是有病,腦筋有病才會選臺灣。”

臺灣《聯合報》引述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上月籌組的大陸訪問團成員的話警告稱,他們月初訪問大陸時就有大陸對臺人士表示,臺灣“邦交國”目前都在跟北京交往。臺“外交部”27日送交“立法院”的報告不得不承認,“我現有18個邦交關係都一直受到中國因素的干擾,而且不乏我友邦政治人物對中國懷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或期待,都益增我維繫邦交的壓力”。有島內學者稱,這種“外交辭令”說白了,就是“剩下的18個邦交國都有可能隨時與臺灣斷交”。

蔡英文聲稱:大陸挑戰臺灣底線,不會再忍讓

蔡英文猛批在野黨不團結 吳敦義:“斷交”還要贊你很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